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有清澈明净的泉水和沉寂的、有人耕种的土地。据蒋孝瑰说,这片绿洲在历史上比现在大得多,都让沙漠侵吞了。斯坦因众在荒凉的山丘上,望着那几户人家,想象当年的丹丹乌里克和其福和阗遗址是如何慢慢地遗弃于沙漠里的,那是多么悲壮苍凉的重啊!人类不得不屈服于自然界的威力,不得不离开自祖先开创基业以来苦心经营的故乡而流落他方!
这片小村庄的命运如何!他们知道潜在的危险吗?斯坦因从这片村庄里收集到了一些古钱币。居民开始以为他们是来化缘的。
斯坦因更觉悲凉:这个地方只有他们自己与风沙抵抗,除了化缘人,再很少有人到达这里。
斯坦因问一个村民:‘这里来化缘的人多不多?从哪里来的?”村民说:“不多!每年来的只有千佛洞的王阿菩,他能说会道,晓得很多稀奇的事,还会算命呢!你们有啥疑难,就去问他吧!”
穿过南湖与罗布淖尔道路的沼泽链及守卫它的古代要塞分开的光秃秃的戈壁沙漠,在沙洲河东废弃的长城要塞处挖掘。这里气候比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燥,没有草,没有水,没有飞鸟,也没有兽迹,一切似乎都死亡了一只有那累累白骨似乎在告诉他们生的信息。
在砂砾层面,刻写的木简、地毯、器皿和曾守卫边防的士兵所抛弃和遗留在堡垒的任何东西都完好地保存着。两千年的时间设有留下任何改变的痕迹!
在另一个烽火台处,他们还发现了带有许名奇特遗物的古代守卫士兵住的营舍和“文书”,当第一块注有日期的木简把他们带回到公元20年的时候,大家欢腾雀跃,喜出望外。
而雇工们惊奇地打量着他们,认为这些人为一块只能烧火的竹片而费如此大力气,太不值得了。
斯坦因和蒋孝琬已经能够平静地对待这种喜悦了。他们知道,也许同一时间,在沙漠的另一处,有法国人、德国人或俄国人也在发生惊喜的欢叫声。
也许,他们也在向敦煌进发。
遥望敦煌千佛洞的方向,斯坦因像这片沙地一样沉静,他知道,极大的喜说正在那个河谷与悬崖之间的某个暗洞里等着他,他做好了迎接这一喜悦的心理准备,就像以前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进人荒无人烟的地方探险一样。
当他们回到敦煌果园营地,看到了一年一度的庙会朝觐后,斯坦因就更清楚,这次“探险”将要经历以往不同的危险历程:首先不能让地方官发现,不能让他们出来阻挠计划的实施,如果有一点苗头,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掐掉!
打开藏经洞的门,也将是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假若前两个困难已克服,就是最后这一关:如何从那座会随时燥发的“火山口”逃过。斯坦因看到了盛大节日。这一天是约定俗成的宗教定期集会。没有谁去组织,也没有谁去下令,但成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涌向莫高窟。从滚滚不断的车流中,斯坦因看到了洪水猛兽一样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汇聚点就是千佛洞的众神,如果在“探险”中不顾及他们的宗教情绪,那么,这股洪流也许会冲垮他们这支相形之下非常单薄的团体。所以必须小心谨慎。不要让“火山”爆发。
好在有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这股洪流目前正在瞄准县衙和大清的部队。人们在千佛洞,上完香后,就匆匆返回到尘世间,去处理那采买粮的事。
聪明机智的斯坦因和蒋师爷借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从容地走到了莫高窟。
那时候,下寺的主持王圆箓正在太清宫的大股里反复卜卦。
因杨河清远在湿洼池边放牧牲口,他解不开一些复杂的封象。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斯坦因的到来。
终于,一队人马风尘仆仆地从戈壁路上走来....
第一次见面,两人对对方都有些失望。
在斯坦因的想象中,这位王道士应该具有仙风道骨和超然出世的酒脱风度,在他的身上应该流溢出长期受千佛洞艺术熏陶而呈现出的那种大家风范和灵气,或者从事宗教事业的清雅超逸,使得别人一见他就像见了高尚的神像,就想顶礼膜拜。但站在他眼前的却不是这样的人!
他就是王圆箓吗!?
