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母亲心态对孩子的投射(1 / 1)

曾经有一位13岁男孩的母亲带着几乎同样的问题找我。整整两个小时里,和她在一起,我发现我们几乎不能探讨问题,因为她似乎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别人的谈话,而一直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诉说着自己的感觉。她跟我说她很后悔孩子小时候没有学钢琴,没有去画画,这么大的孩子了独立性也不强,运动能力也不行,身体也不壮,反正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如别的孩子。

我观察那个母亲,不是那么乐观豁达的人,笑起来也不是从心里绽放的那种快乐,整个人似乎绷得很紧,像有一肚子的愁事,让离她很近的人心里也感觉很累。我故意转移了一下话题,问她的家庭和工作,没想到她又跟我一直说她的工作有多忙,压力有多大,她的丈夫太忙,她一个人带孩子有多累多操心……最后我问她:“这个孩子现在难道很差?没有让你欣慰的方面?”她说:“他学习很认真很自觉,成绩也不错,在学校里是个好学生吧。”

这样,我基本知道了这位妈妈的一种思维状态。一个很焦虑的人,即使面对平常的事情,她也会比别人多出很多烦恼。这些可能她自己意识不到,因为她或许也是被焦虑的母亲教养的,不是她的错,但她会继续影响到她的孩子。这是家庭的“代际遗传”,所以,父母自身的自我察觉和成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不能想象,那个被妈妈认为没有什么特长的13岁男孩,在妈妈的这种焦虑中,如何轻松地学习、生活,建立自己的自信?

说这个例子,是因为我从这位妈妈的问题中也感到了一种焦虑:看到人家的孩子得了奖,妈妈心里就失落、沮丧;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不足,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着急自己的孩子没有特长;怕自己的孩子自卑……因为没见过这位妈妈,我不知道到底是孩子有问题搞得妈妈这么焦虑?还是妈妈自己把焦虑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看到了问题?妈妈的心里如果装满对生活的遗憾和不满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失落投射到孩子身上,看似爱孩子,实际上是一种控制,似无意识地希望通过教育孩子出色,填补自己内心的不自信空洞。这里说的只是我的一种感觉和理解,但愿这位妈妈只是“望子成龙”心切。不过我还是首先劝妈妈先调整自己着急的心态,省察一下自己的内心烦恼所在,然后我们再来谈“特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