徽因,祖籍福建,1904年出生于杭州。
林家是一个显赫富足的官宦世家。她的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祖母游氏,是一位端庄贤淑的美丽女子,典雅、高贵;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是清末民初一位活跃的政治家,亦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父亲。
她一出生便继承了林家祖辈明慧儒雅的血统,注定会长成一个倾城绝代的才情女子。
她虽身为女孩,但刚出生时那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儿瞬间征服了大家的心。在一片赞叹声中,祖父林孝恂高兴地从《诗经·大雅·思齐》里取了“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的句意,给她取了“徽音”这个美丽的名字。
不过,得万千宠爱的徽因的童年并不快乐。
为了给林家传宗接代,父亲林长民在她8岁的时候,另娶程氏。
母亲何氏因此失宠,如同被打入冷宫的妃妾。
何氏虽出生于富足人家,但不通文墨诗词,更因是富人家的女儿而养尊处优惯了,也不擅女红。这样的她,既无法以才情博得夫君林长民的宠爱,亦无法以贤惠博得婆婆的欢心。
所以,当林长民娶了学识颇高、温良美丽的上海女子程氏之后,何氏这个旧式女子便成了一个陈旧的人,被冷落在林家一隅。
若是婚姻不如意,再通情达理的女子也会生出好多怨尤,更何况是养尊处优的徽因的母亲。
比海还深的怨尤,使得何氏的性情如同狭窄角落里的光阴阴晴不定。
为此,徽因的童年便因母亲而有了一段绵长的痛苦记忆。
她虽然特别得父亲的宠爱,但她还是要和母亲生活在后院。
每当前院传来温馨家庭里才有的欢笑声时,母亲都会在死一般沉寂的院落里无休止地发牢骚。
她生性敏感,于无声中背负了来自父母情感不合的压力。
她虽然特别爱称自己为“天才女儿”的优秀父亲,但内心又怨他为何对母亲残忍冷漠;她虽然特别爱给予她温情呵护的母亲,但面对母亲对父亲的仇恨时又愁怨而无措。
她和父亲之间,长久以来似有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
家庭带来的伤痛,渐渐在她的身上蔓延,以至让她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孩。
常常,她会独自一人坐在木楼上,看天空飘过的云,满怀的孤寂情绪无以排遣。
少女时期的林徽因
事实上,这样的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她在成年后,成了一位极负盛名的女诗人时,曾写下一篇回忆小说《模影零篇——绣绣》,透露出那时的伤害。那是她小时候的生活写照:绣绣,是一位乖巧的女孩,她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母亲怯弱无能、狭隘多病,因而招致父亲的嫌弃及冷落,于是父亲娶了新姨太。之后,绣绣便整日夹在父母那无休止的争吵中。在没有温情、没有爱怜的家庭里,绣绣最终去世。
绣绣令人悲痛的人生,是她有伤岁月的写照。
或许正因这段经历,之后的她在面对感情时有了果敢的放弃,虽然也有过彷徨惆怅,但最后还是做到了收放自如,懂得如何取舍。
由此看来,伤痛的经历并不全是坏的。好的,坏的,都可能是磨砺一个人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