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观点(1 / 1)

一、人性观

行为主义倡导者华生把人看成是环境中种种刺激(如声音、气味等)的反应者,他所持的人性观被称为“空洞有机体”(empty organism)人性观,即认为人性无所谓善与恶,性善或性恶乃是由于个体受到环境影响、后天塑造的结果,环境是人格的塑造者,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取决于其从刺激与反应间所学习到的联结。这与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的“性恶论”以及人本主义所倡导的“性善论”(人的善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截然不同。

二、人格界定

华生1919年提出,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资产(Assets)和债务(Liabilities)。其中“资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组成的各种习惯的总体,社会化的、已被调整过的各种本能,已被锻炼过的各种情绪,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和相互关系。二是可塑性与保持性之间的高度协调。“可塑性”是指形成新习惯和改变旧习惯的能量,“保持性”是指已经建立的各种习惯在失去作用之后重新发挥作用的速度。个人所具有的“资产”能够使之适应当前的环境,并与当前的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也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所谓“债务”是指那些在当前环境中不发挥作用,并且会阻碍个人对已改变的环境进行适应的,各种潜在的或可能的因素。1930年,华生又指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或者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华生认为,人们生来具有相同的素质,但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训练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习惯系统。例如,数学习惯系统、宗教习惯系统、爱国习惯系统、消遣习惯系统、私人习惯系统、普通习惯系统、特殊习惯系统和父母习惯系统等。一个人在某一年龄时各种习惯系统或动作流[1]的横切面,就是他在该年龄时所具有的人格。华生指出,虽然人格是由一切动作组成的,但是其中总有一些占优势的习惯系统,而根据一个人占优势的习惯系统,就可以判断他的人格特征。另外,还可以根据占优势的习惯系统对人格进行分类。

三、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是由遗传而来还是受环境的影响,在这一问题上,华生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属于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只要对环境有足够的控制,心理学家就可以将儿童塑造成他所想要的任何成人。因此,华生(1930)曾宣称:“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在我设定的世界里教养,我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婴儿,无论他的能力、嗜好、倾向、活动、职业、种族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能够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甚至也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乞丐或盗贼。”

华生认为人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改变的。他特别强调童年期人格变化的重要性。他指出,幼年和少年是个体形成各种习惯系统的时期,也是人格变化最快的时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新的习惯系统不断形成,而旧的习惯系统逐渐消除,就好像蛇每年都要蜕皮一样。3岁儿童应该具有组织良好的3岁的人格特点,即具有一套适合3岁的习惯系统。随着新情境的需要,4岁儿童应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而废弃掉某些3岁时的习惯。例如儿童到4岁时,说话不流利、尿床、吮吸手指等习惯都是大人不允许的,因而他就必须努力克服或消除它。如果婴儿以及少年时期的习惯系统没有消除掉而被带到成年时期,便会妨碍人格的健康发展。一般说来,人长到13岁以后,习惯系统就基本上已经定型,除非发生新的强烈刺激,否则一个人的人格不会再发生大的改变。

正是因为人格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改变一个人人格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在新环境下,个体不得不养成新的习惯系统,改变旧的习惯系统。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人格改变的程度也就越高。华生对这种人格改变的方法持乐观态度,他曾经设想通过建立心理医院来改变人格,并且相信通过这种重新安排生活的办法可以达到对整个社会的改造。但是,由于华生把人看做是环境消极被动的产物,无视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他找不到改造社会人格的真正途径。

四、人格研究方法

华生认为,人格是经过长时期的生活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所以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了解一个人的人格。

华生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就可以精确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格[2]。

1.研究一个人受教育的情况。了解一个人是否读完了小学、中学或大学。大学教育能够使人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人更加文明、更懂得尊重知识,使人学到如何思考问题。

2.研究一个人的成就。一个人的职位升迁速度和薪金的增长速度是衡量他们成就大小的重要指标。例如,如果一个作家在30岁时每千字的稿费收入与他在24岁时相同,那么他肯定是一个三流作家。

