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把写作的事全部交给那些作家们,当然你没有天赋也不要把写作当成自己吃饭的工具。不过,作为兴趣,作为自己的感悟,写作是一个人的基本技能。还有项研究表明,写作能让你的心灵避免过早粗糙。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在如今这样一个缺乏温情的时代,写情书也需要基本的写作技能,聪明的女人,通过你的情书就能猜透,你这个人的基本素质和情趣情商是怎样的。
我们都不是专业作家,所以写作基本上是给自己看的。你可以把你的性情文字放在空间里、博客里,如果你是书生,也可以放在日记本里,记录下你的心情,你的经历,你的感悟。自己的东西,只须一个要求,那就是真实。
总之,写作就是自己的事。
我们只是真实地记录我们人生的感悟,和各种经历,因为笔头底下的东西,永远比脑袋牢靠。我们在还没有老去的年轻时光,保存一些过去的真实点点滴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负责。不过,我们男人,千万不能因为写作成为半撂子,有时候,宁愿做一个纯真的粗人,也不要做酸不拉西的假文人。
之所以有这个观点,就是因为工作关系,我结识了太多的不入流的文人,俗话说,“先为人后为文”,遗憾地是,很多不入流的文人只是把文字作为一种投机工具。实在是让人悲哀地要去批判。
我最近一个朋友,哭笑不得地讲述她的恋爱闹剧。她经人介绍认识一个伪文学青年。见了一面,就觉得这人不对劲,于是就没跟他多罗嗦。谁知这家伙老是缠着她,最后我朋友只好委婉地拒绝了,谁知此人恼羞成怒。朋友给我看了他发的几条短信,其中有两条是这样的。
其一,“你的问题问得好,问题是我不能想做二流三流作家,我是目标是一流甚至是顶尖的作家,而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付出非常的努力,我现在正在从事一部史诗性作品的创作,成书后约有四五百页厚,内容涉及极其广泛,现在需要各方面的灵感与支持,包括来自个人的灵感,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和意愿与我共勉啊。”
其二,“看来你的世界中真有许多自卑等等不健康的东西,它们主宰了你的心胸,你只愿意停留在一个聆听者的角色上了,我也乐此不疲,权当文学创作玩,反正也不是给你一个人看的,你还真把我要和你见面当一回事啊,如果你不优秀不漂亮,你知道我在那种场合将会有多难堪和不自在吗?因为我是如此优秀。”
这种人并不是艺术地夸张,而是真实地生活再现。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人。
前一段时间,我被被邀请到外地去参加一个小孩子的新书发布会,其实我以前也参加过一次,是个16岁的小姑娘,现在则是个10岁的小姑娘,年龄越来越小,书写的越来越厚。
进了这个学校,才知道校方对此次出书事件是如此重视,所有跟本地媒体有关的媒体都邀请过来了,场面宏大。甚至文化领导也来了,女孩子家乡的宣传部副部长也来了。校长也来了。
在报告厅,我们每人都领到一本女孩子的书。坐下来以后,就是各个领导的发言。文化领导的发言似乎有点主观,比如说他希望我们不要捧这个孩子,要把她当成一个平常的女孩子来看,但是还是决定破格把她吸收成为市作协会员。现在全国各地作协都在搞年龄竞赛,好像这个城市作协会员年龄越小,这个城市的文化就很牛逼似的,我十分担心将来会不会出现还没断奶就入作协的婴儿作家。
很多领导发言完毕,时间大概就过去1个小时。这些人发言有些特点,有的是一味地吹捧,有的则要告诫我们不能捧杀孩子。反正他们的话从反面听,从正面听都很有道理,换句话说,他们的话基本没有观点,或者什么观点都对。然后这位少年作家发言,话语里充满了官气,一口气感谢了16个人,领导和老师。
底下还有个环节就是记者提问,提问纸条都是校长安排得好好的。我得到的一个字条是“我想问某某学校的校长,作为名校,请问校长是怎样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的”?我对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排斥,明白自己虽然是来捧场的,但也不是主角,就把这个问题转给了另外一个记者朋友。
记者们就按部就班地问问题,我那个记者朋友拿起字条问校长,校长显然已经准备好了发言稿,非常激动地讲了半个小时,从学校创办讲到学校发展,从学校人文讲到学校特色,时间很长。后来,又有几个记者问了几个弱智的问题,比如说,“***,请问你创作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最好玩的是,有一个不懂事的记者可能拿错了条子,他把第一个记者朋友问校长的那个字条又问了一遍,“我想问某某学校的校长,作为名校,请问校长是怎样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的”,结果大家都很尴尬,好在副校长解围,把校长的话精缩然后重新回答了一遍。
