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继炼兄精瘦干练,像野山羊,**充沛。考察开始前,他就打算驱车到景泰,给我们当向导,因为曾计划从内蒙古营盘水(腾格里额里斯镇)沿古盐道进入察汗池盐池(嘉尔格勒赛汉镇),然后穿越荒漠,直接去巴彦浩特。那样可以节省时间,但就不考察灵州和灵州道了。最后还是按照原设计路线进行。
继炼兄为人热情爽直,与他交往,最简单,最直接。清晨7点刚过,我还在整理资料,他就来电话详细告知行动路线,约定在三关口见面。昨夜阿拉善大雪,他嘱我们一定要谨慎。
从银川西夏区出发,我们按照张主席的“导航图”,准确无误,走一段109国道后就转进102省道,虽然是直观可感的坡道,但车少,一路疾驰,向着三关口开去。
银巴高速在西边远处。从考察角度说,我更喜欢古朴的、没有栏杆的道路,随时可以停车观察、感受,或放慢速度拍照,都不会影响正常交通。加之早晨明媚的阳光照亮古老荒滩,尽管寒意无处不在,但内心还是非常欣慰,稀释了昨天傍晚“沙场秋点兵”、“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的苍凉悲壮感。
以102省道为界,南边有烽火台彼此呼应,向贺兰山口延伸。我打算到跟前拍照,被钢丝围栏阻挡,无法靠近。远远拍照。又采摘三颗顽韧挂在带刺枝头的野酸枣,作为贺兰山地宝资料。向被张望,贺兰山如同雪青色骏马,威风凌凌,蓝天荒原之间驰骋。相比之下,座落在其东麓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则像沧海一粟,银河星辰,在旷日持久的古原中显得格外孤单。1038年,一代枭雄、党项羌族首领李元昊踌躇满志在兴庆府(银川)称帝建国,1227年被蒙古干戈击碎,存在189年,10代皇帝。历代皇帝寝陵及王侯勋戚陪葬墓吸收秦汉以来,尤其是唐宋皇陵之所长,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布局严整,器宇轩昂。经过千年铁骑践踏和时光淘汰,衰微不堪,像明代安塞王朱秩炅诗《古冢谣》所咏叹:
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
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安塞王时代尚可见“古冢稠”,尚可“逢古老”,从明代到如今,又过去了几百年,那些曾经辉煌的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建筑再也无力诉说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风驰电掣般的煊赫历史。
西夏王朝“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鼎盛时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南部,正是绿洲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辐射区域。
102省道与银巴高速在赤木关(三关口)汇合。2012年9月我们穿越时走高速,呼啸而过,没感觉。现在,从很远地方就可以看到两山张开两翼形成的峡谷轮廓,越近越清晰,肃杀之气也越来越浓烈。经过一座搭建在山脚河沟上的桥梁,驰过一片荒草滩,银装素裹、凌然威严的贺兰山山脉如劲挺臂膀,拱卫出一道狭谷。三关口冷峻地横亘在前方。谷口以南,贺兰山脚与深沟之间,有一道土墙顺延而去。那是长城残体。一个王朝的雄强姿影如此鲜明地铆在贺兰山畔。
明初国势强盛,为抵御蒙古诸部侵扰,开始长达一百多年修筑长城(当时称为边墙)的艰苦历程,因事关西北边陲国防,《明史》中有详细记载。1372年,出兵15万进击漠北,西路打通河西走廊,设甘州、庄浪诸卫。1387年,大将军冯胜、兰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1410~1424年,明成祖朱棣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接受册封。明王朝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明前期,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自长安岭(宣化境内)迤西,至洗马林(山西天镇)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重点修缮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土木之变”后,瓦剌、鞑靼屡次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做为当务之急。1432-1443年,宁夏镇总兵官史钊在贺兰山修筑赤木关和烽燧敌台。1471年,朝廷命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因袭隋朝崔仲方所筑灵、绥长城西段旧基,“由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千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夹道,东抵偏头,西终宁固”。1474年,徐廷璋、范瑾督造“自黄沙咀起、至花马池止,长三百八十七里”的宁夏河东长城。黄沙咀位于横城堡(灵武横城子村)西北,花马池即宁夏盐池县城。这条长城沿用隋代灵、绥长城一部分旧基,东与延绥镇相接。1476年,宁夏巡抚督御史贾俊主持构筑贺兰山双山南口(青铜峡西北岔口)至广武营(青铜峡广武乡)、永安墩(中卫县西南)至西沙咀(中卫县柔远堡村)的宁夏西南边墙。