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出发前,先参观景泰博物馆。较为古朴的是岩画,多为单幅,姜窝子沟岩画则是记录群体狩猎老虎时的激烈场面,气氛紧张,极富表现力。
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有饰件、墨玉器、玉璧等,战汉文物如青铜羊马饰件、铃铛、刀具、兵器及大小不一的驼铃。也有前秦时期的木马和俑人,与高台所出同期同类文物风格相似。不过,景泰的木马栩栩如生,更传神,更生动。汉代陶仓与现代储粮建筑几乎没有太大区别。西夏彩绘木版画基本完好,“五侍男”发型为党项族特征,服装却有明显唐风。
景泰文物数量不算多,但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这块地域的文化特征。
接着,我们出县城,先从201国道一路向北,然后折向西,前往白墩子烽火台。
沈渭显有眼疾,带病工作,驾车如野马,过荒滩水渠,如履平地。他一边熟练驾车,一边热情洋溢地介绍草木地理。他多次说到一个名词:“北大路”。 这条交通干线是西夏王朝从兴庆府(银川)通往兰州、西宁的,《景泰文史》也有记载,其大致走向为:出银川,经中卫,到景泰,过皋兰,抵兰州。在景泰境内的一段,从甘塘子到营盘水,经大格达,翻天涝坝梁,经白墩子到三眼井,穿魔鬼峡,入寺滩三道场东南面与古丝路交叉。
白墩子烽火台坐落在盐碱滩里的一处高地上,寒风猛烈,如撕如刺。在这种大风的侵蚀中,曾经威武高大的烽火台被雕刻成卧地喘息的骆驼形状。沈渭显认为白墩子烽火台为汉代遗址,可能主要用于指引盐道往来的商队。兰州商学院教授高启安博士认为白墩子烽火台就是唐代史料中记载的“白鹿烽”,建于汉代,与红墩子一起护卫汉唐丝绸之路。但愿有更多材料能证明白墩子盐池在汉代或更早的时代就已经开采。西夏军队西进,选择取道景泰,不仅要抢占交通枢纽,也要夺取白墩子盐场。
登上烽火台北望,是一带辽阔的、枯黄草色与洁白冰面夹杂相间的湿地,它们是白墩子盐池的组成部分。无边无际,望不到边。烽火台东边是北大路穿行区。因时代久远,不见路迹,唯有密集的骆驼蓬、红宣帽、“烟葫芦”等矮小植物覆盖着盐碱地面。骆驼蓬是骆驼喜爱的食物,可以烧制生物碱,曾为甘肃民间广泛使用。它是兰州牛肉面的最佳用碱;“烟葫芦”既不能做饲料,也不能当燃料。即便费力点燃了也只冒烟,熏等人只淌眼泪,不着旺火。小时候,我们在野外经常玩火,印象深刻。
烽火台东南边,是废弃村落房屋遗址,沙丘突出,残墙兀立。树木却依然守望,忠诚如士兵。该聚落的形成是因为古商道和盐湖,后来商业衰落,盐碱地又不能承载这么多居民,上世纪八十年代,绝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迁到灌区,不可能再回来了。
村庄空了,鹊巢也空了。极少数不愿搬走的人家院里,炊烟袅袅。几颗鹊巢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孤独无奈。一位妇女似乎从先秦时代走出,打量一眼,又默默进入宁静院落。
村东有条河,养育过古今多少人,依然流淌。河面结冰,汽车从深沉沟坎中颠簸穿过。
沈渭显驱车东行一阵,折向北,进入两边全是枯黄骆驼蓬的便道,往白墩子盐池而去。地势缓缓降低,感觉到在进入古老湖盆。前面开始出现白练般飘扬的白色湿地,像梦境,邮箱蜃气,越近越清晰。这是一滩夹杂在荒原中的沼泽地。薄雪覆盖冰面,冰面不时覆盖路面。骆驼蓬、干芦苇等荒原草鱼洁白冰雪互相映衬,层次分明。细小的衰草也从冰面中顽强露出纤弱躯干,阳光将斑驳影子投影到雪地上,让人怜惜。寒风、月光、寂寥注入了它们怎样的魂魄啊。
