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心塑造着孩子的心(1 / 1)

现在很多父母把培养孩子“特长”的目标定在考级、竞赛证书上,是为了中考、高考成绩的加分。在升学压力面前,从眼前的利益和现实层面上可以理解,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所在、硬逼着孩子发展出来的“特长”,对孩子的人生未必有益。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愉快地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如果妈妈怕孩子自卑,说明是妈妈内心因此有自卑,投射给孩子,孩子也会认同并在无意识中用行动来适应这种认同。

母亲的心在塑造着孩子的心。一个人的自卑或者自信,并不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地位和权力。他能尽己所能,以自己的热情和乐趣,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自食其力,一样会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和自信,他的内心会平静、安宁和幸福。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以这样的一种境界生存,除了人类社会越来越尊重人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条件还来自童年时期父母给予的“精神底肥”中,是否包括了尊重、欣赏、理解和足够的爱。

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为一个平常而健康的孩子自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