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古代中国处于整合时期,从西周大小封国1000多个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翻脸比翻书还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这首秦国的诗是一首战歌,创作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分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据说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三段文字激昂慷慨,朗诵起来荷尔蒙爆棚。
《无衣》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这样理解也没错。但是,公元前506年的一天,唱起这首歌却和共御外侮毫无关系。
那年的某日早朝刚过,一个衣衫褴褛、行色匆匆的男子奋力冲破重重阻拦来到刚刚下朝的秦哀公面前,一边行大礼,一边用焦急的语气向秦哀公大声禀报说自己是楚国的大夫申包胥,目前伍子胥率领的吴国军队随时可能攻下楚国都城,楚国危在旦夕,“救救楚国,救救楚国”!
秦哀公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是否应该支援楚国。假如此次楚国被吴国所灭,秦国刚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向东部扩张势力,但是当前北方边境急需增兵,秦国兵力也很紧张。于是,秦哀公婉拒了申包胥的请求。
申包胥听罢竟然当即号啕大哭,哭声伤心欲绝,难掩绝望悲痛之情,以致殿堂内所有大臣都为之一颤。但这关秦国什么事呢?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秦哀公表情冷漠地离开了。
申包胥走投无路,唯一能做的就是“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站在墙根边,水米不进,哭、哭、哭,哀求、哀求、再哀求,七天七夜。既是死缠烂打,也是精诚所至,秦哀公最终答应出兵,因此解救了楚国。
秦军出兵前,秦哀公九顿首而坐,领唱了《无衣》,秦、楚两国共同演绎了“暴力的温度”。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
(战国·楚·屈原《哀郢》)
《哀郢》是屈原的《九章》之一。屈原当红于楚怀王继位早期,受破格提拔,操刀楚国变法。之后,楚国打魏国,灭越国,开疆扩土,纵横家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但是楚怀王在位后期,却在和秦国的较量中屡屡处在下风。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8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昭襄王逼迫他割地保命,意图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
楚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楚顷襄王。新王元年“(秦)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秦军沿汉水而下,郢都震动,屈原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一幅幅悲惨的画面,一幕幕夺人心魄、催人肝肺的情景,罪魁祸首就是那个曾同仇敌忾的秦国人。
物竞天择。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那个永恒的利益是什么?
从远古时代的黄帝战蚩尤,大江南北的古国领导者们踌躇满志,朝气蓬勃,有着很强的探索远方、相互交流的欲望。他们努力开展远距离交流,获得远方的珍稀物品和神圣知识,这样的交流催生了一个在地域和文化上均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共同体,因此被称作“中国相互作用圈”和“最初的中国”。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民劳》)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择中立都”,因“中”具有“中正”“中和”“中央”的内涵,“中”是相对“诸夏”与“四方”之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战国·赵·荀子《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统一天下,裁断万物,养育人民,同时有利于天下,凡是贯通达到的类别,没有不服从的。
秦始皇一生的功绩,以建立一种新体制、实现大一统居首。这种体制从表面上看是领土的统一,实际上人文思想的“统一”更重要。
作为一种“状态”或“制度”,“大一统”是断断续续的;而作为一种“理念”,“大一统”却从未中断或破碎过,越来越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成为中国国民性中难以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后,经历过太多分分合合的中国人反而更加珍视“大一统”的理想,而把实现中国的政治统一当作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首要途径。
由于“大一统”思想渗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处,在对重要历史人物作评价时,人们往往把是追求和顺应“一统”还是企求“分裂”当作一个重要的尺度。推动“大一统”的人物,就能得到正面的评价,反之,则往往会遭到指责。作为第一个造就“大一统”局面的君主,秦始皇受赞誉的根本原因即在此。
这又让我想到了唐代。唐朝是非常开放、胸怀广阔的时代,“安史之乱”之后一如既往,并没有改弦更张去怪罪异族。公元847年,黑衣大食李彦升被保举参加科举考试,得到宣宗李忱特别允许,结果李彦升竟然成功了,成为当时的22名进士之一。
黑衣大食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阿巴斯王朝,国旗系黑色。李彦升是第一个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功名的外国人,这个结果令朝堂上一片哗然,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吏部尚书卢钧勃然大怒,他说:“以地理位置来说有华夷之别,文化难道也有华夷之分?华夷是在心,是在跟我们中华文化所倡导的礼义是否相符合,而不是在语言、在地理上。有的人出生在中华,却不知书、不知礼、不知义、不知廉耻,这叫‘形华心夷’。有的外国人正好相反,这叫‘形夷心华’。李彦升就是这样的人。”最终,宣宗将李彦升推荐到了翰林院成为一名翰林。大约30年后,崔致远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他们两个人共同谱写了大唐胸怀的高歌。
兵马俑使我们置身于秦朝,更使我们置身于民族统一的历史洪流。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其中可以看到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等多种元素的身影,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异彩纷呈的文化特性,浓缩了中华文明不泥古的发展精神,浓缩了跨地域和民族至大无外的天性,这些让以兵马俑为代表的一部暴力历史有了温度,有了合理性和必要性。
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华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马俑,首先不能揪住秦始皇指挥千军万马这个点大肆渲染,应该去多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这才是秦文化更真实的面貌。多元、包容,当时的文明尚达不到严丝合缝、整齐划一的程度。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属首创,总量多,单个形体大,多地、多机构人员各自为政,自创体系予以完成;箭镞属于军事耗材,弓弩性能不一,金属合成的精度全靠经验把控,从地方到中央各工室分别铸成后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