矮小、瘦弱的身体,像一具木头架子,支撑着一件肮脏的、灰青色的棉布长衫,过长的袖子完全包藏着他的手。从他那黑瘦的脸部来推测,他的手大概也非常黑,像鸡爪子一样。也许他意识到了他的手无法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才藏进衣袖中去的。斯坦因想到他的手,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这双他极不愿见到的黑手,一半意志强迫他躲开;另一半意志却想看个仔细,看看这双手有什么奇特处,仅凭化缘就修起了三层楼、太清官和大雄宝殿,就拥有了土地和一群牲口。施舍他财物的人见了他那双手是什么样的感觉?据说他还有一只黑木碗。当施主把银子放进木碗里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再看看他的相貌。一眼望去,便能看出这是个从来没受过正规教育,没有见识过上流社会生活,也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荣誉的小人物:他所有的经历“思想”全写在那张似笑非笑、极不自然的脸上。他的笑因职业化的化缘生涯而变得职业化,现在想不笑也做不到。斯坦因从他讪讪的表情中看出了他内心的恐慌不安和尴尬自电还有一种他想极力掩盖的空虚。这样的人,如果出现在难民队伍中或街头乞丐群中也许更合适些,他怎么会是下寺的主持,居住在无数神佛仙女的天地中,并且与那神话传说样的藏经洞联系在起?这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吗?善良的中国百姓为啥信任这样的人?那个神话传说,真实的程度有多少?会不会是个美丽的泡影?斯坦因有些泄气了。
王圆箓的思想也在激烈地斗争着。
周丰给他说过斯坦因对神佛的狂热感情和出手的大方,这是他很感兴趣的。接着,他从别人口里知道斯坦因来自西方,受到过知县参将的热情接待,证明来头不小。他想象着这个外国人是坐着何等华丽的马车,还是坐八台大轿,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中来到莫高窟,听他大谈唐僧取经的故事,他还要在众人的注视下,带着他参观三层楼太清宫和正在修建中的大雄宝殿....
但是,他失望了。
没有兵丁护送,也没有人鸣锣开道,更没有一位官员或乡绅陪伴,到来的只不过是很平常的“商队”。这样的商队王圆箓见过不少,没有什么稀奇。而且,主人公斯坦因没有穿什么稀奇的服装,也是长袍短褂完全一副中国乡绅的打扮。他微微扬着头,多少带点鄙夷的神情打量着王圆箓。王圆箓很快就察觉到了。他还看出他的眼神是是比中国的乡绅多了一点什么。是什么呢?他说不清楚,但
信中国让人觉得不舒服。仿佛空中有无形的东西压着他。这样的外国人信中国的神无非是让神保佑他们经高顺利,旅途平安罢了。
王圆箓甚至有点后悔花几天时间等他。本来,他完全可以外出的,他很想到我洼地去看那群牲口、羊和杨河清的....
以在两人打最对方的时候,蒋孝琬出场了。他多次给斯坦因讲
过中国的“国情”,斯坦因已经学会了同官员打交道,但看见这个平民,他的那种矜持又表现了出来。此行目的,是要打开王圆箓把持的一扇门,刚刚开始怎么就给自己先安了道簷篱呢?
“王道长,这位是大英帝国派遣来考古的斯坦因博士,我想您一定是负有盛名的王圆箓主持吧?””他谦危
王圆箓不知“博士”为何物,但这个陌生人知道他的名字和多份这使他的不快情绪扫除些。斯坦因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忙伸出手,同时奉上笑脸。
“认识你很高兴,我将有很多问题要向你请教。”
王圆箓嘿嘿笑着,伸出手。他看见这个外国人的手上长着毛,不禁心里“格登”一下。这是他第一次同外国人谈话,离得这么近,而且还握了手。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便邀请他们进太清宫喝茶去。
因人太多,探险队中又有穆斯林、印度人,进太清宫的人只限于斯坦因和蒋孝琬。其他人拴好牲口,到别处转悠。
田地里干活的雇工们好奇地打量这一群人。
在太清宫里,蒋孝琬、斯坦因随着王圆箓在祖师神像前烧香、叩头,然后献上了见面礼一几匹质料上乘的布。王圆箓眉梢上露出一点欣喜。
蒋孝琬在谈话中说将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进行考察。王圆箓立刻显出了不安的神情。他说太清官里的客房不多,没有足够大的锅和充足的草料。
蒋孝琬笑着说:“我们自己会找营地、搭帐篷、做饭喂牲口,打扰你的,只是请教一些问题。”
王圆箓又平静了,说:“我把所有知道的,都告诉你们。又闲谈一阵,出了太清宫。王圆箓到田地里去了。
在干佛洞,还有几处寓所,都无人居住。据说有一个肥胖、乐大的藏族喇嘛曾住过,现在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在一个院子里,印度人已经找到了一间颇为宽阔的房子作为卧室,另一个人将近处的一个地方变成了漆黑的房间,那个穆斯林在另一个院子里找到了住处。带有门和方格窗户的大厅是收集文物的安全严密的仓库。斯坦因叫人将些破损的地方修复,加固,使之万无一失。如果有一
只像太清宫里那样凶猛的黑狗拴在这里将更好。但是没有。
蒋孝琬在九层楼的巨大坐佛脚下清理出了一个凉爽舒适的住所,他天生洁净的习惯立即使这里变成了一个装备有帐篷毛毯的非常舒适的住室。斯坦因在众人的帮助下,在洞窟前延伸有半英里长的一窄条耕地上的一小块长满青草的果树下扎了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