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私人收藏:人无癖无深情(1 / 1)

男人范儿 高松元 2280 字 3天前

有的人喜欢收藏邮票,有的人喜欢收藏鼻烟壶,有的人喜欢收藏春宫,有的人喜欢收藏瓷器,有的人喜欢收藏名人字画。还有的人收藏各种别别窍,比如古代女人的绣鞋,比如各类商标。我有个朋友,甚至还收藏糖纸。不少有内涵的男人都玩收藏,而这类收藏玩的就是一个品味和乐趣。因为中华文明和世界闻名巍巍几千年,各种东西把它纵向的归类收藏特别有意思,这样的分类收藏是一幕幕记忆,在各种趣味中就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

说到收藏,首先要谈下集邮。方寸藏精华,集邮知天下。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男人,对邮票恐怕都有所“染指”。在经济部发达的年代,邮票可谓是千辛万苦淘出来的,亦或搜罗旧书信上处获得。邮票就是一本本小书,增强知识面,又能怡然性情。粗犷的男人,在阳光下,小心翼翼地拿着邮镊翻赏时,其实,亦是首动人的诗。

2000年以后,邮票越来越不值钱,邮品感觉越来越糙。我一度甚至不怀好意地,想把这些收藏多年的6本邮票及小型张、小本票、四方连全部抛售掉,趁还值那么一点钱。

回到家,把我的邮册从书架上拿出来,已经落了一层灰了,好长时间没碰它,像许久埋在深宫无帝临幸的妃子,失去了光泽。打开邮册,才发现原来这些都已不是邮票,而是一幕幕的记忆……而记忆是不能出卖的,记忆不同于肉体。

上世纪80年代,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集邮了。理由很简单,有次帮村里人送信,看到一张“武松打虎”的三国邮票,觉得原来邮票不仅仅是8分“长城”,还有好多精美图案的,就死皮赖脸地跟人家要。

收到的第一张文革票,是到外婆娘家马庄搞到的,那时我才读三年级,我游说了我同学半天他才最终答应的,可惜到他家时,他说这个必须经他90岁的爷爷同意,于是我就在他家等,看到压在玻璃下的邮票拿不到,心里很着急。等了好几个小时,外面下了很大的雪,他爷爷才回来,他不相信我等了这么长时间,被我的诚心打动,把那张邮票给我了。而我在回家的路上,为此还跌了好几个跟头。

有一次收到一张《毛主席去安源》,可惜我那个婆娘级同学不懂怎样在信封上取邮票,结果硬生生地撕坏了。拿给母亲看时,母亲说,这种邮票多呢。外公年轻时,在上海工作,几乎是一个星期寄一封家书,上面的邮票大都是《毛主席去安源》。后来,外公去世,母亲和外婆问我,外公的信要不要?我当时才7岁,根本不懂,结果他们就全烧了。母亲讲这话时,我却一点记忆都没有,现在想想那时真懊悔。

我在小学,基本把精力放在收藏上,古钱、像章、火花以及邮票,那时候的生活没有现在那么拮据,父亲从来不拖欠我的“工资”。所以很多不同年级的同学来找我卖东西,有时还没下课,就在走廊上排着队等,跟城里的老百姓早晨排队买烧饼油条一样。

渐渐地,也收到了一些好的邮票,从盖戳的到全套崭新的。可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邮票遭遇到一场浩劫。镇上的一个油田人,让我去看他的邮票,也让我把邮票带去。他有好多90年代初的新票,我没看过,觉得很漂亮,他就要跟我换,我换了一些,还有一些文革票我坚决不换,可是后来发现拿回我的邮册时,文革票几乎没有了,损失了大概有300多张,我直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他是怎么“顺”走的。为此,我好好地生了一场病,但再也没找到那个“慈眉善目”的油田人。而且,到了高中的时候,几乎把父亲给我的“工资”都花在买邮票上面了,最经典的记忆就是,傍晚拎着一个盆子,打2两咸菜,一面喝粥,一面翻邮票,把卖邮票的大爷感动的要死,“这孩子,家境如此贫寒,还如此热爱艺术。”一度,要引我为知己。

