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要有创新意识,改革中求生机(1 / 1)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创新意识。

2.掌握创意途径。

3.能在实践中创新。

学习引导

钱金波:给人生适度“留白”

8岁那年,母亲编了个箩筐,让他跟随大人们一起去生产队挑番薯。他提醒母亲,箩筐上要写下名字,这样跟别家的箩筐放在一起,就不会搞错了。待到队里分东西,其他大人都守着空箩筐在排队,唯独他撂下箩筐跑到一边去玩耍,不担心也不着急。等到有人照着箩筐大声喊名字,他才笑嘻嘻地钻进来,然后挑起番薯慢慢地离开。

母亲听说这事后,把他训了一顿,责怪他太贪玩。他振振有词地说:其实我是想让大家都记住我的名字呀,所以故意不去排队,等到名字被人大声地喊。母亲一怔,这才知道儿子年纪虽小,却懂得有意离开现场,留下名字制造悬念,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1995年,他拿出所有积蓄,在家乡创办起一家制鞋厂。与当地其他企业都花钱先建厂房不同,他用小部分钱租借了厂房,把大部分钱都用在了鞋盒设计上。其他鞋厂的鞋盒成本不过六毛钱,他非要在上面印烫金的LOGO,还附上洋气十足的广告语——“从距离中寻求接近”,成本高过两块钱。不把钱投入到实在的厂房上,非要成天捣鼓那些没啥用处的包装,朋友们都劝他做生意要务实,可他置若罔闻,依旧痴迷于鞋盒的设计。

不久,在创始资金变成货品后,他遭遇到了资金投入的困境,于是去找银行申请贷款。行长了解到他的鞋厂连厂房都是租来的,没有多少固定资产时,不敢答应。没办法,他只有找到当地县长,掷地有声地说:我的厂房是租的,却名声在外;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却供不应求。我这是工棚里出名牌,虚拟经济呀,这样的企业,政府不是应该扶持吗?县长得知他腾出建厂房的精力和时间,是为更好地提升产品形象,产生品牌效应,果断地答应帮他协调银行给其提供贷款。同年,他打算在家乡最繁华的渡口竖一块十几米长的广告牌。为了省钱,他亲自琢磨出广告语:“蓝天白云,绿草成茵,美丽的红蜻蜓,带你回归大自然。”没有选择喷绘,而是请来一名油画家。画家读着这句文绉绉的话,觉得不理想,却碍于面子没说出口,转移了话题问道,你这广告怎么也不留个电话?他认真地点了头,不留。画家哑然失笑。

三天后,广告牌竖起来,过往的人看到它,纷纷疑惑地问:红蜻蜓是做什么的?有知情的人答:哦,做鞋的。有人接着问:花钱做广告,怎么连个电话号码也不留?有人跟着答:是呀,这个老板太傻了……带着疑问,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不留号码的红蜻蜓在短时间内意外地流传开来,“太傻了”的他也因此被大家所记忆。周围的人这才知道,原来他故意不留电话号码,竟然是给品牌制造更强烈的关注力,他的产品就此打开销路,成千上万的订单雪花般飞来。

他,就是红蜻蜓集团的创始人钱金波。经过15年精心耕耘,如今红蜻蜓已成为国内的一线鞋企,但钱金波并不急于把它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鞋厂,而是集中精力先将产品在意大利、美国和德国的鞋展上亮相,并表达出要将红蜻蜓打造成中国“LV”的决心。这个睿智的企业家,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得到什么后,总是清醒地恪守着需要放弃些什么,在把握准事物的主流时,对其他支流则习惯性地看淡看空。这种表现形式,在艺术上称作留白,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其实,在我们人生中,无须时时都争强好胜、讲究浓墨重彩,懂得看空看淡或看轻细枝末节、题外之物,给人生适度“留白”,腾出精力和空间抓住关键,同样是处世的极高境界。

资料来源:张书宁.给人生适度“留白”.人生与伴侣,2011(11).

思考讨论:

你认为钱金波的做法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珠峰“清道夫”

珠峰的污染问题一直为国际环保组织所诟病,甚至有些激进分子把珠峰冠以“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之“美誉”。瞅着“圣母峰”落得如此骂名,尼泊尔政府对此深感苦恼。

一个叫杰夫·柯拉普的美国小伙子对此产生了兴趣。柯拉普是一名自由艺术家,当他从《国家地理》杂志上看了有关珠峰的报道后,当即扔下手中的活计,火速前往珠峰。风尘仆仆地抵达后,他找到了当地的登山者协会。他以志愿者的身份,说愿意无偿帮他们处理氧气罐。此时,对方正对堆积如山的废弃氧气罐一筹莫展,柯拉普的到来令他们喜出望外,他们二话没说,就把氧气罐全丢给了他。为了感谢柯拉普,尼泊尔电视台还全程报道了此事。访谈中,柯拉普不计回报的精神,被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番,最后,柯拉普还被奉为无私奉献的珠峰“清道夫”!

柯拉普花钱将废罐托运回到缅因州,清洗、抛光后的氧气罐露出锃亮的铝质光泽。柯拉普灵巧的双手配合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连续多天的潜心钻孔、焊接、打磨、雕刻……脏兮兮的氧气罐竟幻变成一只只精美的钟、碗、铃铛……甚至连刨下来的铝丝、铝屑,也被装进了玻璃球,成为一件件别致的挂饰。多达上百种的艺术品,摆满了整间工作室,柯拉普美其名曰:来自珠峰的馈赠。他将之放到便利店、礼品店里零售,并打出这样的口号:购买一件艺术品吧!在欣赏的同时,又能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在公众环保意识很强的美国,“来自珠峰的馈赠”系列艺术品一上架就掀起了抢购浪潮,平均每件竟能卖到3000美元。一位名叫詹姆斯的顾客说:“我不仅惊叹于艺术品的精美绝伦,更看中购买的附加值,那就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

资料来源:马晓伟.珠峰“清道夫”的智慧.商业故事,2011(05).

思考讨论:

你认为杰夫·柯拉普的做法是用什么方法创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