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观点(1 / 1)

一、人性观

阿德勒抛弃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弗洛伊德过于狭隘地强调生物本能的决定论。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大的区别是他所持的自由意志人性观,强调个人的行为能根据其目标自主表现。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支配人性的精神决定论观点。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的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本能冲动。人是理性动物,具有相当的自主倾向,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所选择的目标与理想。人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因而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类会在行为上遵循目标进行,从而获得需求的满足。在这一点上,阿德勒的人格理论远比弗洛伊德乐观积极。

阿德勒持一种行为目的论的观点,即所有人的行为都具有其目的。人们为自己订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之后,其行为变得统一。阿德勒以这种解释来取代决定论的解释。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么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他们假设,人们做决定时仍根据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二、人格界定

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他对人格的看法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阿德勒强调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基本上是受社会驱力所激励的。个体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的出生、养育、乃至生活,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社会与文化的背景下,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脱离了对个人有意义的背景关系,就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人。所以,阿德勒认为应该更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突出强调人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社会性。他认为人的思想、价值、动机、行为都是由他的生活目标决定的,都带有生活目标的印记,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三、人格动力

阿德勒不同意将力比多作为人格的主要动力。在他的早期理论里认为,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compensation),是人格的原初动力。他认为自卑一方面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后来,阿德勒将强调的重点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自卑转移到心理的自卑感(feelings of inferiority)。他发现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正常人一旦体会到自卑感,就会力求补偿不足而获得优越感,并力求完善。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目标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阿德勒理论把自卑感看做是所有人类的正常心态,也是人类奋斗向上永恒的心理原动力,正是因为有了自卑感所以个体要以补偿方式去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克服自卑感,是人生的主导动机,也是人类的天性。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方式,争取优越感。但是有些人却订了错误的目标,使用错误的方法来追求优越感,将他们的努力转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人类追求优越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因为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

四、人格结构

阿德勒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人格模型,而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以描述和解释人格。

(一)生活风格

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因而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迥然不同,这种个人追求优越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生活风格决定了一个人适应生活中的困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

按阿德勒的说法,个人的生活风格是以克服一种自卑感为基础的,形成于四五岁之间。生活风格是习得的,和个体幼年时的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生活风格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个体以后处理生活经验的行为方式,对未来世界事物的知觉、学习、认识,以及设定与达成目标的方式,都会与生活风格有关。阿德勒注意到生活风格可以通过观察个体怎么处理三个主要的相关问题来了解:职业、社会和爱情。职业的选择被看做是一个人生活风格的表现方式。生活风格还表现在个人的人际关系中,如友情和爱情等。

阿德勒将生活风格划分为四种:统治支配型(ruling-dominant type)、索取型(getting-learning type)、回避型(avoiding type)和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这些生活风格取决于两个维度:社会兴趣和活动度。社会兴趣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关心程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情况。活动度是个体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总能量。

1.统治支配型

这一类型的人具有很少的社会兴趣却有较高的活动度,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社会意识,他们的行为通常是利己的,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控制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这样的人容易发展成虐待者、违法者和药物滥用者等。

2.索取型

这种类型的人具有很少的社会兴趣和活动度,很少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依赖别人照顾他们,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一切,并且竭力索取一切他所能索取的东西。

3.回避型

这样的人社会兴趣和活动度水平都较低,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他们常常是自我关注的、幻想的,他们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感受到优越。

4.社会利益型

这样的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兴趣和活动度,他们可能是关心家庭、朋友和社会的人。他们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生活风格反映了个体对于他自身及其所要应对的社会环境的看法,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因此要想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他的生活风格。例如一个在生活中处处索取和占有的人,他的人格中必然有相应的成分。生活风格可以说是人追求目标、实现价值的策略。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不断地创新和创造,才会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阿德勒总结出三条途径:(l)看他的出生顺序。出生顺序的差别会形成一个人对生活的不同看法和不同的人格。(2)对早期的回忆。因为,从早期回忆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目标。(3)对梦的解释。他认为梦更主要是体现出个人对日常生活中所遇问题的态度,因而梦贯穿了人的生活风格。