不过,就和这人生一样,收集邮票肯定有惊喜。我没想到,我家一个邻居有大量的邮票,而且全是清朝民国时期的邮票。后来才知道,据说他爷爷解放前在台湾开飞机,后来没回来,就寄回点邮票。邻居让我到他家看,说你要是喜欢就全给你吧。后来我查资料才发现,这里面的邮票很多居然是清朝慈禧60岁生日发行的纪念小龙票,有好几种。还有的在上面加盖了“中华民国”,是因为袁世凯当道时,打仗还来不及,老袁自然没闲功夫印邮票,就在原来生日龙票上加盖了“中华民国”,以楷体和宋体分别加之。而如果“中华民国”这四个字由于疏忽也有加倒的时候,这种票价格据说就要在十几万了,我找了半天,没有一个倒的。这也证明了我没有发财的命!

这一堆台湾过来的邮票我现在还收藏着,只送过最亲密的朋友几张,这里面居然还有1900时期的航空邮票和欠资邮票,真是长知识。还有张邮票是国外的,好象是1866年西方的一个会议,这张邮票是1906年的,大概是纪念这个会议40周年,年纪跟我爷爷的爸爸差不多,我找了很多资料,也请人鉴定,可1866年好像没有什么国际会议。

当然,男人集邮,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泡妞。当年,我带着那些喜欢的姑娘们,到我的小书房里,拿出这些好东西给她们看,她们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内涵,有品味。到了现在,再拿给一些姑娘看,她们觉得我收藏邮票前后有20年,更是觉得我是个细腻而专一的人,不得不说,集邮,能帮男人欺骗女人。

除了邮票,我小时候还收藏过各种东西,糖纸、铜钱,烟标,但是除了邮票坚持了下来,其他都没能善始善终。不过,工作后,由于一定的机缘,我开始收藏文化名人藏品以及春宫小玩意。

2000年后,我就基本不收邮票了。因为我觉得,邮票的设计已经没有以前美观和大气了,关键是我觉得收藏邮票,关键还是靠钱,你有钱了,你可以买你想得到的邮票,这些邮票是什么类型的,什么情况,乐趣都能了如指掌。就如看重播的足球赛,知道结果了,没有悬念,就没有味道了。

有一年,我去天宁寺古玩市场淘宝,在一喝的醉醺醺的老头那边看到成仿吾写给朋友的一封毛笔书信。忙问价钱,老头头一扬,说“200块!”,我说“能不能便宜点”?他说“你给个价,这是好东西!”。我想了下说“15元!”,他头一扬,一点都没犹豫,说“拿走”!我 的天,敢情他也不太清楚这封信的价值,说不定他也不认识成仿吾是什么人。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开始关注跟名人有关的东西,哪怕他们的便笺,有的保存下来,就很有价值,最关键的是研究的趣味。比如成仿吾的这封信,里面提到了几个人,我后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他们生前的种种交往,这封信也是一个见证,可谓是趣味无穷。

因为无意中收到成仿吾的毛笔信,我对收藏似乎又焕发了第二春。有时你不得不感叹,我们国家过去有太多好的东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能接触到一些名人,比如文化名人,余秋雨、贾平凹,都已经收集到他们的签名本;比如歌星,除了刘德华以外,其他好像基本都见过了,有些也采访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好玩。有时,跟他们要个签名作为收藏,收藏的是一种记忆,其他没有什么,收藏关键是找到乐趣。

一次去琼花观采访,不知道什么内容,什么人来。我去的早,在殿前看一中年老太舞剑。突然来了一个中年女子,颇有气质神韵,我感觉好像在哪看过,但也想不起。这时候,那个中年老太看了那个中年女子半天,突然把剑扔在了地上,非常激动地奔过来,说“您就是谢芳吗?”我当时才知道,那个有气质神韵的就是演《林道静》的上海人谢芳,是我母亲的偶像,当年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王菲。那个中年老太几乎是哽咽地告诉谢芳,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她,她是非常喜欢看她的电影。我想,这两个年纪都不算轻的中年人内心肯定都存有真挚的感动。和现在的明星和追星族的内心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后来我采访谢芳时告诉她,虽然你不是我的偶像,但你一直是我母亲和舅舅他们那一代人的偶像,我大舅舅的唯一的女儿我大舅就是取名谢芳。看的出来,她很高兴,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名利皆如云烟,但感动却能长存。同来的还有演《封神榜》的姜子牙,我采访过后赶紧跟他老人家合影。他更老了,但姜太公的仙骨仍在。想当年,我年幼的时候,天天看《封神榜》,装姜子牙,把班上的漂亮女生追的到处跑,嘴里大声呵斥她们,“妲己,我要替天行道,灭了你们!!!”——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我跟两个老人要了他们的签名留念,作为我的私人收藏。有时看看,觉得时间真快,回忆也挺美。

