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接触新的环境,有不适应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孩子的反应还这么大,肯定有原因。家长需要多和老师沟通情况,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详细情况,还要多加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她强烈抗拒去幼儿园的行为中,似乎有心理恐惧和不安全感的表现。所以,在她哭的时候不要又哄又吓,否则会更增加她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建议提前送孩子到幼儿园,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她和妈妈告别。她哭,妈妈就陪着她,让她在那里哭上个半小时,一直到她哭够了,看看她会有什么变化。孩子哭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你这样伤心我很难过”,“你不好受,我就在这儿陪着你”。不要说“别哭了,小朋友们笑话你了”,也不用说“今天妈妈早点来接你”。妈妈只要轻轻地搂着孩子,允许她尽情地大哭,一直到她安静下来。这时妈妈可以轻声地问孩子:“领妈妈去见见你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吧?”她如果还不愿意去,妈妈可以继续跟孩子沟通。经过大哭之后的孩子哭出了内心的委屈,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她会变得比较容易沟通,也能够听得进话。妈妈的关切和倾听,让孩子感受到了爱,她便不再恐惧,就会安下心来。
曾经有个孩子在上幼儿园半个月后,出现了强烈的对幼儿园的抗拒行为。孩子妈妈专门用这样的方法陪了孩子5天。头三个早晨,妈妈每次都留在车里听孩子哭上大半个小时。等孩子哭声一停,她就温和地说,“行了吧?下车妈妈陪你一起进大门吧?”孩子又抽泣起来,紧紧抓住她,但是已经安静下来,还望望四周,转转汽车方向盘,然后噘着嘴勉强同意进校门了。第4天,孩子比以往哭得还强烈,可只持续了十多分钟,然后自己磨磨蹭蹭进了校门。第5天,孩子没哭,但向妈妈提了很多条件,“下午早来接我”“晚上回家你带我去看狗狗”……然后用力地抱了抱妈妈,一个人跑进了校门。幼儿园的老师说,孩子在这几天内明显地自信心增强了很多,在园里也开朗了很多。
可以看出,孩子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如果能得到妈妈的理解和倾听,他们会信心大增。也许为了清除某种情感创伤,孩子可能需要多次倾听,需要父母付出相当的耐心和时间。但我们会很欣喜地看到,每一次倾听之后,孩子最初表现出的软弱状态会获得明显的改进。倾听可以逐渐减弱不良情绪对孩子的控制,一旦完成整个倾听过程,孩子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他自己就会纠正自己的偏激行为。坐下来听孩子哭上半个小时,对今天惜时如金的父母来说不容易。也许你会为工作、为赚钱去忙一天,如果愿意在孩子发脾气时坐下来,把他搂在怀里,允许他哭上半个小时,真的会比千言万语的“教育”还管用。不妨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