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客体分离研究——感觉剥夺
图3-2 感觉剥夺实验示意图
如果说共生的状态是个体和客体在温暖、满足、爱和狂喜的状态下融合了,那么如果把自体和客体完全隔离开来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于是人们设计了感觉剥夺实验室来研究这个问题。志愿者被层层包裹起来,头上戴着头罩,用厚混凝土和软木制成的隔离室把外界的声音完全隔绝。志愿者处在没有任何触觉、听觉的感觉剥夺状态下。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这些志愿者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变化过程。他们失去了组织和思考的能力,出现逼真的想象和身体的错觉,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幻觉。他们的认同感消失,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也不存在了,容易接受暗示。他们觉得这样一种没有任何刺激存在的状态令人难以忍受。在感觉剥夺实验中,身体的错觉是自体感觉的改变,幻觉则是自体与客体的混淆。因此人们惊讶地发现,把人和外在客体隔离的结果,非但不是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不受外界影响的完整自体感(pure sense of self),反而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类似共生的状态,它使人把自己和客体混为一谈,消失的界限也导致消失了感觉,使人没有了稳定的自体感和现实感。最后志愿者们将难以忍受的感觉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内在和外在的客体,我们真正的自体将会崩溃,或者根本无法区分出自己和其他任何的东西,从而使人成为没有感觉的存在。精神病人正是以自体—客体的混淆(self-object confusion)为特征的,而正常人有时也会产生这样的混淆。但差别在于正常人可以根据当时情境的需要决定和控制自己是否有界限的混淆,而这却是精神病人做不到的。
二、心理异常的原因
如果没有发展出完整和谐的客体关系,就会造成很多人格失调,例如自闭、精神分裂、躁狂、自恋、所谓的边缘型人格以及神经官能症等。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主客体界限不清
客体关系论者强调,一个正常的人需要有明确的主体与客体或他体的界限,而且要能正确看待人我之间的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和彼此所处的地位。用具有建设性的、明朗清晰的互动过程来处理这种关系,才能有效地发挥自我的功能,面对各种情境中的各种问题。相反,主客体不能分离的个体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
(二)双极整合缺乏
克雷恩指出,在儿童倾向于将世界分为“好”与“坏”两个维度,这一冲突有时会贯串于人的一生,如爱与恨的冲突、善与恶的冲突,感激与挫折的冲突等,而不能将对立极整合。如果到了成年期,还是处于分离状态,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帮其自我整合。克恩博格(O.Kernberg,1984)把母子关系视为“双极表征”(bipolar representations),如果在母子互动中儿童的需求未满足,他就会给“双极表征”涂上消极情绪色彩;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满足,积极的表征就会形成。因此,早期客体关系的消极表征可能是个体日后心理失调或异常的基础。
(三)早期家庭亲情的缺乏
克哈特(1977)在分析20世纪的文化与家庭变化特征时指出,家庭变化由“过去体验着过分亲密的环境”转变为“现在体验着过多的疏离的环境”。弗洛伊德时代的病人都来自于西方文化,生活在家庭单位中,家庭使孩子过多地沉浸在亲密情感互动中,这种过度的情感关系会产生内心冲突的精神问题,如俄狄浦斯情结。相反,现代化社会中的孩子只能在休闲的时间里看见他们的父母,亲子关系的疏离与情感剥夺使孩子沉浸在自恋需要中,孩子不能从“重要他人”那里感觉到亲情的作用,他们就会担心自我毁灭。克哈特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心理氧气”的缺乏,从主客体关系中产生的亲情反应对自我生存非常重要,就像氧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一样。克哈特指出:“导致人类自我毁灭的原因是,生活在冰冷、毫无人性的冷漠、没有亲情的世界里,人最惧怕的不是生理死亡,而是生活在人性无存的世界中。”(Kohut,1984)同样,克哈特并不认为弗洛伊德所提出的阉割焦虑是最大的人类焦虑,他认为孩子最恐惧的经验是看到没有照亮脸部的妈妈的形象。
在克哈特的理论中,如果父母在孩子发展过程中不能给予孩子健康的亲情反应,就会给孩子的自我造成缺陷。孩子就会发展出一种性幻想和残缺爱的倾向。同样,有残缺自我的孩子会发展出敌意幻想和缺乏肯定的特征。
总之,克哈特认为:“一个人不能在没有氧气的空气中生存,更无法在没有亲情的心理环境中生存。”(Kohut,1977)。
三、治疗方法
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个:克哈特的关系治疗和家庭治疗。
(一)关系治疗
关系治疗(relational therapy)是以经典精神分析方法为依据,其焦点也放在无意识层面,针对心理冲突和心理防御。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此方法将问题产生归结于早期亲子关系中,在治疗过程中也强调关系的作用,其治疗目标是自我的重建(restoration of the self)。在这种方法中,治疗过程需要患者与治疗者形成移情关系(empathic relationship)。治疗者积极地与患者建立亲密的治疗关系,这种支持性背景与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不同,弗洛伊德的病人是背对治疗者靠在沙发上,而关系治疗中,医患是面对面的,积极地相互作用,治疗者提供移情支持与对质。
(二)家庭治疗
依据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孩子的一些问题常常是父母教养不良造成的,因此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在家庭互动关系中来完成。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就是将问题放在家庭互动的过程中来解决,而不是只针对孩子。这种家庭治疗方法在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治疗者要改变家庭观念:父母对孩子患病无能为力。问题是将父母与孩子都介入到治疗过程中。对于有问题的家庭特征,特殊的治疗策略也会用到。例如,鼓励家庭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的权利,学会处理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不会阻止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整个家庭要学会健康地对待其他家庭成员。这种方式远远超出了弗洛伊德最初的想法。重点从个人心理动力学转移到作为社会系统的家庭动力学。
神经性厌食症常见于中产阶级的女性身上,个人会因为拒绝进食而将自己饿死。它经常发生于青少年时期,症状包括:体重减轻25%,月经停止,活动过度,体温偏低,否认饥饿,害怕体重增长,身体变形。这类病人有10%~15%会死亡。一些治疗过这种病的心理学家报告了这类病人其家庭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家庭特征会导致神经性厌食症。例如,家庭成员的过分亲近,或关系太错综复杂,侵犯了个人的自主权,家庭成员很难察觉到他们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家庭的过度保护阻碍了孩子自主和能力的发展。之后,“患病”的孩子会用她的“症状”来控制家庭。与正常的家庭功能不同,这些家庭无法面对分歧。他们避免冲突,否认问题的存在。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最近发展的新兴理论,它仍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整合之中,并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实践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