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是本省好人的候选人,她的故事,也许不适应时代了,但如同开过的花,在那一刻仍然芬芳。
她一生没有子女,却收留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为丈夫两次外遇的子女。
换个眼光看,会觉得她自己有问题,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最后没有入选的原因,但她为那四个孩子所做的一切,相当难得。
她是个纺织女工,八十年代末下岗,那时候她还不到三十五,和公婆生活在留下镇,丈夫跟人合伙买沙石,由于婆婆脑中风,她不得不放弃再就业,当时有个四岁大的男孩,孩子没进幼儿园,平时都在家,她出门买菜,就由爷爷照看。
结果一次疏忽,她陪着婆婆进市区看病,公公在家忘了看住孩子,孩子被人贩子拐走了。
回来后得知孩子丢了,急得到处找,没结果,报案也没下落,自己大病了一场,病愈的时候,丈夫带回两个三岁的双胞胎,原来他早就在外面有人了,丈夫说,跟那个女的断了,两个孩子可怜,家里也没孩子了,就带了回来。
她傻了,回过神,看见两个脏兮兮鼻涕直冒的孩子,心更痛,老人根本不可能照顾这对龙凤胎,婆婆安抚她,这是老天给她的补偿,好好养,以后长大就是你的。
收留了丈夫的一对儿私生子,她心里也别扭,然而母性天然的醇厚,让她无法不善待这对子女,夜里搂着熟睡的孩子,想起自己的儿子,说不出的酸楚。
孩子们让她在这个几乎破碎的家里,又站了起来,第二年春天,邻居出了车祸,夫妻俩留下了五岁的旺娃,她果断的收养了几乎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旺娃,公婆丈夫不瞒,她就说,我都养了你们的两个娃,你们还不能给我和旺娃一条路么?
这是她唯一的一次维权,为自己,更为了旺娃。
公婆相继过世,孩子也带了,旺娃老家来人了,出于感谢给了她十万,她拒绝了,她收养旺娃,只是出于一份母亲的爱。
那十万最后给旺娃存下了,旺娃也没走,还是跟着她。这时候,家里条件好起来了,丈夫有了自己的店铺,孩子们也上学了,她在留下镇开了小饭馆,那时候,镇里都是部队战士,小饭馆干净、质优价廉很受欢迎,有个营长总是带人吃饭,俩人偶尔也说说话,后来营长要转业回地方了,临行前过来告别,说她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女人,一定有好报。
四十一岁的她,看上去依然端庄秀丽,白皙的皮肤,适中的身材,往店里一站,还真是个招牌。但是男人更渴望的或许是充满**的青春,丈夫又一次有了女人,那个女的才来杭州,二十二岁,往那儿一站,花儿似的娇艳。
她想到了离婚,自己有饭馆,养三个娃没问题,四川老家那边这两年也挺好,哥哥嫂子叫她回家。前后准备了半年,商量好了,真准备带着娃儿们回家,男人回来了,钱被骗了,女的跑了,留下了刚出生的婴儿。
四十五岁的男人,没了店铺,没了资金,如何东山再起?!
男人闹跳湖自杀,婴儿生病,她的良心让她无法全都丢下。
这一次,男人彻底回家,家里有了四个孩子,她雇了保姆看孩子,自己管理小饭馆,小饭馆又扩大了,她当了老板娘。留下镇城市化的过程中,她的房屋店铺得到了补偿,后来搬去了余杭,饭店也有了规模。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旺娃在杭州,两个双胞胎去了福建生母那里,双胞胎的生母八十年代跟了台湾人,终于苦尽甘来,台湾人死了留给她不少财产,她没有拦着两个孩子回到亲妈身边。
对于最小这个,她也很关心,但内心还是有伤,她自己也说,就是和旺娃不一样,但孩子是不知道的,她尽到了一个母亲的义务。
2010年,当年的营长找到了她,带着钻戒求婚,在他离开留下以后,一直托战友关心照顾她,这些年出现在身边那些好心人,多半是他安排的。
她犹豫了,自己已经五十几岁了,回去和旺娃商量,儿子坚决支持她成全自己的幸福!
丈夫坚决不同意,当了律师的旺娃,帮母亲办理了离婚官司,考虑到小儿子一直跟自己,最后决定,还是带着孩子再嫁!
她说直到这时候,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小儿子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婚礼当天,双胞胎也回来为母亲祝福,他们并没有忘记妈妈,只是她一直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