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及改良社会的需要,社会调查规模庞大,盛极一时,形成大量珍贵调查资料。据学者黄兴涛、李章鹏估计,整个清末、民国时期,社会调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卫生、交通、日常生活、宗教、习俗、人口、民族等诸多方面,所涉及学科除社会学外,还有人类学、经济学、民俗学、教育学、法学等,社会调查文献总量不下3万种。
在这些调查中,具有深远意义的调查活动之一,当属中、瑞联合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进行长达8年的考察。要谈这次史无前列的考察,必须提到中方团长徐旭生。
徐旭生幼读私塾,古典文化功底深厚,18岁就读北京河南公立豫京学堂,25岁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攻读西洋哲学。1919年,徐旭生学成归国后,先后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6年任北京大学教务长。1927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同年担任“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合作的科学考察团,从此结束了从19世纪末以来我国大批珍贵文物被外国人随意拿走的历史。
对我国科学家来说,这次考察是仓促上阵,从签协议到出发不足半个月。而考察地区除了戈壁沙漠,就是崇山峻岭,冬季冷到-40℃,夏季可热到40℃以上,大多路程只能靠骆驼和步行,考察队员住帐篷,睡地铺,加之军阀混战,盗匪横行,更添考察的危险性。但徐旭生不顾劳累,常常在烛光下翻阅《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旧唐书》中的地理志及《西域图志》、《新疆图志》、《圣武纪》、《蒙古游牧记》等历代典籍,查找有关资料,指导考察。斯文·赫定感叹说:“真没想到中国有这样好的学者。”“要是只是我一个或者同着一些西洋人旅行,最多也只好在归来后找欧洲的‘中国通’才能求得2100年前在噶顺淖尔表演着的历史遗事的说明;我现在不只是有书,还有学者指示我,随时都能知道我所愿知的一切……我们的景况愈是阴沉,而徐教授的自信和宁静也愈是强大,在我们经历的艰难时期中,他表现出完全能驾驭这环境的神情。”
徐旭生不亢不卑,坚定不移、不畏艰险,在考察团陷入断粮、缺水、骆驼困毙,斯文·赫定病倒的绝境下,毅然带队前进,“时景虽严吾当行,猛进不需愁途穷”,在西北约4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进行多学科考察。中瑞双方考察报告和研究成果出版发行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影响巨大。地质学家袁复礼在新疆发掘出包括7个新种的72具二齿兽、恐龙等古爬行动物化石,使我国的古生物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黄文弼考察了高昌等古代遗址,穿过和绕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出版《高昌砖集》、《高昌陶集》、《吐鲁番考古记》、《罗布淖尔考古记》等专着。瑞典的贝格曼博士在额济纳河流域发掘出闻名于世的“居延汉简”。植物学家刘慎谔博士采集标本4000多号,主编了《中国西北地区植物地理概要》及《中国北部植物志》。经过这次考察,新疆地区首次留下现代气象记录。考察团的实地考察,证明罗布泊是随塔里木河的改道而改变位置的迁移湖。1931年,《徐旭生西游日记》出版。
由于徐旭生对考察团的卓越组织领导,获得以瑞典国王名义颁发的勋章。我国政府为这次考察发行纪念邮票一套。这是我国第一次为学术界出版发行纪念邮票。
这次考察激发了徐旭生对华夏文明源头探索的热情,他的后半生辛勤耕耘于史学领域。1933年,他前往西安,组织了西北地区第一个考古机构——陕西考古会,主持宝鸡斗鸡台遗址发掘工作。从1932年起,他专心研究中国古史传说,探索中华民族形成问题,着有《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他认为,中国古代部族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南蛮三个集团,他们相互斗争,又和平共处,最终完全同化,逐渐形成后来的汉族。其中经历三大变化:一是华夏族与东夷族渐次同化,氏族林立的中国渐次合并,形成若干大部落;二是黄帝死后,高阳氏出现,生产力有所发展,贫富分化,劳心与劳力分工,帝颛顼的“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对后来有很大影响;三是大禹治水后,氏族制度逐渐解体,变成有定型、有组织的王国——夏。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早在公元前22世纪末就已建立。但长期以来,夏代却是考古方面的空白点。徐旭生在《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有两个地区应该特别注意:一是豫西地区的洛阳平原以及嵩山周围,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一带;二是山西省西南部分汾水下游一带。1959年夏,徐旭生奔赴豫西地区,踏察了告成、石羊关、阎砦、谷水河、二里头等重要遗址,写成《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1964年春季,他又亲临偃师二里头工地,指导遗址发掘。探察期间,他随身带着一小卷铺盖,住工棚,和年轻人一起坐硬座,吃普通伙食,常常一天步行40多里。不管白天多么劳累,他晚上都要坚持在煤油灯下,详细地记录调查收获和心得。其后,二里头、告成、下冯、陶寺等遗址先后发掘。说徐旭生是夏文化探索的开拓者,当之无愧。
