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 极度完美(1 / 1)

2010年初夏,刚过了五一上班头一天,下午接了一个电话,我的大学选修课秦教授约我见面,我有点意外,秦教授毕业后一直没有和我联系过,好在杭州不大,找人容易,电话里感觉教授有很重要的事儿,当天下班就去见面了。

秦教授问我知不知道最近那桩大学生吸毒杀人案,我还真没注意,秦教授就说嫌疑人是他的学生,很体面端正的一个小伙子,根本不会吸毒,他怀疑警方的判断,想自费请我给他的学生辩护。

这事儿说的真见外,秦教授这么爱护学生,我能收人家钱么?

再一想,这根本就没法拒绝啊!

答应下来,就要前往调查,疑犯在看守所,检方提供的案卷,他因为恋爱分手杀了有毒瘾的前女友,案发当时疑犯也吸食了毒品,现场没有其他人留下的痕迹,他和被害人头部都有伤,被害人是致命伤,他只是外伤极轻微脑震**,凶器是丢弃在房间地板上的砖头,砖头上没有能作为证据的指纹。

警方调查结论,疑犯和前女友吸食毒品后,用砖头将女友杀害,自己又伪造了“被害”现场。

我在看守所见到了疑犯,难怪秦教授这么重视,眉清目秀,面如冠玉,真真配得上“古典文学”。

他预先已得知我的身份,犹豫着叫律师,有点害羞,很低的声音补了一句,“让学姐麻烦了,我......”

简单沟通,他放下了过分拘束,坚称自己无辜——

我和悠悠是在网上认识的,她也是大学生,也喜爱古典文学。学姐你知道现在喜欢古典文学的,少之又少,后来我们见面了,悠悠非常美丽,我当时感觉震颤!

我们交往了,后来我发现,悠悠由于父母离异,精神空虚,两年前染上毒品,我劝她戒毒,也帮助她找了很多方法,可还是没能阻拦的上瘾。

悠悠为了得到毒品,和一些男人交往,我想,可能是毒贩,我不敢去报案,怕连累了悠悠,但我是个渴望干净纯洁的人,我们分手了!”

他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画出两道动人的黑线。

“学姐,悠悠是我的初恋,你不知道我有多痛苦,分手后,我还是想挽救她,通常半个月去看看她,大约半年前,我发现她和网上的什么人,还有常通电话的什么人来往密切,我觉得,那肯定和毒品有关,我就劝她,同样没有收效。”

那之后,我们有两个月没见,我还是牵挂着悠悠,三月份看过她一次,她早就离开学校,搬到出租屋了,四月我又去看她,刚到她住的地方不久,她就递给我一支烟,我没想过那支烟会有毒品,悠悠以前都是用别的方式,我吸了之后,头晕晕的,后来又像是被什么拍了一下,等我醒了,已经被当作犯罪嫌疑人了。”

“我没有害悠悠的理由,她那样发狠下毒,又没人关心,等待的结果显而易见。”他哭了,泪水无遮滑落。

不得不说,我是个心肠发冷的人,警方的证据确实不够完美,但现场判断,不会严重失误,这位古典文学青年,内心恐怕详单周密。

我不相信他,因为,他看上去太无辜了!

剥茧抽丝,慢工细活,我去了桐庐他的老家,调查出,他在高三曾有位关系很好的女同学,大一那年暑假,女同学和他约好了见面,却离奇的跳湖自杀了!

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和女同学的死有关,这段历史,由于他离开老家,被忽略了。

对那位女同学进一步调查,那是位非常清纯的女孩,因为漂亮,被很多男性追逐,曾经和一个青年企业家私密交往,大一传闻被包养,女大学生跳湖,一度也曾引发“小三自杀”的话题。他也因此,没有成为当地人舆论的中心。

不过前后联系就有学问了,和他关系密切的两位女同学,全都死于非命!

回到杭州,针对他提供的前女友神秘来往手机号和QQ,我请公安系统网络安全部门的朋友帮了忙,逐一排查,锁定了手机号和QQ号,QQ用的假ip,真实地址就在杭州,手机号是假身份网上购买的,通过几番查证,终于确定了“神秘手机”根本就是一款软件,有人复制了悠悠的手机卡,在半年内不断联络那个伪造号码,并利用盗取的密码,以悠悠的扣扣和一个虚假的ip联络。

精心策划,只为转移警方目标,当然,这一系列忙碌,居然被警方简单pass,警方认为现场证据足够了,根本没考虑神秘手机号~~

警方在古典文学青年租用的房间找到了使用复制手机号的证据,扣扣的ip也确认就是他本人在使用~~

剩下的,只能是深入发掘其内心,我个人已经无法站在古典文学青年的立场为其辩护,只好委托信得过的同行,让他尽可能挽救罪犯。

接下来的庭审并不顺利,桐庐那件事儿,不可能作为证据,用他自己的观点,我没有谋杀悠悠的理由和动机。

但是两个无辜的女孩一定有联系!有一天,我看到有关“处女情结”的文章,突然想到了某种必然——两个看似无比清纯的女孩,都不是处女,而古典文学,内心崇尚“纯净”,会不会他认为被她们欺骗了,他要报复?!

我把这一情况跟检控方沟通,接下来,突破了,古典文学青年撂了!

还就是“追求极度完美的爱”,心理容不得肮脏欺骗,就为这个,把两个女孩全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