又在宁夏陶乐县东岸修建北起镇远关(宁夏石嘴山东北)所对黄河东岸,南接横城堡“河东墙”的河东“十八墩边墙”。嘉靖年间,宁夏镇边墙连缀成一体,东南起自花马池与延绥镇长城相接处,西北经兴武营、横城堡沿黄河东岸北行至石嘴山,越黄河,经镇远关绕弧型,再依贺兰山东坡南下直至枣园堡转向西行,在中卫止于黄河北岸。1501年,明王朝成立固原镇,设总兵官,兴筑长城,“总制筑内边一条,自饶阳界起,西至徐斌水三百余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虏花儿岔止,长六百余里,亦各修筑……屹然为关中重险。”1522~1566年,杨一清、刘天和等相继主持修缮改造自定边营(治今陕北定边县)向南经石涝池、新兴诸堡至龙州城与旧墙相接、依托白子山,防止入犯环(县)、庆(阳)的南道长城。同时,固原镇将靖虏卫(今靖远)西南沿黄河东南岸修筑的墩台加筑,穿过兰州市,顺洮河东岸向南延伸到岷县境内,称“黄河一条边墙”和“洮州十关”。 1531年,宁夏佥事齐之耗“万金”修筑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派吕仲良率一千人修复赤木口关。
巍巍关城不再,只有谷风嗖嗖。进入山口,因气候变凉,积雪未化,汽车在河床边的柏油路上缓慢行驶,我正好从容观察两边山形地貌。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关口处陡然平缓,地势开阔,成为天造地设的关口、天堑通途,为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重要通道,也是北出塞外的雄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从西周时期经营泾阳,历经秦、汉及北朝时期各少数民族,尤其是宇文泰等,更是注重。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也把西夏重要屯兵之地三关口(当时称克夷门)作为突破口。明朝,蒙古鞑靼和瓦剌等部经常从阿拉善台地进入贺兰山赤木口。杨守礼、总兵官任杰奏请朝廷修筑贺兰山诸重要关口,在三关口从东向西设关三道:头道关为主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连接,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后向南蜿蜒;过头道关顺公路向西约2.5公里即为二道关,现残存关口南侧山头上一座夯土墩台;过二道关,向西行进,山谷渐趋狭窄,约2.5公里,两山相夹一道,沟水中分,山峰巍峨,谷底险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此即第三道关。我们小心翼翼走完二道关,即将出第三道关,接到张继炼兄电话,说见车了,让我们掉头到三关口汇合。
我们多了一次穿越三关、换个角度巡视嵯峨雄山的机会。
三关口还有个名字——赤木口,明代《赤木口关记》记载:
贺兰山四百余里,蹊径可驰入者五十余处,而赤木口尤易入。昔人筑关削崖以绝其道,立墩台,布戍卒守之。
可见赤木之名最早出现在明代。会不会是蒙古语译名?我打电话请教土尔扈特后裔、新疆社科院学者才吾加甫老兄,他自言自语,嘀咕几句,说好像不是蒙古语。我看地图上阿拉善左旗有个地方叫“布日嘎斯太”,问何意。他脱口而出:是“柳树”,新疆、内蒙古有很多地方都以此命名!我笑说,看来赤木八成是地地道道的汉语名了。
坡陡路滑,大约5公里的返程更慢,感觉在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直到看见张继炼老兄身着蓝色风衣伫立在风中向我们招手才回到现实。我们也泊车于路东当年三关口内“缓口可容百马”之处。老友相见,兴奋不已。雪风无形,却硬如钢铁,尖,利,瘦,清,冷,韧,俨然古关骁勇劲旅,严厉抵制我们冒犯。如此严寒环境,容不得大家说套话、废话,即可进入考察。以前,南北两边飞舞而来的长城将头道关口切断,向北沿山脊延伸的墙体以石块垒砌,每段拐弯处都有墩台,墙、墩台已残损,仅留部分基址;向东南延伸的长城较为完整,墙顶两侧筑有女墙。修银巴公路时,在“v”形谷底开出一道豁口,成为内蒙古与宁夏的交界地,长城内侧,是宁夏2001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长城保护碑,外侧是内蒙古2011年立的蒙汉双语全国重点文物命长城保护碑。两座碑相距不远,但因冰雪覆地,行走困难,似乎当年对峙双方铁骑虎视眈眈、枕戈以待的险情依然存在。
大伙出关、入关,过足瘾后,穿过一片短而窄得滩地,沿陡峭石山向着顶端长城攀登。山陡路滑,有些地方不得不俯身抓住矮生植物枯萎根茎借力。遇到平缓山坡,便不失时机地回首观望。褶皱雄山、悬臂长城、烽火台、峡谷、银巴高速、银巴公路互为衬托,彼此支援,仿佛关西大汉壮怀激烈,执铁板,抚琵琶,高唱大江东去。自古以来,多少操不同语言、着不同服饰的族群来来往往,胶着厮杀,争夺不休。如今,铁甲战马代之以鱼贯而入、呼啸而过的现代车辆。时代更迭之迅速,恍如烟梦,又似白驹过隙。
越往高处,风越猛,萧萧冽冽,如战马嘶鸣。我用手机拍照,动辄被冻死机。刘樱、瞿萍将脸部包裹得严严实实,只在眼部留出一道缝隙。杨文远感冒竟然被意外冻好。我们躬身前行,气喘如牛,每个人的清寒影子在雪山间来回拖曳。终于到达山脊,与长城残体靠齐。俯瞰峡谷,咽喉要道之轮廓形态一览无余。放眼四望,目之所及,尽皆巨浪雪涛。东边广袤坡地以东的宁夏平原莽莽苍苍、漠漠迷蒙,近处巍峨雄山则大开大合,与它们承载的长城残体一样保持清醒、警觉。残墙内外都有当年对峙双方士兵走过的路迹:外侧,入侵者要寻找突破口,内侧,防守士兵随时修补。双方士兵巡防时会不会相遇?隔墙辱骂?互送礼物?比酒量?比举重?比歌喉?比赛谁认识的麻黄、山桃花之类植物品种多?不得而知。所有喧嚣都归于清凌凌的雪山,归于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