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封上将军大军护送(1 / 1)

“见过郡主!”

见到完颜玥到来,众人赶忙起身行礼!

“可以宣旨了……”完颜玥淡淡的说道,而后便是静静的站在沈堂一旁,不再开口!

阿贵尴尬的笑了笑,而后,神色微微一敛,便是将圣旨拿了出来。

“……纥石烈志宁等诸将赏赐,待还朝之后议定,封沈堂为‘奉国上将军’,可建两千亲卫,暂住大名府。西京之战,沈堂立有大功,为表彰其功勋,特遣纥石烈志宁率军十万,恭送沈堂南归,即刻成行……”

这圣旨中,对于纥石烈志宁等人的封赏并未提及,只是简单的犒赏三军之类。不过,给沈堂倒是封了个大官。

奉国上将军,这乃是金国从三品上的官职,与纥石烈志宁、完颜昊等并列,比那朝堂之上的六部尚书略逊一筹!可谓是一步登天,只不过,沈堂必定南归,这职位却是没有任何意义。

“赐西山苑与永清郡主,与大名府另建郡主府,赏赐金十万,江南锦……”

对于完颜玥这个与战场毫无干系之人,赏赐倒是极为丰厚,不仅直接赐了两座宅院,其他金银布匹一应俱全。很显然,沈堂这泼天的功劳实在无法赏赐,便是另寻他法,赏赐到了完颜玥的身上。而这行为,显然也是完颜雍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想法已经逐渐有了一些变化。

“钦此……”

随着阿贵拖着长长尾音的话语落下,沈堂行礼说道:“谢陛下!”

“拜见奉国上将军!”

对于这个封赏,最为欢喜的人,却是黑汗和卓等一众人。在他们看来,这无疑他们与沈堂之间的隔阂,少了几分。

“将军,陛下命将军即刻成行,并命大将军率兵十万相送!还请将军莫要耽搁……”迎着完颜玥要杀人的目光,阿贵硬着头皮说道。

沈堂闭幕沉默片刻,而后点头应道,“臣,遵旨!”

刚刚返回西京城数日的十万大军,这一次再度开拔,只不过,这一次,是为了相送沈堂。

当纥石烈志宁问及归途之时,沈堂略作沉默,便是选择了泗州。这并非是因为泗州有张浚在,而是因为从西京返回大宋,泗州才是最远的距离。

大军缓缓开拔,远离了西京,朝着泗州的方向而去。

西京到泗州,两千里之遥。若是按照正常的速度,或者急行军的话,以他们全部是骑兵的阵容,半个月到达也绝不是什么怪事。但是,纥石烈志宁所率领的这十万大军,却几乎是一步一停。

三十里一停,百里一站!这支大军显露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归宿,就好像要将这条两千里的路途走到永远!对此,纥石烈志宁默认,黑汗和卓等人执行,随军而来的阿贵沉默不语。每个人都知道,当到了泗州,便是沈堂与完颜玥彻底分离的时候。在场众人,没有人能改变这个结果,但是,他们愿意给这一对有情人多留一段时间……

巨大的车架,被围拢在十万大军之中!沈堂没有选择骑马,而是选择在这巨大的车架之中,陪伴着完颜玥这最后的时光。

两个人,神色如常,话语也无别。但是,若细看的话,却是可以看到沈堂眼中的沉默,可以看到完颜玥眼底深深噙着的泪珠和哀伤……

泗州!

虽然大战已经结束,但是,张浚却是并未离开。毕竟,如今灵璧几城落到大宋手中,不将这几座城池打造的稳如泰山,他又怎么能轻易离去。

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已经悄然过去。

去年六月末,大宋掀起北伐之战,两国在这泗州开始对垒。九月时节,沈堂第一次到了泗州,灵璧血战,奠定了前期大宋的优势。而后,沈堂归去,纥石烈志宁率兵前来,却是因为深冬的到来,两国再度陷入了对峙之中。今年三月,大战再度开启,在泗州危如累卵之时,沈堂暗中谋划围魏救赵,使得纥石烈志宁退兵,两国之间的大战告一段落。

在之后,四月时节,沈堂受命出使金国。到了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半年的时间,就连这泗州,也再度变得寒冷了几分……

张府之内,张浚再度盖上了轻薄的绒毯,屋内点点火焰升腾,让他多了一分倦意。不过,他的兴致却极为高涨!泗州一战,不胜而胜,而且,沈堂弄回来的千匹战马,如今已经放牧南山。甚至,就在不久前,已经有马儿怀上了马驹。那一天,张浚大醉了一整天。

想着大宋的力量蒸蒸日上,复兴之日几乎可以见到,张浚的心中便是充满了火热。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出现那个年轻而俊朗的身影。

说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这一切的荣耀和希望,竟是这个年轻人在短短的不足一年时间做到的。大宋有沈堂,果然是大宋的幸运,也是自己等人的幸运。

将来,他注定会比自己更出色。也许,数十年后,大宋中兴有望……

“踏、踏、踏……”

随着轻微的脚步声响起,老仆推门而入!

“老爷,金国皇帝遣人送来了两封书信,其中一封是给老爷的,另一封,是给陛下的。”老仆的脸上,挂着几分古怪。这另一国的皇帝不下旨,而是开始写信,而且是给敌国的重臣和皇帝。这事儿说起来多少有几分诡异……

“那几名使者如今便在府外,不知道老爷可要见一见?”

张浚的脸上,也满是怪异。写信?若是下旨的话,倒是也能理解。可写信是什么鬼?自己和金国皇帝很熟么?难道这金国皇帝也学会了使用反间计?

沉默片刻,张浚便是淡淡的说道,“让信使进来吧。”

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自己没有不见的道理。否则,不是更显得自己心虚么?

老仆离去,张浚并未起身相迎。又不是真正的使节,也不是正式的旨意,既然是书信,那自己又何必相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