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能明确本课程主要任务。
2.能组建团队,参与性强。
3.会和同学合作,学会管理团队的知识和技巧。
学习引导
一团和气
秦伟被任命为一个项目经理,管理着9位项目成员,他们均来自不同部门,相互也不太熟悉。在开启动会时,秦伟说了很多谦虚的话,也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做好项目。
项目开始以后,项目成员遇到问题就去请示经理。秦伟为了显示能力和树立权威,也总是有求必应身体力行。其实有些问题项目成员之间就可以相互帮助解决,但是他们怕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发现,成为别人以后攻击自己的借口,所以都愿意找经理。即使秦伟的做法不对,成员发现了也不吭声,他们认为只要按经理说的去做,出现问题时经理也会负责。“找秦经理去”、“我们听你的”成了该项目团队的口头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一团和气的团队在进度上很快出现了问题,项目管理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派高级项目经理来指导该项目的实施。
思考讨论:
该项目问题出在哪里?秦伟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古典名著,学管理才能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我们以蜀国为例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项目目标来看,《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和《西游记》中的唐僧目标都很明确,一个是征服魏国、吴国以完成霸业,一个是将大乘佛法经书从西天取回来。
目标明确后,诸葛亮就制订了分步实施计划: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有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非其主不能守……,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唐僧接到观音菩萨下达的西天取经任务,没有作任何分析和计划,也没有计划在什么时候把经书取回来,也没有落实好需要的资源就仓促上路,在观音菩萨的安排下沿途收下了悟空、悟能、悟静三个徒弟,得龙马一匹。一路上没有阶段性目标,走到哪是哪,冬去春来,秋来夏去,观音菩萨要求三年时间完成的取经任务,唐僧离开洪福寺时改为五年到七年,并告知洪福寺众徒,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即昭示他已经回来。最后的结果是唐僧在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从长安出发,于贞观二十七年返回长安,整整花了十四年。唐三藏离开长安后,唐太宗在长安城外建有一座望经亭,等唐三藏重回长安时,望经亭经过风吹雨打已是破烂不堪,不得不重新修整。
从每一个阶段来看,师徒对前面可能出现的危险从来不做分析,没有应对措施,总是等出现问题才去想办法,自己解决不了就临时抱佛脚,求爹爹告奶奶请各路神仙帮忙,请观音菩萨出面。而蜀国在每一个战役都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加以落实,以火烧赤壁一战为例,诸葛亮巧借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破曹,料定操必大败,令子龙带三千兵马,渡江径取乌林小路埋伏,令翼德领三千兵马渡江于葫芦谷口埋伏,教云长领兵扎于华容。
思考讨论:
(1)从诸葛亮的身上,你学到的管理团队的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僧对取经队伍的管理有哪些疏漏之处?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