国民党政府时期修建的了望楼是白墩子守盐池标志性建筑。两边的砖房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遗物。炮楼危耸,不可登高远眺。大家跋涉过荒草滩,进入盐碱池湖床。往昔的泥浆、波浪、涟漪、杂草都被凝固在蓄势待发的状态。天暖时,淡水消融,流到冰面上,气温下降后又凝结成冰。大部分冰面被白雪覆盖,有的地方则露出一圈一圈的冰线,仿佛树之年轮。大小不等的枯草垛、枯草层随意点缀,野鸭和黄羊踪迹也留在雪地上,消解了严冬的呆板。寒风凛冽,无声无色无形,但冰冷气息钻入脊骨,时时提醒它们的存在。裸手拍照,最多连续三张,热量迅速消散,手指变得麻木生疼。为加深记忆,风中还添加密实、劲道明显可感的盐碱味。
刘樱、瞿萍两位年轻女士首次于寒冬在沙漠旷野工作,经受着考验。
白墩子盐池紧靠腾格里沙漠南缘。骋目北望,只有苍茫云气。这里是西来丝绸之路的岔路口:一路经媪围城往长安,一路经由营盘水到中卫、漠北。离开盐池,我们沿丝绸之路北大路向东。这条正在修建中的路基本上古道重合,也是西气东输线经过地带。沈渭显要带我们去看盘路口汉蒙分界碑,由于路况改变,走错几次,才找到。这块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在今景泰县上沙沃镇梁家槽村东北甘蒙交界处一块微的梁峁上。碑身正面正楷阴刻汉文,背面为蒙古文。文字漫漶不清,隐约可读大意。与古道上的很多城墙、烽火台一样,上面留有数道瀑布般倾泻的鸟粪,令人唏嘘。从碑旁北望,就是内蒙古地域,向南望,近处有丝绸古道北大路,向南望远处天际边山峰,可见两处烽火台,左手为红湾子,右手为八袋水。
若从汉蒙分界碑沿古道向东行进,不远可到天涝坝梁驿站,是西夏通往西域的必经驿站。我们从大约2公里外的山屲上远眺一阵,看看一带路迹,然后驰往宁、甘、蒙三省交界处的“胜胜饭店”, 从房间里就可以看到南边的红湾子烽火台。沈渭显说,从营盘水过甘井、冬青沟,就是通往五佛、长约25公里的盐路。
“胜胜饭店”主人是一对夫妻,夫张守胜,妻李维萍,景泰芦阳乡条山村人。他们在这个现代驿站已经经营17年,专门为新疆、河北、天津、山东、内蒙古等地长途运输的司机提供饮食、休整服务。张守胜幽默,爽朗,洒脱,穿着打扮、表情、语言都像生活在虚构的故事中,很多司机到此休息,除了常规需要,还要与张守胜说笑一阵。李维萍热情娴淑,夫唱妇随,做配角恰到好处。我建议把改店名为营盘水驿站、胜胜驿或胜胜神驿。张守胜微笑着不置可否。他们夫妇准备饭食。我到厨房参观时,一只板凳母狗与小狗娃玩耍,被惊扰,大为不快,呲牙咧嘴,冲我们叫个不停。
古代丝绸之路在此有名为营盘水的驿站。景泰博物馆中陈列的新石器时期彩陶也有出自营盘水的,可见人类很早就在这里经营生活了。现在,因为地处三省交界处,便有了三个营盘水。我们在甘肃营盘水用完餐,接着去内蒙古营盘水(属于温都尔勒图镇的一个小村)探访盐道,然后前往宁夏营盘水。
我们出发时,两位货车司机也吃饱喝足,走向停在路边的大卡车。
沈渭显此前帮助我们联系过老骆驼客白志云,很快就找到老人家。宁静窄小院落,简朴土坯房,陈旧古老的油漆柜,显示着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稍事问候,就开展工作。没有合适的凳子,瞿萍打开电脑站着记录。白志云老人坐在土炕边,面带微笑回答我的各种提问。他的老伴显然在病中,但表情异常淡定,默默倾听。