(二)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是阿德勒提出的一个备受其他学者推崇的概念,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塑造,而是会创造性地自由运用遗传和环境所提供的素材,依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自己。也就是说,个体在经历各种情境、取得个体经验之后,会对这些经验进行解释,使其富有自身独特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自我是具有创造性的,因为它不仅在获得经验,而且在创造经验来帮助个体完成生活的目标,实现某种特别的生活风格。所以创造性自我使得一个人的人格和谐一致,并具有独特性和灵活性,它是人类生活的积极因子。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解释个人的种种经验使之有意义。它索求经验,甚至创造经验以帮助个人完成他独特的生活作风。创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贯性、稳定性和个性。创造性自我能够使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决定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社会兴趣正确与否。

创造性自我更进一步地超越了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旨在达成目标,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行为来迎合情境的需要。而创造性自我不仅要满足目标实现的愿望,还要发挥出人格的创造性,取得个体所独有的生活经验,在更调和的基础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重要人物,达到卓越的地位。所以,如果发展出创造性自我,每个人都能形成与众不同的人格,过独一无二并且丰满充盈的生活。当然,这是一种积极的理想化的成熟人格,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习栏2-4

自我弹性

创造性自我是一种富于弹性的自我,自我弹性是越来越引人注意的自我现象。

Block和Kremen对自我的另一个功能自我弹性(ego resiliency)进行了描述,自我弹性即灵活性,它代表着你为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而调整自我控制的程度的能力。低自我控制的人的自我控制程度基本不变,自我弹性很难将这种固定的程度改变,即使在某些理应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情境中。自我弹性很好的人能够很好地利用环境,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正如Block和Kremen所指出的那样,自我弹性良好的人“能够尽可能的被自我所控制,同时能够必要地控制好自我。”这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情境中,自我弹性很好的人能够很好地把握好自我控制的分寸。

毫不惊讶,有证据表明,自我弹性很好的人能够比其他人更好地适应环境。比如说,实验中有两种类型的女人:自我弹性好的人与自我弹性差的人。前者更不容易受到更年期的困扰,更可能继续她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比如说她们的职业或者学习。此外,这部分人中生理疾病的发生率也较后者要小得多(Klohnen,Vandewater,& Young,1996)。另一项研究发现,自我弹性好的儿童比起自我弹性相对较差的儿童,在对友情的理解和思辨能力上也发展得更好。(Hart,Keller,Edelstein,& Hofmann,1998)。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这样一个结论,自我弹性好的人其实是要比差的人聪明的。因此,他们能够更快地识别一个给定的情境所需要给予的回馈。但是Block和Kremen也同时指出,尽管这些变量之间相关,但并不能认为智力就是其根本原因(1996)。纯粹的自我弹性——排除智力因素的影响——对于生存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改编自:Charles & Michael.Perspectives on Personality,2008.p.218

(三)社会兴趣

自卑和追求优越的理论提出之后,有些学者批评阿德勒将眼光过于局限于个体自身,而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为了平息这种批判,阿德勒后期把个体和社会联结起来,即生活的意义不仅是为个人优越而奋斗,还在于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建立美好社会,这便是他的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观点。

社会兴趣是指个体觉知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阿德勒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与社会密不可分的一分子,人在本性上具有天生的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要求,即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和必不可少的需要,它使得人人都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社会所接纳和认可的一员。通过发展社会兴趣,一方面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满足;另一方面自卑与疏离感会渐渐消失。故而社会兴趣也是补偿自卑感的一种自然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从他所进行的社会服务中获得价值感和满足感,如果脱离了社会,就难以得到满足。所以人们为了要摆脱自卑,就会表现得社会兴趣浓厚并力争上游。

社会兴趣有三个发展阶段:习性、能力和简洁动力特征。个体对合作和睦生活有一种天生的习性或能力。在习性发展之后,个体发展了能力,这些能力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合作行为中表现出来。随着这些能力的发展,简洁动力特征作为兴趣和态度在各种不同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成为表达社会兴趣的一种方式。

社会兴趣的充分发展有赖于三个重大生活问题的圆满解决。这三个生活问题分别是:职业选择、社会活动及爱情婚姻。如果一个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并获得了不俗的成就,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良好,且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或婚姻,则说明这个人社会兴趣丰富且寻获了生命的意义。反之则是社会兴趣不足或缺失,生活丧失意义感,容易患上精神疾病。

