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寻根:了解前世 把握今生(1 / 1)

男人范儿 高松元 1069 字 3天前

每个男人似乎都有一种寻根的癖好,我的祖辈究竟是怎样的?他们有没有当过官,历史上是不是风云人物?但是不幸的是,有这种想法的男人,基本上都是平民百姓的多。否则,只要有点跟名人靠上谱的,家里从小就会跟你灌输名人激励思想。你要向你祖爷爷岳某某学习,向你的祖祖祖爷爷孔某某学习,当年他是怎样怎样的?让我们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自诩名人之后。虽然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文中详细讲述),但是寻根其实不是目的,但确实有很多乐趣,而且会让你交往不少朋友。

寻根,就是找自己的老祖宗是谁。当然,这些老祖宗,一定要朝名人上靠。最好是文化名人,比如说孔子、孟子啦。当然,也可以朝奸人上靠,但他要足够有名,比如秦桧,比如高俅。最好嘛,就是要有家谱。全国各地近年来都有修家谱热,基本上什么姓迁移路线,现在研究得比较成功,可以说,先找到大方向,比如说,你的姓所在地有没有集中居住区,然后从这上面下手,多询问当地同姓的老辈,说不定这个老者就是你几十年不认识的堂兄弟呢。

每个人都有名人之后的情结,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尽管是现代人,但是很可能短短几十年后,没有任何人再记起我们。所以,我们有时渴望名人的永恒光辉。所以电影里的恶人们经常说的一句发狠的话就是“老子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现代社会则出现了像芙蓉姐姐这样的神经质大嫂。

我这里的“寻根”不是真的去找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尽管每个人都想知道,问你的祖宗都是炎黄二帝,但是希望更近了解,但是没有时光机器,过去就如未来一样,永远都不可能清晰了解。但这里面有乐趣,只是跟收藏一样,千万别走火入魔。

我在文章开头说“寻根”的“问题”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我遇到一件事,讲给大家听听玩玩。我认识一个酸书生,他总是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说自己是××名人的后代,那个名人已经死了两千多年了。我说:你怎么证明你是他的后代?他说他祖上有家谱,不过文革时被烧了。我狂笑数声,真想放个响屁把他打死!两千多年,要发生多少事情啊。即使有家谱,你祖先又不是皇帝,你能保证你家谱的纯洁性吗?万一中途有个女祖先出去鬼混怎么办?那时侯既不好DNA鉴定,又不能像皇帝一样把“播种”时间明确记录下来。你想象你是××名人的后代我没意见,但我十分担心事实上你是我祖先的后代!

自从我懂事以后,我就对我的老祖宗是谁也很好奇,老是问爷爷我们家祖上有没有当官的。爷爷总是一捋胡须,悠悠地说,“虽然我是城市里的职员,但是我们的祖先好像没有当官的,好像很多先祖还是弹棉花的。”爷爷说,我们高家本来世居苏州阊门,唐末黄巢起义时,起义军开到苏州,杀人无数,先祖就带着高家人逃到扬州邵伯,从此定居在这里。

看来,我们高家想出个什么人物是不现实了,于是我从母姓谢家开始考证,没想到后来还真给我考证出来了。我的家乡邵伯是个千年古镇,是东晋大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当年治水的地方。后人感恩于斯,把他比做西周时期的贤良辅政的召公,召即邵,公通伯,邵伯的名字由此得来。我小时侯听过一个传说,说谢安到邵伯来时,在我们那边共娶了5房太太,分布在5个村落。而我外公家世居谢家村,村里几乎没有杂姓。我当时就很好奇,我不会是名人的后代吧?!

到报社工作,我曾经写过一篇谢家考证的文章,更加豁然开朗。据考证,现在扬州天宁寺(现在已在此旧址上建成中国佛教博物馆)其实就是谢安在扬州的别墅,而国庆路和文昌路交汇的那棵古银杏树本来就是谢安别墅旁边谢家祠堂里面的,不过到雍正朝已死,现存的是雍正朝补植的。

我记得当年外公也说过,我们的祖上是了不得的,当年谢家村的也是有祠堂的,不过1000多年下来记忆流失已太多。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搞收藏的朋友,说他家也住在邵伯,奶奶也姓谢,而且他为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说邵伯的谢家祠堂是很大的,很多后裔都在那公祭的,1946年是最后一次,来了很多家乡人,场面空前。所以,这时基本可以确认我的确是谢安很多万的后裔之一,这样的发现,对于我来说,确实让人兴奋,不是为了所谓的名人情结,而是感觉找到根了。

于是,我每次经过宁寺总有一种自豪感——这地方,以前是我祖上的别墅哦。当然,我说这些纯属意**,我在乎的是文化形式上的传承,只是一种寻根情结。因为后人这个事,我基本是不太感兴趣的,因为1000多年下来,这个种的纯度让人怀疑——就像前面说我那个酸文人的,万一,我的哪个老祖宗的老婆因为遇到一个挚爱的野汉,就像《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姜文一样,不小心偷了回情,而我的老祖宗他又不晓得,还以为是自己的种子,那下面简直都是“谬种流传”了。所以,我一旦碰到那些所谓以哪个名人多少代后人自居的人,我就觉得有点搞笑。

前段时间,在沈家山考古,因为挖到一高姓大族的祖坟,我写稿子时,查阅资料发现,高家从苏州迁过来的其实是一个大支,我还认识了一个专门研究的高姓后人,他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问了我祖上的很多事情,又激起了我的寻根欲望。

其实,不要小看这个“寻根”,它不在于学问的本身,而确实能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每个人都很难把握他的前世和今生,关键的还是把握现在,我们,如果遇到了,可能是一种默契:原来,你也在这里,我们的老祖宗还恰好是一个人。——那感觉是有点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