我收藏还有一大类就是春宫系列。记得有一次在花鸟市场淘到两个春宫瓷人,一男一女,男拿一烟斗置于胸前,女拿一花扇放肩上,图案清爽,画工精细,艺术性狂高。更绝的是,男的小JJ还雕刻得栩栩如生,跟个小牙签似的,我不知道怎么刻出来的?女的手拿的那个小花扇也很漂亮,上面还有兰花图,当然,女的还有好几个地方也好看,考虑到这里有未成年人,我就不太好说了。这两个春宫瓷人一看就知道是清朝人结婚出嫁时的压箱之物,因为当时没有影碟机,也没有A片,只有靠这些启蒙了。卖这些东东的是个湖南人,他跟我开价800元,我吸取成仿吾书信的教训,跟他大刀阔斧一阵猛砍,砍的他火星四溅,砍的我虚汗直冒,最后60元成交。回来的时候,我骑电驴十分小心,就担心把那个春宫瓷人的小JJ跌掉。

后来收藏春宫也一发不可收拾,包括性学家刘达临的书,现在集中起来看,真的是其味无穷。我的收藏完全是乐趣,收藏的最高宗旨归根于“自娱自乐”,我有个朋友,扬州知名藏家朱志勇,收藏官员系列,家里全是关于官员的官帽、官服,还有各个朝代的龙袍。但他从来不卖,玩的就是快乐,最大理想就是将来开个自己的小博物馆,让大家一起来欣赏。

当然,收藏界的朋友,我也认识不少,坦白讲,我不太喜欢收藏界的一些老家伙。我觉得他们不懂什么叫收藏。

我以前编辑收藏版的时候,认识一个老家伙,搞收藏的,也喜欢写点东西。这其实很正常,我也喜欢写东西。但有一种人,写东西不是陶冶情操,而是完全带有投机性质的赚取稿费。如果完全赚取稿费也无可厚非,更令人不爽的是,这些家伙在嘴边成天还装清高,说写稿子其实是“玩玩的”,自己真的“无所谓”。但稿费只要稍微迟点,他们就跟疯子一样。稿子的质量如果高点就罢,但是多是一稿多投,不知道哪个世纪就发过N遍的稿子,然后还罗里叭嗦地打电话告诉你这个稿子有多有多好。

这帮老家伙,成天的精力就是朝各家报社投不得用的稿子,一稿能被用好几次,稿费也拿好几笔,最后还装神,好象视金钱如粪土似的。更有意思的是,我遇到一个家伙,投稿的时候口口声声要帮我订报纸,到了真要他订时,他不情愿地说,可以订一份,不过要等稿费收到以后。我当时就告诉他,对不起,亲爱的老师,不要你订了,因为发票没有了。

抠门的收藏人最没有情趣。除了搞投资的,很大一部分人收藏就是完全自己把玩。这些人手里的东西,有时卖掉一件就可以吃一年,但经我相处,不少藏者的性格特别诡异,让人很不舒服。

我研究过他们的心理,其实,人都喜欢好的东西,有意思的东西,都希望独一无二,然后据为己有。但过分地把守,希望越多越好,就有点可怕了。我认识好多收藏的人,就这样,他们有很多好东西,但他们似乎永远满足不了。其实,收藏就是玩玩的,这里面的乐趣自己享受就可以了,别搞的篸西西的,跟搞特务工作似的。在古玩市场,我听人说,比如说,卖这类东西的,一般都是扬州的老大先来买,他不喜欢的,由老二买,老大老二拣剩下的,价格也很贵的,老三才有资格买。古玩市场也搞得这样等级西西的,实在是无趣极了。

年轻人要稍微看的开些。所以,我认为,男人玩收藏,是别有洞天的品味,但要懂得找乐趣,如果你仅仅是个保管员,那还不如趁早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