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我们与前来迎接的临夏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广成及马颖、哈九清等人汇合,沿大夏河岸边的道路逆流而上抵达临夏,穿越闹市,直接奔赴临夏州博物馆。这是一座新建筑,大气磅礴,雄伟壮观。多年来,我们见到的文化设施大多破旧、衰老,暮气沉沉,负责人也多是老学究类型。临夏博物馆让我们大感意外,馆长马颖的帅气睿智也让人耳目一新。不过,临夏文化灿烂辉煌,又有许多与夏朝有关的神话、民俗、传说等,只有这种宫殿式的圣堂才能够与那些闪烁着史前人类智慧光芒的文物相匹配。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临临洮,西倚积石山,南靠太子山,北濒湟水,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发祥、繁衍的理想栖息地。秦汉王朝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导河、河州,为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有“河湟雄镇”之称。安特生就是在临夏境内考察才揭开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因此,临夏彩陶和玉器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临夏彩陶蔚为大观,可以说是一部以器形、质地、色彩、图饰等多种元素进行宏大叙事的历史长卷,也像史前人类的雄浑合唱。孟广成、马颖与文博系统相关的工作人员马玲、李焕云、张有财、马梅兰、马晖、华小燕等陪同考察团成员赏析。
在人类进步中,制陶术的出现对改善生活、便利家务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燧石器和石器的出现早于陶器,它们给人类带来独木舟、木制器皿,而陶器则给人类带来便于烹煮食物的耐用器皿。在国际学术界,有人类学家把尚不知有制陶术的部落归于蒙昧人,把已经掌握制陶术但还不知有标音字母和书写文字的部落归于野蛮人。根据这个标准,华夏先民至少在1万年前就已跨进人类原始文明时代。
黄河中游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存在于约公元前60000~4800年的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既是中国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区最早产生的农业文化。后来,彩陶文化中心转移到甘肃中南部地区,形成马家窑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这个文化区域以陇中大地为核心向四周辐射,东起泾渭流域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至宁夏清水河流域,南抵四川岷江流域。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延续5000多年,形成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石岭下文化距今约5500~6000年,因首次发现于甘肃武山石岭下遗址而命名,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到马家窑类型的过渡期,也是马家窑文化的初期阶段,主要分布在渭河上游及葫芦河、洮河、湟水河流域等。
马家窑类型是石岭下类型的延续,其所处时期正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由繁荣走向衰弱之时,大概范围西到河西走廊,南到青海东北和四川北部,北至宁夏南部。马家窑遗址是安特生及其助手发现于洮河西岸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44~1945年,夏鼐先生为确定马家窑期与寺洼期墓葬关系,发掘临洮寺洼山遗址,认识到所谓的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诸多不同,应将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称为马家窑期或马家窑文化,沿用至今。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达300多处。临夏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域,东乡县林家遗址、康乐县边家林遗址、广河县地巴坪遗址是最重要遗存。
据人骨鉴定,马家窑文化居民当是戎、羌族系祖先,属蒙古人东亚类型,与中原仰韶文化创造者相同。安特生从广河半山征集的陶塑人头壶盖,圆脸,面部较平,颧骨较高,鼻梁较矮,系蒙古人种。临夏市博物馆保存的陶塑人头壶盖是一位马厂女郎,脸部平展,头部有黑彩线条饰披散状。马家窑文化前身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塑人像也为披发。史载西域戎、羌人习惯披发。据此,在临夏沿袭彩陶文化发展的主体民族大概就是戎、羌。
半山类型因首次在广河县南山乡半山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4650~4350年,由马家窑文化发展演变而来,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黄河沿岸到青海贵德盆地、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永昌、武威、古浪等地,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逐渐西移。
半山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是距今约4350~4050年的马厂类型,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发展到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玉门一带。
马厂类型结束后,彩陶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发展为齐家文化,上限到距今约4100~4200年、下限到3800~3700年左右。目前,甘肃境内共发现齐家文化遗址650余处,出土了陶器和制作精良的玉器。彩陶进一步趋于衰落,数量不多,种类也很少,但铜器大量出现,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光泽犹存的铜镜及斧、刀、匕、镰、锥、环、钏等铜器。其中最大的铜器是齐家坪出土的15厘米长的铜斧,器身厚重,刃部锋利;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西至瓜州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距今约3900~3400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
给彩陶划上句号的是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距今约3400~2800年的辛店文化最早由安特生及助手在洮河东岸辛甸遗址发现。出土地本名为辛甸,因正式出版物中误译为辛店,沿用至今。1947年,裴文中先生在洮河、大夏河流域发现辛店文化遗存9处。解放后,为配合刘家峡水库建设工程,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辛店遗址86处,进而将辛店文化划分为张家嘴、姬家川两大类型。1956年,东乡县唐汪川山神遗址发现一批以红色涡形纹为主的圆底罐有别于已知类型,学术界暂时称为“唐汪式陶器”。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发掘临夏马路塬、甘谷毛家坪遗址,发现以圆底、鼓腹、绳纹为特征的另类辛店遗存,学术界命名为山家头类型。
辛店文化早期遗存与齐家晚期遗存有十分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而它的某些特征也被后来的沙井文化吸收。
沙井文化距今3000~2500年左右,中心区域在腾格里沙漠西部、西南部边缘地带,向东南延伸可达永登、兰州附近。沙井文化是甘肃乃至我国年代最晚的彩陶文化,它为绚丽辉煌的彩陶文化退出历史舞台拉上意味深长的帷幕。
临夏彩陶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信息。马颖热切希望能同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合作,共同开发起潜在的巨大文化价值。叶舒宪先生也有此意,大家参观时赞叹不已,迫不及待讨论合作模式及发展前景。
享受完这顿文化大餐,考察团成员又参观了临夏市博物馆和几处民俗文化建筑。
晚餐后,马颖表现出诗人的率性和浪漫,他提议大家去罗家尕原遗址,欣赏夜色中的大夏河,远眺太子山。我们积极响应,因临近黄昏,立即行动。罗家尕原遗址在城市边缘,紧挨着大夏河,汽车只能开到山底,我们匆匆忙忙沿“之”字形山路上到长满荒草的山顶台地,太阳还是沉落下去了,灯火已亮,夜色浅浅浮现。太子山杳如梦幻,古朴神秘,大夏河隐隐绰绰,风采被华灯抢去。大夏河落日赶不上了,就打开手电寻找陶器残片。芳草萋萋,山野清凉,草虫乱飞,空气如蜜。夜色越来越浓,山风越来越凉,不由得想起屈原《山鬼》中的浪漫而优美的诗句:“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这首诗歌用以描绘大地湾、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甚至四坝、沙井文化时期的女子形象,更为贴切,更为传神,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还非常亲密。
回到宾馆,灯火阑珊,又是黑沉沉的疲惫夜晚。没想到,挚爱文化的作家、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马志勇拿来他的几部着作,在宾馆等候。马志勇原任临夏州志办主任、临夏州文联副主席、州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临夏地域文化研究,目前正在主编《临夏大辞典》。近年来,他格外关注夏和大禹文化,正在撰写相关着作,将出版。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临夏境内有很多带“大夏”的古县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山水名,例如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临夏县、大夏河以及广河大夏古城、大夏县、大夏郡、大夏长、大夏水、大夏山水、大夏节度衙等。易华激动得坐立不安,恨不能马上飞到大夏古城去考察。他要求次日的行程中安排这个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