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二 伎俩(1 / 1)

罗天没能如父亲心愿继承公司,26岁那年他考进了检察院,就在家乡的县城,罗天不想去省城父亲的公司发展,罗天两岁父亲就进省城创业,母亲带着他在县城照顾爷爷奶奶,罗天从那时起就很少能见到父亲,小学四年后,父亲在省城有了公司和大房子,寒暑假父亲会带接他去省城玩几天,罗天小时候顽皮,父亲自己又忙,总是让公司的一位刘阿姨带他,刘阿姨对罗天很热情,但罗天心里有些怕,他知道父亲总是听刘阿姨说自己的表现,而刘阿姨好像习惯说谎的。

高中时,爷爷奶奶过世,父亲更少回县城了,由于父亲不提,母亲也不敢要求带罗天去省城,罗天学习还不错,父亲每周打电话问问情况,仍是寒暑假派司机来接他进城,那时候刘阿姨已经不见了,取代刘阿姨安排接待罗天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姐姐。

罗天也不是太喜欢那位姐姐,16岁的罗田多少有些明白,父亲对母亲太冷漠了,母亲好像一直没考虑那些问题,只关心罗天的生活学习。

罗天考上一本,但不是全国重点,他也没接受父亲的要求学习企业管理,他选择了法律专业,也许潜意识,想让自己坚强。

大学毕业,父亲已经五十岁了,那个夏天,罗天在父亲的要求下进公司实践,很快明白知父亲的公司日常管理几乎都有那个漂亮姐姐的影子,罗天能感觉到那位姐姐对自己的种种留心。秋天,罗天母亲生病,家里没人照顾,进省城看病,父亲也只是去医院看了一样,母亲坚持回县城,罗天就跟着母亲回家了。

罗天回家之后,没有禀告父亲就考了公务员,先是司法局,三年后又进了检察院,父亲的公司业务渐渐萎缩,罗天对父亲的财产一直没有概念,反正他家在县城一直住老房子,大院,上百年的祖屋,别处还真没有这种安心。

罗天对财富和权利没有太多求欲,可能是受母亲影响比较大,在检察院这样的品性也不多见,但到底是小县城,都是熟人,罗天还是活的挺顺心。

一转眼又过了十年,父亲去世了,去世前半年,病重的父亲停止了受罪的治疗,回到老屋喝汤药,母亲就一直平静的照顾他走完最后的路。

父亲有时也会稍微精神,这样的时候,他会坐在轮椅里,让母亲推他出门,看着天边发呆。家里要请保姆,罗天妈妈不同意,说自己能行,罗天妻子也在政府部门,平时比较忙,不能帮婆婆照顾公公,由于和婆婆关系的很好,对公公就有意见,一辈子都没为婆婆做什么,老了还要让婆婆当保姆。

罗天父亲临终前给了他一封信,让他一定答应里面的条件,等他死后再打开。

罗天处理好父亲后事,想起了那封信,打开一看,很惊讶,原来父亲让罗天照顾那位刘阿姨,刘阿姨曾经是父亲的情人,由于身体不好,怀孕三次都没能留下,父亲说,如果不是因为第一次自己逼她流产,就不会有后面的怀不住孩子,刘阿姨一辈子都在默默照顾罗天父亲,那位姐姐,就是刘阿姨亲外甥女,因为刘阿姨没有子女,外甥女在公司倒闭后又去了国外,罗天父亲一去世,刘阿姨在这个世界上就等于没了亲人,父亲的最后的心愿就是让罗天接受照顾刘阿姨,不必让他母亲知道。

罗天父亲说这是罗田欠刘阿姨的,当初不是因为考虑罗天,他就和刘阿姨结婚了,刘阿姨也不用流产伤身体。

罗天算了算时间,那时候,母亲正在照顾病重的爷爷奶奶,自己欠那个姓刘的女人什么?

罗天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那么讨厌做生意,生意人太精明了,总是为自己找借口,利用别人却还不忘给自己贴金!

罗天撕了父亲的信,没什么刘阿姨,罗天只有一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