那天,我遭遇了两场这样的新闻发布会,上午也是,题目准备好好的,所以记者也好,回答问题的人也好,都像是在演戏,颇为滑稽,但大家看起来却很一本正经。都打着文学写作的旗号。
这样的事情现在好像遇到越来越多了,之所以感到悲哀,是因为周围不止一个人都在做着让人受不了的事。好比说,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出书,而出书这个事,我以为,一个人出书,大致分两种情况。第一,他出名了,有这个才,出书能赚钱,为什么不出呢?!第二,他一生对文学有种爱好,老了,需要对自己有个交代,自己掏钱出书给亲人,给自己,甚至给世界,留点纪念。但是,现在很多却是,没有多大年纪,就由家长自费出书,出过书后还要拼命炒作(我对小女孩的才气也不否认,但是第二天所有的媒体、各大网站都在报道她本人,而不是作品本身,我觉得这实在是过了。比如某省报甚至用了《因为赌气,小女孩写出长篇小说》这样的标题,写了半版。我不晓得这个报纸想说明什么。)还有的呢,就是为了个虚名,我是作家了,跟一般人不同了……
我认识的一对年轻夫妻朋友,花了5万元出了自己的一本书,我觉得内心狂悲凉,因为他们的文笔我也看了,实在是一般偏下,写来写去就那么大园地,但却把文名看的相当重要。成天混迹于一些所谓的文学圈子里面,还把自己辛辛苦苦的工资扔给三流出版社,就为了博取那点虚名。我在报社主持文学副刊一年多,这类的事遇到实在是多,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或者说半个知识分子,把写作当成一种投机是很可怜的,但是身边这样的人确实太多了。到处都是门,到处都是派,结果写的一些狗屁文章,简直不能看。
一些鸟人根本就不能写文章,又要朝里面挤,真把人急死。我最近看《《闲情偶寄》,李渔有句话说的实在是好,他说能写文章的人啊,基本是“性中带来”——“凡作诗文书画,饮酒斗棋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具夙根,无一不本天授,强而后能者,毕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斋饭吃,不能成佛作祖也。”虽然有点唯心,但却是事实。
三流文人倒也罢了,起码有所追求,尽管这样的追求动机是如此不纯,但四流的文气确实丢脸,文学是很高尚的事业,有些人却把文学当成利用的工具。社会上推崇文学,并不是追求文字本身,而是爱做表面的一套。
太多三流的文人造就了太多四流的文气。一些人就守着那么块小田地,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但是处处打着文学大旗招摇撞骗。当然,还有些人,也拎不清自己,搞的唯我独尊似的。所以我们这座城市一有人出书,我就觉得很搞笑(除了个别作家),花了很多钱,出一本很弱智的书,追着抢着要我们记者去报道,报的小还说你不重视,这简直是在强奸文学啊。但是令人意外和吃惊的是,世道凄凉如此——强奸犯都做爹了。
四流的文气源于社会大环境的一些风气,在官场上,这点尤能体现。我曾经和一个部门出去视察,无中生有的屁事,但是排场却是5、6辆车,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干成,但是在人家那边做起报告来,却把人等的要死,因为每个人都能讲,而且讲的似乎特别有道理。反正只要有困难了,就抱怨上面,没有经费啊,社会矛盾多啊之类的,就是解决不了。现在有些公务员特别喜欢抱怨,工资不阳光了,他们呼吁阳光工资,阳光工资了,他们又嫌少。反正总之,他们的部门不好,他们吃的苦最多,拿的钱最少。但要是吃起饭来,喝起酒来,娱起乐来,搞起女人来,一个比一个神仙。
有次去视察,两拨人马从下午2点半开始发言,一直发言到5点半,到了吃饭时间,大家彼此说有事,但在半路上却都各怀鬼胎地同时给一个领导打电话,邀请他到彼此一方吃饭,结果领导为难,把两派人马召集到一起“共饭”。为此,我们这个车上的一个大妈级的女主任在车上嘴就没停过,大肆攻击另一伙,说另外一伙使坏,有什么资格邀请这位领导吃饭啊之类的!事情一件解决不了,会议倒是开了不少,写的全是重复的垃圾文件材料,汽油也烧了不少,饭局更是忙不过来。然后为吃饭,为拍马屁,成天扰民,还在那边耍阴功玩窝里斗,简直是了无生趣得接近绝望了。
众位看官,之所以就“写作”这个词发了这么多牢骚,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因为,即使像写作这样纯洁的事,现在都变得恶俗不堪。我们应该更要用心去保护它,写作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