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然是朋友,你热我也热。有钱买一把,一天扇到黑,无钱看人扇,热得一身汗。
选自彭翔华《大城小巷》第28页。
六月,农历六月,此处泛指夏天。武汉夏天的热是有名的,也是有历史的,早在宋代,陆游在其《入蜀记》中就记载了他路过武昌时难耐暑热的情景,名不虚传的“火炉”热浪滚滚,足以令外地人特别是北方人望而生畏。日本人内田佐和吉写过一本名叫《武汉巷史》的书,里面较为详细地介绍1885年至1944年日本租界时期武汉历史文化、生活娱乐等,其中第二章“武汉的气候”有如是骇人的描写:“汉口的夏天很热,落在屋顶上的一只麻雀被瓦片烫死后,掉在地上,猫吃了这只麻雀后,舌头被烫伤了”。
武汉坊间也流传着类似的笑话,说有个武汉人死后在阎王殿被罚下油锅,谁知他却在油锅里面一边玩耍一边嬉闹,好不自在,阎王爷大惊,后来一打听,这才晓得武汉的夏天比油锅热多了,久经“烤验”的武汉人是不怕下油锅的。人们笑道:武汉人死后在阎王老子那里什么刑罚都可能承受,就是不会再下油锅了。
外来的大学生也被武汉的热度吓懵了,有个女生说去寝室楼顶晒个被子居然晒糊了,有个男生说到外面跑步结果弄个“三级烧伤”,还有甚者:我一出门就被烤糊了。这里面有的是事实,比如被子烧焦,相关专家称很有可能,因为化纤材料遇高温时极易燃烧,有些只是夸张的玩笑话。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直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这是一首“夏至数九歌”,选自《蔡甸民间歌谣集成》第84页,许礼森搜集。“冬至数九歌”在我国流传甚广,“夏至数九歌”则比较少见,明代张岱《夜航船》录有《夏至数九歌》,词句有所不同。
冠,帽子,脱冠,去掉帽子,武汉有“伏天无君子”之说,即便再讲究的人,热起来了,不可能还是衣冠楚楚。脱冠是小动作,不值一提,很多男人早早就打起赤膊来。
热度高不说,时间还长。即便熬到了立秋,还有“秋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在那里候着。立秋(8月8日前后)过后,武汉还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高温,俗呼“二十四个秋老虎”。这时日射强烈,暑热难当,如猛虎下山,让人继续饱受煎熬。
“大暑小暑,如蒸如煮”,盛夏的武汉人,就象热锅上的蚂蚁,走到哪里,锅里都“炕”人。太阳炙烤大地,连柏油马路都发热发烫,似乎随时都会燃烧起来。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看得见的热气腾腾,难寻一块清凉。密不透风的小巷,持续不断的高温,拧得出水的润湿,经常让人闷得喘不过气来;汗水不停地流着,渗出的黏液、盐渍紧粘着皮肤,“醡”得人十分难受。偶尔吹来一阵凉风,人们马上叹道:真比喝汤还要舒服!
那时没有空调、电扇,解凉完全靠扇子。扇子最早叫翣(shà),后来叫箑(武汉话读如sà),叫它扇子是因为它像门扇一样,来回开闭,扇动空气借以降温。用于消暑的扇子种类很多,年纪大的人和小伢们用的是“鹅毛扇”,这种扇子很柔和,不伤人;姑娘伢们喜欢用“团扇”,撒点香水,香风袭人;男青年喜欢用“撒扇”(折扇),时开时合,逍遥自在;坊间最常见的是那种大蒲扇,风大劲足,价廉物美。
人们喜欢扇子,少不了来点装饰。一些小学生总喜欢在大蒲扇上用毛笔写字,然后经烟子熏一熏,再擦去墨迹,扇子上的字就会象印上去一般,煞是好看。还有在自己的折扇上题有“清风一把扇”之类的字句,颇有意境,还有添加流苏、扇坠等。
老武汉扇扇子也有讲究,忌扇“顶门心(武汉话,即头顶前面部分,也叫囟门)”,忌两把扇子左右同时扇,有“乘凉莫扇两把扇,死后变雁踩扁担”之说。
一把扇子就是一个土空调,借什么都可以,唯有扇子不借人。关于拒借扇子的歌谣还有一些,版本亦有不同,以下三首选自彭翔华的《武汉民间童谣辑注》:
扇子扇凉风,骑马到广东;广东走一道,回来困觉觉。
困觉觉:睡觉。困,kùn,想睡,睡。
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来借扇,待到八月中。
关于夏天借扇的童谣,除了“六月天气热”那首以外,这首也是比较流行的。言扇子借冬不借夏,八月十五以后,天气转凉,扇子才开不借之禁,这些都表现了武汉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的幽默风趣。
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谁个来借扇,先问土地公。
土地公,土地神。土能生万物,人非土不立,人们尊土地为社神,古例列为“五祀”之一。土地公虽官卑职小,却佑护一方生灵,与小民百姓最为亲切。既为神,定能预知天气热与不热,要想借扇,先问土地,不热,就借;热,那就借它不成。
另外朱建颂辑注《武汉民间歌谣》第129页还有 “扇子扇凉风,骑马到广东,有人来问我,我是大相公”的词句。 夏夜,大人们给睡在竹**的孩子打扇子,轻轻摇,轻轻念,直到孩子进入睡乡,场面十分温馨。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
莫见怪,我也来凉快一下!
热天热事,哪兴借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