3.运用各种心理测验。使用心理测验,有助于了解一个人现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但是测验有一个缺陷,即不能揭示他的工作习惯。

4.研究一个人的业余爱好。各种室外或室内游戏或娱乐活动能很充分地表示一个人的人格。对某个人来说,有些娱乐活动是他的资产,而有些娱乐活动则是他的债务。因此,通过研究一个人在娱乐活动上的成就,就可以了解他的人格。

5.研究一个人在生活情景中的情绪表现。一个人尽管在以上方面的表现都好,仍不能确定其人格是否完备。例如有的人教育程度高、成就大、智力水平高、业余爱好广泛、高雅等,但他和他人相处得不好、孤僻、易怒、对人冷淡,那就不能说其具备完美人格,而这些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才能发现的。也就是说,通过上述四种方法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肢体习惯与语言习惯,但要了解其内在习惯,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考察。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即有很好的肢体习惯和语言习惯的人)有时也失业,这可能是因为他缺乏良好的内在习惯,即缺乏情绪的平衡,比如常表现出神经过敏、易怒、粗暴、专横或敌意。而这些内在习惯只能通过观察他的日常生活来加以了解。

五、异常行为的形成与改变

华生是第一个提出异常行为是经过条件反射而习得的学者。1920年华生和其实验助手雷纳(Rayner)用小艾尔伯特与白鼠的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艾尔伯特是一个当时只有11个月大的小男孩。实验开始时,小艾尔伯特和一只白鼠一起玩耍时并不感到害怕,但是以后每当白鼠出现时,便同时传入一声骇人的巨响,这样几次尝试过后,即使在没有噪声出现的情况下,每当艾尔伯特看到白鼠,都会表现出害怕的反应(哭闹或急着爬走),甚至看见其他白色毛茸茸的东西(如白兔、白胡子)也会害怕。在本实验中,噪声(无条件刺激)引起恐惧反应属于无条件反射。白鼠原本是一种中性刺激,但由于与噪声同时出现而同样能引起艾尔伯特的害怕反应(属于条件反射)。所以,华生认为婴儿对白鼠的异常恐惧可以用条件反射来解释。进而,华生认为许多看似不合理的恐惧都是以类似的模式发展出来的。总之,小艾尔伯特与白鼠的实验以科学的、实证的方式有力地支持了华生的观点,被行为主义者奉为经典。

图4-1 彼得的实验操作程序

图片来源:Richard M.Ryckman著,高峰强等译,人格心理学,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

之后,华生试图消除小艾尔伯特对老鼠的恐惧,但可惜的是,在实验开始之前,小艾尔伯特就被母亲带走了。不过,1924年,琼斯(Mary Jones)的一项研究正好符合华生的构想[3]。在实验中,琼斯使得一个跟小艾尔伯特一般大的男孩彼得(Peter)消除了已有的对老鼠的恐惧反应。实验初始,让彼得待在一间没有老鼠的屋里,当彼得感到有些饿想吃东西的时候,就给他一些巧克力,而正当彼得开始吃时,琼斯将老鼠带到屋内并放到彼得的身旁。没想到彼得出现了强烈的恐惧的反应,哭泣并把巧克力扔到一边,实验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于是,琼斯改变了策略,她把老鼠放到离彼得20英尺远的角落里,慢慢地彼得停止了哭泣,又开始吃香甜的巧克力。之后在彼得开心地吃巧克力时,琼斯一步步地将老鼠挪到与彼得越来越近的地方,最后彼得能与老鼠一起愉快玩耍。在这个实验中,琼斯将饥饿时吃巧克力这个愉快事件与看到老鼠这个不愉快事件联系起来,多次结合后,使得彼得不再害怕老鼠,从而消除了老鼠恐惧症。

[1] 动作流是华生针对詹姆斯的意识流而提出的,他把人一生的全部行为编制成一个由简到繁的图表,认为人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从受精卵开始,随年龄的增长而日趋复杂。动作流为行为主义者观察人的心理提供了现实背景。

[2] 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

[3] Richard M.Ryckman著,高峰强等译.人格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p.201~202(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