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入手。一个两岁的孩子蹲在地上,全部精力集中于一个圆柱和可以把圆柱放进去的木洞,还有一系列的类似的积木,一遍又一遍,那种聚精会神的“工作”态度,是我们成人很少有的状态。完成“工作”后,他那种满足、轻松和快乐,就好像他完成了一项多么崇高的工作。多给予孩子这样的机会,就是对孩子专注力的训练。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认真地观赏小鱼、蚂蚁,或者对一个玩具充满兴趣时,尽量不要去打断他,他的好奇心促使他在不自觉地锻炼和延长他的注意力的持久性。如果这个时候去干扰他,就等于让他注意力转移,就会影响他的专注力。这样注意力容易转移,专注力不持久的孩子即使长大了,读书、做事也很容易分心,将来上学听课时,做不到认真听讲,学业成绩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孩子小时候有时会反复让大人讲一个故事,大人都觉得讲过好几遍了,怎么还要听啊?对,这就是孩子的特点,他要反复体验他感兴趣的,直到他不再好奇。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拒绝孩子,只要他喜欢听,就继续给他讲下去,这也是培养他的专注力的形式之一。
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成人不能强迫他做什么,而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有位妈妈和孩子种一颗豆放在窗台上。妈妈对宝宝说:“这颗豆不久会长出绿色的长长的叶子,你要是看到它发芽了,就赶紧来告诉妈妈。”这样就交给孩子一个任务,为了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宝宝每天都去阳台,观察注意它,这种关注,也是一种锻炼。
另外,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上,还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选取适合他的心理特点的场地、氛围、内容,让他在他感兴趣的环境中,接受愉悦的教育。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既不能违背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拔苗助长,也不能听之任之,忽略他成长过程中可能抓住的每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漫长却短暂的过程,就像播种,抓住了对的时机,也自然就有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