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 舞春风(1 / 1)

谢长廷来大陆访问寡妇村,当年去台湾的壮丁都在台湾娶妻落户,留在山东的女人,守了一辈子,老兵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又老又土的大陆原配,记忆中的容颜刹那成为疤痕,他们留下一笔钱,又走了。

我认识两位遭遇相似的女性,文革前,浙北有人偷渡香港,同村去了几个人,留下父母妻儿,从此没有消息。多数妻子选择了服侍老人,照顾好字,辛苦持家,也有一位相貌姣好的,没有按照村里的习俗寂寞等待,三年饥荒时跟镇里干部搭上了,有了孩子,俩人悄悄跑了,远走他乡。

八十年代中后期,那些偷渡客陆续回来了,多数娶了同样偷渡到香港的大陆女人,有家有孩子,浙北的小村,对他们来说,更多是对的父母的交代,那些苦守的原配,只能拿到钱,继续过丈夫在香港的日子。

那位逃跑的姣娘也回来了,从福建回来,在过去二十年中,她换了两任男人,现在是台湾老板夫人,在福建有自己的工厂,回浙北看望父母孩子,顺带看看内地投资环境。

村里的女人都已经五十出头,当年比她年轻漂亮的,也早就看不出靓丽,姣娘打扮得像靳羽西,大红的西装,考究的发型,一张粉白的脸,县长亲自陪同,村里的孩子跟着围观。

姣娘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没有父母的童年,他吃足了艰辛,面对姣娘给他妻儿的大笔红包,带他们一家出去的**,他丢掉了愤恨,满身劲头陪着亲妈四周转,上会父亲从香港来,给他的见面礼也不过三万,父亲在香港也就是卡车司机,还有小妈,异母兄弟,他去香港绝不可能,但是姣娘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有别的儿女,那些子女都在国外,都很体面,姣娘给孙子的红包都有三十万,福建的商铺也会转到儿子名下.......

姣娘的出手是所有回来的“香港男人”所不能及的!村民沸腾了,女人们尤其不懂,到底差距在哪里!

第二年春节,姣娘又带着儿孙回来过节,曾经偷渡香港的前夫也刚好回村,前夫带了在香港做排档的后妻,那个比姣娘小十岁的女人,在姣娘面前,真像是保姆。男人的心既颓败又惊异,姣娘这样的女人,就算在香港也不是自己能随便接触的,不用说就是上流社会有钱太太,再看儿子一家风光体面,男人虽然说不出什么滋味,到底还是替儿子高兴。

于是再回到香港,男人精神十足了,后妻也不再趾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