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盯人
盯人因素:盯人是现代足球比赛中的重要防守技巧之一。盯人的基本含义是:防守者通过各种方法,紧紧跟随并看住自己的对手。其基本目的在于严密控制对手在种种战术形势下的有效行动,诸如接球、挖运球、传射等。盯人方式主要有紧逼盯人和松动盯人两种。紧逼盯人一般适用于禁区地带或盯接近球的进攻队员。松动盯人一般是适用于盯离球远的队员。
盯人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防守者必须根据球的位置站位于被盯者与本方球门线中点之间的连线上,并根据比赛情况,保持与球的适当距离。
②防守者在盯人中必须注重力高度集中,能够洞察四周局势,以便提前有预备地干扰被盯者接球或处理脚下球。
③盯人者通常在固定的被盯者或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为了防止盯人的员失,每一盯人者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必须具备补漏意识和能力,以便在同伴失职后仍能保证整体防守的有效性。
④盯人者应当具备随机应变能力,当同伴防守吃紧时可见机采用夹击、围抢,当四周有球可断截时,应善于主动出击,各负其责是盯人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同伴间灵活、主动积极地协作,更能提高盯人防守的效益。
⑤盯人者在运用抢截技术时,必须谨慎小心,因为一旦失误,往往就会给本队带来以少防多的被动局面,给同伴增加压力。假如抢截失误,该队员应即刻回追。
③盯人防守对体力的要求往往很高,盯人者必须根据自己体力状况,采用合理盯人形式。当体力不支时,可适当地减少盯人中的争抢,多用盯绪来达到防守目的。
示例一:
1、进攻队员带球,防守队员可在斜侧方选位,卡断进攻队员带球向里的路线。
2、球在攻防队员前面,双方同时争夺,防守者可抢先选位堵住进攻者向前跑动的路线。
3、进攻队员带球走里线,防守队员应在对方前面卡住,不让其直线向前。
局部防守的选位,事先应该作出预测。做到相互补位,不能先顾自己的对手,要在对方刚突破时上前补位。
示例二:防守队员被进攻队的边锋突破的一瞬间,中卫立即上前补位。在补位时间上要恰到好处。在以少防多时如一防二、二防三,防守队员选位与盯人原则是:第一,不要急于抢截球,要尽可能以站位堵截,以争取同伴回防的时间。其次,尽量不使对方从中路突破,以减少对罚球区和球门的威胁。第三,在二防三时,可有一人紧逼对方有球队员,而另一防守队员宜采用区域站位注意另外两个进攻队员的行动和保持紧逼的同伴。
在实际比赛中,要控制防守的主动局面。重视临场的选位与盯人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选位得当与否,是队员能否充分发挥技术的前提与关键,也是对一个队员的战术意识的最好的考核。同样,盯人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对对方的关键人物与在本方门前的危险物,不仅对局部防守及全局防守特别是巩固后方关系极大,同时也是由守转攻争得主动权的前提和关键。一个防守者,通过机智恰当的选位和有效的盯人,会使进攻队员的行动受到限制,使其技术无从发挥,使其战术无法实施,并进而使防守的主动局面迅速地转变为进攻的主动局面。
选位与盯人的本身也有它的实战规律性。在防守时应该根据主客观条件,采取有效的选位与盯人,以限制进攻队员在技术和战术上的特长的发挥。有经验的防守队员,在和一个陌生对手相遇时,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摸透其特性。防守者如遇到速度快、技术一般、专业依靠同伴输送球的边锋时,那么在对方持球的一刹那,就应立即进行抢逼。
如自己速度快于对手,可大胆紧逼。对于不善于运球过人,一般也不上前紧逼。当对控制球时,不宜上前盲目拼抢,可用手撤步跑动的方法去封堵对方的去路当然要伺机把球抢过来或破坏掉。如对方企图运球突破时,要注意不要受对方假动作的迷惑而失去自己身体的重心。
总之,防守队员盯人选位应遵循如下的原则:向前可断球,断不到可抢或不给对手自由处理球的机会;向后能转身抢先于进攻队员而得球或破坏对手得球。防守时的选位,还应根据区域以及双方的人数和所具备的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水平而定。
防守战术如同进攻战术一样,在比赛中始终是以整体意识支配着个人行动。体现着整体防守打法特征。每个队员的战术行动,都是整体打法的有机组合成分。因此,防守战术也可分个人防守、局部防守和整体防守战术,其每种形式的防守战术都含有下列基本因素。
l选位因素
选位一般是指由攻转守后的防守队员根据自己的位置职责和当时赛势的具体情况,在整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防守位置。选位的基本原则是,每一防守队员在本方失球后应尽快回位并应站在进攻者与本方球门线中点的连接线上。合理的选位不仅有助于个人防守行动的效果,而且它也密切联系着整体布局的合理程度,对防线的稳固性起着重要作用。
选位的基本要求是,由攻转守的选位必须及时快速,每一防守队员间必须根据对手情况保持适宜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提供保护和有效补位的基本条件。
选位合理性对一个队员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而最关键点则是:由攻转守意识和整体防守意识。选位合理性与选位基本原则是不可分的,但它更取决于防守队员因情而宜的灵机运用。一般来说,只要善于把握原则而又不受原则的束缚时,才有可能在该方面运用得十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