白志云属羊,85岁,父亲是古浪土门人,终身从事拉骆驼职业,母亲是中卫人,在家务农。白志云最初在红湾子以拉煤、放羊谋生,20岁开始拉骆驼,为景泰五佛张家打工。那时营盘水只有8户人家,大多以给地主打工为生,只有老驼客以拉骆驼为生。
从察汗池盐湖驮盐,所经路线索为:刺窝井—双黑山—骚羊湖——察汗池,全程约200多公里。驮一次盐需要半个月时间。白志云最远运盐到过会宁河畔、宝鸡、汉中等地。察汗盐池的盐不向北边运输,通常,汉人骆驼客运到条山后中转,蒙古骆驼客运到宁夏中卫迎水桥莫家楼中转。据说,察汗盐池盐湖现在还在使用,用机械挖掘。
夏季天热,骆驼休整、给养,秋天开始驼盐,严寒冬季, 驼客就穿上东家提供的老羊皮袄御寒。骆驼前进速度缓慢,通常每天走一站路,途中没有固定驿站,到达专门供骆驼饮水的井边,骆驼客们就按照分工,轮流放骆驼、饮水、做饭等,各司其职。有帐篷住帐篷,没有帐篷铺毡到沙滩里,露宿。天冷了,就抱着骆驼脖子取暖过夜。骆驼客白天休息、补给,晚上行路,睡半夜,三星出来,大约12点,就出发。遇到刮风、下雪天气,放开骆驼,让自己走。“老驼识途”。
每年,蒙人、汉人大致有一万多峰骆驼在盐道上往来。每个驼队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负责人。汉人骆驼客给骆驼添加饲料,每峰能驮320斤盐,蒙古骆驼客则不带饲料,每峰骆驼只能驮200斤。汉人骆驼客路上吃干粮,或用铜锅做揪面片、馓饭等,调羊肉臊子,配咸菜。蒙古骆驼客伙食好,顿顿有羊肉。蒙汉驼队之间基本不交流,饮骆驼的水源都泾渭分明。
骆驼客主要收入是每次驮盐的运费。驼队一般由4练或6练骆驼组成,每练子有7只骆驼(最多8只),每峰骆驼运费4块银元,出行一次能挣到24块大洋,交给东家后,驼客每月从东家那里领3个大洋。由于驼盐成本低,途中不会碰到土匪抢劫。
白志云28岁结婚,属包办婚姻,聘礼大概30块大洋,两匹老布,再加几件衣服。婚后他就不再拉骆驼,以种地、挖煤为生。
白志云老人虽然已经85岁,但思维清晰,记忆力好。回忆起曾经餐风露宿的驮运生涯,他反复说的一个词是:“受罪的很。”而布满脸颊和额头的道道皱纹似乎不管艰辛,不管风霜,如同一条条石山在荒原上萧然逶迤。
在院子里合影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几天前联系过的一位张姓骆驼客因事去了五佛。原定采访时间空出一些。去中卫时间尚早,沈渭显决定回头再去看看八袋子水烽火台。我们当然巴不得。于是,我们掉头向西,又穿越了一次三个省的三个营盘水,过“胜胜驿站”,穿过公路涵洞,向南走入坑洼不平的山道。汽车颠簸,跑不起来,抓拍也难。实际上,这是一条以烽火台为支点的盐道。随着山势变化,烽火台的姿影也在不断变化。穿过几道山,汽车驰上一道高巍的大山,就到了明朝八袋子水烽火台下。放眼四周,都是长满骆驼蓬等杂草的荒原、乱山,视野极宽。从此向南,可通五佛、条山。新修的高速公路从烽火台东侧山间延展而过,一辆辆满载货物大大卡车疾驰,巨大轰鸣与巨大宁静在枯黄的荒山间摩擦产生别样效果,意味深长。
八袋子水烽火台西边山包上,有一座坍塌得看不出形状的庞大烽火台遗址,它已经与小山融为一体了。我们推测其建立的时代大约在汉朝。
边塞的风、荒原的风、凌冽的风,虎虎生威。
短暂拜会之后,我们回到201省道。景泰考察结束了。我们与沈渭显告别,“各奔东西”,他回景泰,我们前往宁夏中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