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说有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一下子给孩子们每人配了一台ipad,真是很让人感慨。在这样的一个电子时代,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游离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包括3岁的小孩子。谁知道,将来高度发展的电子科学,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无法拒绝。
我个人并不反对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包括电视。只要对身体健康没有辐射等的危害,电子产品带给孩子一个神奇多彩的世界,对孩子肯定是有益智作用的。能够在上面动手做填色等游戏,身临其境地听故事,都会给孩子益智刺激。
但是,这种刺激不能过度,不能把它当成不离手的玩具。因为那个ipad再人性化,再涵盖人在电子时代的需求,可它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所显示和提供的都是人类生成的图形、色彩、音乐、语言;而且当今的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共同研究出来的教育思想主张:幼小的孩子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感受自然所给予的一切。他需要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感官感受,在脑中建立起这些知觉的模型。过多地使用人类生成的音乐、图形包括言语刺激孩子,直接用语言等概念告诉他房子、树,告诉他很多人文的知识,给孩子一个人化的知识结果,会让孩子“变老”,会让孩子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变得狭窄。
大自然为所有的生命系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信息,鱼儿在水中游动,鸟儿在天空飞翔,澎湃的大海,多彩的四季山峦,神秘变幻的太空景致……这些真实而丰富的存在,对孩子触觉、视觉、嗅觉的刺激,远比人类的分类知识更自然、更具震撼力。粗犷质朴的大自然,能保持孩子们快乐天真的性情并使之延长,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管怎样都尽量抱着孩子回到自然。在他2岁之前,人类文化对他的刺激和教育不要超过四分之一的比例,四分之三要在自然中生成。2岁以后,可以适当增加社会人文的接触比例,但也不宜以此为主。应该多带孩子到真实的生活中去。看到大自然万物的四季变换,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交往方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和小动物一起嬉戏……他的身体、器官、感觉和体力,都需要得到锻炼,一小时满身大汗甚至一身泥巴的玩耍,带给他的终生受益的东西,可能会比让他干干净净地玩三小时的电子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