基于社会兴趣理论,阿德勒主张,若想要真正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情境开始着手了解。因为社会情境无时无刻不包围卷裹着这个人,他在对这些情境作反应的时候人格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并逐渐被塑造成型。因此一个人的人格要受社会情境的深刻影响。可以说,引入社会情境来分析人格是阿德勒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社会兴趣和生活风格等都综合考虑了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而不是单单孤立地谈论这个人的人格结构和发展方向。

社会兴趣是阿德勒学派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阿德勒认为,随着社会兴趣的培养,自卑与疏离感觉渐渐消失。一个人通过对社会福祉的贡献而产生自尊和被重视感;另一方面,也因为服务社会,而正向地补偿了原有的自卑感。如果一个人只有很少的社会兴趣,那么这个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于贬低他人,而且缺乏建设性目标,甚至会导致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如酗酒、吸毒、犯罪、自杀、精神官能症等。

五、人格发展与成因

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生活风格的发展和自卑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

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环境。阿德勒跟弗洛伊德一样十分重视儿时经验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不过他关注的不是性本能的影响,而是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如父母教养方式、儿童的出生顺序等。

(一)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生活风格的发展还主要取决于他们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儿童遇到的最初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与母亲的接触和母子关系的发展形成了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采取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然而,如果母亲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那孩子就容易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正是母子早期交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甚至决定儿童将来能否以健康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人。

阿德勒指出了两种影响不良生活风格形成的父母教养方式:溺爱和忽视。有些父母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和爱护,事事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自主和独立的机会。这样看似无微不至的关心却损害了孩子在发展阶段中力求展现自我能力的渴望,反倒助长了他自卑感的形成。所以容易造成他日后的人格发展障碍和种种生活风格问题。而受到忽视的孩子,也容易由于冷落而产生自卑。他们或者变得极度冷酷、远离人群,无法和别人发展各种层次的人际关系,或者容易产生攻击性的行为,力求受人注视来摆脱自卑。这样两种教养方式对于孩子人格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出生顺序

阿德勒注意到,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并不一定共享着同样的生活环境,他们在家中的排行,也就是出生顺序(birth order),也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发生重大影响。出生顺序会影响一个孩子怎样与社会联系,还影响他生活风格的发展。

由于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每个长子都曾经历一段独生子唯我独尊的时光,通常会受到大量的关怀与宠爱,直到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们通常喜欢搬弄权势,并过分夸张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但也可能发展出喜欢帮助人、保护人的性格,或具有善于组织的才能。在个性上,老大较值得依赖,而且会努力上进。

因为次子或中间的孩子一出生便须与另一个孩子分享父母的关怀,所以他比长子易于与人合作。次子总是不甘屈居人后,他努力奋斗想超越别人,好像时时刻刻在参加比赛,他通常都比长子有才能,且更成功。如果长子在某方面表现优越,则次子会发展另一方面的才华来抗衡。次子在立场上通常是反对长子的。排行在中间的小孩曾有被挤压出局的感觉,对人生会感觉到不公平,自己好像是被骗出生的。这些小孩可能会有自怜自艾的心态,并成为问题儿童。

父母对最小的孩子总是特别细心对待,因为他们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他们并不喜欢当最小的孩子,因为最小的孩子不值得信赖,没有信心,所以他们想证明他们样样都能做,因此他们特别重视权力的追求,往往会成为家中最能干的人。他们往往是家中的宝,并且常常是最被纵容的,由于地位特殊,每位家人都想塑造他,但他们往往走自己的路,令家人意想不到。

由于父母将希望全放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所以有时他会变得依赖,由于他常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所以他很容易觉得自己真的大有价值,当他不再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时,他的人生态度便很容易发生错误。在特征上与老大相似,他们缺乏与其他小孩合作分享的机会,打交道的人都是成人居多。由于往往受到母亲的宠爱,故颇为依赖母亲。他们希望总是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一旦有所失落,会感到不公平。日后当他们失去众人注意时,会产生许多心理调适的问题。

一个人的出生顺序及认为自己在家中处于何种地位,这些对于成人日后与别人互动来往会有许多影响。在幼年时期,与别人相处往来已形成了一些模式,对于自己也已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概念,这些都会带到成人时期与别人的互动关系中。阿德勒疗法重视家庭动力的影响,特别是手足关系。虽然我们应避免以刻板印象把人们做硬性的归类,但是阿德勒的说法帮助我们了解年幼时的手足敌对关系所形成的性格倾向,对于日后与人相处确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一个人的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阿德勒为我们理解家庭是如何塑造人格的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