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收力的心灵(1 / 1)

你能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考虑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妈妈。你所思考的这个问题,会让你游刃有余地伴同你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和他们共同成长。

想必你已经从一对双胞胎儿子身上感受到了孩子幼小的生命所蕴涵着的丰富的秘密。“儿童有一种未知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引导我们进入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想革新这个世界,教育就必须将发展儿童的潜能作为目标。”[意]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从这个角度说,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里,其实是帮助我们成长的。

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显,不同阶段的变化也非常之大。即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有着显著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说,家庭教育是在抚养孩子“肉体胚胎”的同时,进行着对“精神胚胎”的养育。不管是卢梭的《爱弥儿》,还是蒙台梭利关于儿童教育的系列著作,都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在0~3岁阶段,成年人很难了解儿童的心理。在这个时期,抚养者几乎无法直接对孩子施加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招生一般从三岁开始。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一种神秘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的创造性非常巨大,它在无意识中促使着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蒙台梭利称此为“有吸收力的心灵”。你看他,在襁褓中睁着眼睛咿呀学语,一点一点地学会做各种动作,经常模仿大人的很多行为,挤眼睛、咳嗽……他在嬉戏玩耍间就学习了他来到人世间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母语及抚养者的行为等,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这些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而是孩子无意识学习的结果。但从三岁之后,他就变得完全有意识,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完善自己。所以,在三岁之前,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主要还是“提供者”和“示范者”的角色。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不越俎代庖,不拔苗助长,让这个小小的生命中那种内在的神秘力量,成为主导他生命成长的主角,而不会因为成人的世界受到阻碍。这样,孩子就能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结构,自然也会有一个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