因为年龄关系,徐旭生对夏文化的考古、探索止步于宝鸡。主动拿起这个接力棒,促成成本次考察活动的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叶舒宪先生。(2:叶舒宪先生)叶老师出生在北京,“文革”开始后随家西迁,在西安长大,上学、工作、生活20多年,活动范围基本上囿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对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的了解很少。1993年,叶老师去海南工作,距离西北更远。再后来,他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即便走马观花式的调查机会都很少。很可能,叶老师从此与广袤悠远的大西北失之交臂。2005年6月,峰回路转。叶老师受聘到兰州大学兼任“萃英讲席教授”,在兰州一个多月,抽空到东乡、广河、临夏、甘南等地考察。他采访过夏河县格萨尔讲唱艺人嘎臧智化先生,到莲花山考察“花儿”会,也重点考察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地湾文化等着名古文化遗址。他马不停蹄地跑了很多地方,算是一次“恶补”。2006年,叶老师两次到过甘肃,分别到陇南、河西考察。第一次,夏天与兰州大学武文教授、张进博士去陇南,途经通渭、天水、成县、西和等县,主要调查当地民间文学、民间文化传承情况。回来后,他透露一个信息:西和流传着有关伏羲女蜗创世的“史诗”,让我关注;第二次,是冬天,他参加一个由宁夏民间团体组织的西夏文化考察队,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经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寻访与之相关的博物馆和西夏文物遗迹。2007年底到2008年初,叶老师再次到西北考察,先后两次深入临夏、广河,考察齐家文化。第一次,我与哈九清兄、马正华副县长以及叶老师的博士生王倩、唐启翠女士陪同。大家坐在破旧的中巴上,讨论,说笑,唱歌,像吉普赛人一样。叶老师平易近人,啥都不讲究,他甚至称呼我“玉雷兄”。我认真提醒: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请您叫我名字吧。他不解释,也不分辨,依然如故。连续几天,他与大家一起,吃手抓,啃大饼,转博物馆,泡很多店铺。回兰州,叶老师到青海考察柳湾遗址,小憩几天,2008年元旦,我们再次去临夏,看很多店铺和私人收藏的陶器、玉器,乘坐大巴带夜返回。我困得一路打瞌睡,叶老师却像小孩子,饶有兴味地把玩购买到的齐家玉件。
2008年底,叶老师汇集这几次考察成果的着作《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从此,叶老师与甘肃乃至西北的缘分越来越深,他总是创造机会跑向田野,每次都有发现和重大收获。(3:《河西走廊书影》)近年来,围绕玉文化研究,叶老师还考察过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石茆文化等遗址,经常出入相关地区的古玩城、博物馆及收藏家宅所。
2012年7月,我到《丝绸之路》杂志社任职之初,就向叶老师约稿,得赐《黄河水道与玉器时代的齐家古国》,编发。叶老师通过对文献资料研究和田野考察,高屋建瓴,致力于中华文明探源,对华夏文明发生发展中的密码进行探索与解读。这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他认为,华夏文明的“DNA”就存在于影响至今却又被人们长久忽视的玉文化中。先民对玉的崇拜发轫于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尽管没有文字记载,但古玉中蕴藏的丰富信息通过造型、体积、品质等特征进行跨越时空的叙事,从古到今,绵延不绝。叶老师在2012年结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中得出结论:华夏神话之根的主线是玉石神话及由此而形成的玉教信仰,并大致勾勒出玉教神话信仰传播的路线图。北玉南传和东玉西传。北玉南传历时4000年之久,在华夏文明史揭开序幕以前,就将玉石神话信仰变成东亚统一政权的意识形态观念基础,为中原王权建构奠定了文化认同的基石。东玉西传大约从距今6000年前开始,到距今4000年结束,以4300年前的湖北石家河文化和4500年前的晋南陶寺遗址为突出代表,并通过中原王权的辐射性影响力,传到西部和西北地区,抵达河西走廊一带,以距今4000年的齐家文化玉礼器体系为辉煌期,大体完成玉文化传遍全国的过程,给华夏文明的诞生事先预备好物质和精神互动的核心价值观,并让玉石神话观从古至今弥漫在汉语汉字的各种表达方式之中,成为华夏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遗产。
齐家文化得名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文化遗址。这个遗址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被安特生发现,90多年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截止上世纪末,甘肃、青海两省发现的遗址累计达1000多处,一些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断,在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之后,出现了一个延续大约600年的西北史前文化,包括今天河西走廊及其东部大片地区,其存在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140年到公元前1529年。齐家文化的延续时间超过了秦、汉、三国、西晋的历史总和,也超过了隋、唐、五代和北宋的历史之和,大体相当于元、明、清三代时间之和。如此繁盛、持久的史前文化,必然与中原文化产生密切联系。而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从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现在,广为人知的是穿过甘肃大部分地区的丝绸古道,对以前的交通状况了无所知,或者很少思考这个问题。随着黄河上游、中游齐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一条齐家文化时代向中原输送美玉原料的玉石之路逐渐显现出大概轮廓。叶老师推测,当年的运玉之路,主要分为水道和陆路。水道以黄河及洮河、渭河、葫芦河等支流为主,陆路则几乎贯穿了整个甘肃省。
2013年3月,叶先生来兰州。18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安排叶老师为师生作题为《河西走廊与华夏文明》的报告。主要谈早于丝绸之路的玉石之路。很荣幸,这次报告会由我主持。我不由自主想起他多年来忙忙碌碌奔波于田野、书斋、学校、学术会议之间的劳顿情形,感慨万千。次日,我们途经定西,如愿以偿看了博物馆,然后前往静宁,看“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