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的一名女同学给我一个信,说城里的一名女同学刘娜的儿子结婚,她邀请我,专门点我的名。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说起女同学刘娜这个人,我和她不是很熟悉,知道她在县机关一个局当副局长,过去同学聚会时见过一次面。还知道她没有和我在高中时期同班,她只读了一年书就转学了。过去同学聚会,我有幸忝列其中,不是因为我在乡镇机关当一个中层干部,而我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所以,同学们就想起我这个人来了。其实同学聚会大致都是在官场、商场混得好的,有头有面的,所以我有幸列入他们的队伍。开始的时候,同学们约我什么时候去某风景区玩,什么时候去某娱乐场打牌,我都谢绝了。因为,我一没钱没势,二没有时间。以后,同学们就不再捎信给我了。这次,女同学刘娜的儿子结婚,应该是大事情,她委托人邀请我,说明是看得起我,我过去没有和她来往,但我还是记得她的名字,脑海里装着她的影子。我敢说,在任何场所,我都会一眼看见她,认出她来。这说明我对她还是有印象的。因为过去在一次同学见面中,我们相互留下电话,她还对我微笑,送我一张散发芳香的名片,上面有她的情况,有她的职务。这在一般人是不会得到的。我就是在那一次对她留下难忘的印象。她也很漂亮,也有气质,虽说过了四十,打扮得标标致致,既文静又温雅,还有女领导干部的一股特有威严,让人肃然起敬。当然,我的情况她也知道一点,虽说是一个机关职员,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
我是和机关那位女同学一同去市区那幢豪华的星级宾馆。只见宾馆面前停满小车,人来人往,喜庆非凡。特别是门前有一套民间管弦乐班子,用奏乐来迎接宾客。新郎和新娘在门前迎客,那位叫刘娜的女同学我一眼看见了,她在一旁忙着接待来宾。
一伴来的女同学上去,刘娜过来紧拉着她的手。我赶紧上去,刘娜显得好像不认识我了。我面带微笑的对她说,刘娜,你不认识我了?她松开女同学的手,微笑着望着我,显得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不知你是哪位同学,我真的记不清了。我身边的女同学马上对她说这是李俊同学,大作家啊。刘娜好像如梦初醒的样子,连声说,对不起,是李俊,我想起来了!我还拜读过你的不少大作哩!
事过不久,也就是2个月后,一名男同学的女儿结婚,我应邀在列。那也是在市区请客,婚庆在晚上举行。我去的时候,不少同学都去了。出于礼貌,我一个个给同学们打招呼,大家或握握手,或点点头,或笑一笑。我这时又看到刘娜同学了,她这次打扮得很讲究,脸上施了淡妆,显得年轻、妩媚,非常非常的有气质,我笑咪咪地对她说,刘娜同学,你好!她听我叫她,一惊,两眼紧盯着我,显得好像不认识我。我笑着说,这回该不又忘记我了?刘娜反应快,马上笑着说,我当然认识,我们是同学啊!我说,今天来的当然是同学,但你能叫出我的名字吗?刘娜说,我知道,你是张三呗!旁边坐的一位男同学扑嗤笑了,正要纠正,我对他摆手,显意他不说。刘娜见男同学的笑有问题马上又说,你不叫张三,你是李四。呵呵,刚才我是故意说错的。旁边的同学一听,全都笑起来。刘娜的脸红了,知道自己又猜错了,马上纠正说,哦,你不是李四,你是王五,你现在还在教书呗!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的确有个同学叫王五,在乡下一个小学教书,但一直没有参加同学圈子里的聚会。
同学们马上告诉她我的名字,她又一次不好意思的说,哦,李俊你好,看我这记性,又忘记你了,我还拜读过你的不少大作哩!
我又一次听说她拜读过我的不少大作,不在为她又一次忘记我的名字而心生不快,还饶有兴趣地问她,刘娜,你看了我的哪些作品,有印象吗?
刘娜说,看了,怎么没有看呢?比如你的那篇《不值钱的作家》,就写得相当好,还有那篇《忘记她呗》,写得真是凄美动人,我一直记忆犹新哩!我一听她说这两篇小说,其实都不是我的。我也不知道是哪位作家的作品,心想晚上回家后一定用百度搜一搜,看有没有这样的文章。当时,为了不让她扫兴,我也就谦虚的附和她,说了一些你说对了,请多指导之类的话。
她听我这样,那晚上她相当高兴,而我的内心却隐隐约约不爽快,心想我在下次同学聚会中,不知道她还认不认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