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观
荣格对人性的观点要比弗洛伊德积极。弗洛伊德将潜意识的心理看做是不被自我和社会所接受的本能和冲动,荣格认为潜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力量,包含着智慧。与弗洛伊德对人性宿命的消极态度不同,荣格对人类的前途并不悲观,他相信人是成长的,相信人类能够把握自己,朝向平衡、完整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宁静的心理状态,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因此他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
二、人格界定
荣格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原有完整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而避免分散性和相互冲突。这个具有原始统一性和先天整体性的人格称为心灵(psyche),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其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在荣格的著作中,他将心灵作为人格的专用语。
三、人格动力
荣格认为,人的整个人格和精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且不断变化的动力系统。所谓相对封闭,是说我们必须把它当作是一个锁闭在自身之内的完整的系统。
人格动力的源泉来自心理能,荣格有时用力比多来称呼这种心理能。但这个力比多并不局限于生理方面的性的欲力,而代表着一般生命的能量。对力比多的崭新解释,是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歧所在。弗洛伊德将性的作用视为他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和心理的原动力,性的观念贯穿了他学说的始终。荣格将力比多解释为普遍的生命力,认为它包括了生殖、生长和其他活动,性欲只是众多的、生理的、心理的功能的一种而已。荣格认为力比多是一种能,是所有精神方面的能,它能够被用于满足更重要、更高尚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在性欲方面。
荣格的心理动力学关心的是心理能在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分布配置,以及从某一心理结构向另一心理结构的转移。在这个问题上他运用了来自物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这就是等值原则、平衡原则和反相原则。
(一)等值原则
等值原则(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又叫等效原则,说的是如果某一种特定心理要素原来所固有的心理能减退或消失,那么与此相关的心理能就会在另一种心理要素中出现。也就是说,精神的能量不会白白地消失,它不过是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而实际上也可能是同时分散到几种心理要素之中去了。等值原则,其实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由于心理能量是守恒的,所以对心灵的某一部分过度重视,就会以其他部分的损失作为代价。例如,考试焦虑会消耗许多思维的能量,产生思维干扰,进而使学生用于解题的思维能量不足。这种能量的重新分配,就形成了人格的动力,使人格维持动态的均衡和稳定。荣格还指出,在能量从某种心理结构转移到另一种心理结构的过程中,这种心理结构的特征也会部分地转移到另一种心理结构之中。
(二)平衡原则
等值原则说明的只是精神系统中的能量交换,并没有说明其方向,平衡原则(the principle of entropy)说明了能量流动的方向。在物理学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即一般所说的熵原理做出了说明: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互接触的过程中,热能将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直到这两个物体温度完全相等。熵原理被荣格用于描述人格的动力状态,当两个心理系统的能量不同时,也会有能量从较强的系统流向较弱的系统中,直到平衡为止。整个心理系统中能量的分配,趋向于在各种心理结构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换句话说,熵原理制约着整个人格系统中能量的交换,其目标是要实现系统中的绝对平衡。例如,当意识自我的能量远多于潜意识时,将会有一些能量由意识领域转移到潜意识领域里。荣格认为人格各方面都应均衡发展,不过要达到完全一样只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三)反相原则
反相原则遵循了牛顿的观点,即每种作用都存在着一种与之相等的反作用力。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每一种概念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对立概念。如内向对外向,思维对情感,女性特征对男性特征,等等。一个男性特点越多的人,其女性特点相对就会少。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些对立、冲突的事物中寻求一种均衡,但是,这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荣格认为:“人类的现实生活是由各种无情的相互对立的合成物构成的——白天与黑夜、诞生与死亡、幸福与痛苦、善良与邪恶。我们甚至还不能确定哪一种会必然战胜哪一种,是善良必然战胜邪恶呢,还是快乐必然打败痛苦。生活是一个战场,它一直而且永远是一个战场。一旦它不再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Jung,1964)
四、人格结构
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主要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其中意识处于最外层,是个体所能觉察到的心理过程,以自我为中心,主要功能是适应环境;中间层是个体潜意识,由一些被遗忘或压抑的个体经验构成,主要是一些情结构成;最深层是集体潜意识,是物种进化和文明发展所形成的心理积淀物,是经遗传而承继下来的祖先的经验与行为方式。集体潜意识中充满了各种原型,最重要的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等。
(一)意识和自我
荣格认为意识(conscious)是人心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知晓的部分。它在生命过程中出现较早,很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自觉意识通过个性化的过程,产生出了一种新要素,荣格将其称为自我(ego)。意识自我由意识的知觉、记忆、回想和感觉所组成。它形成个人的认同感和连续性,因此,它是个体意识的中心。尽管自我在整个心理中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却极为重要。某种观念、记忆和知觉,如果不被自我所承认,就永远也不会进入意识。它像过滤器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正是由于自我的这种重要功能,才保证了人格的统一性和持续性。在对自我的理解上,荣格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很相似。
(二)个体潜意识和情结
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和意识相连接,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储藏室,里面容纳着曾经一度存在于意识领域内而后被压抑、隐藏、遗忘或忽略了的经验,还有一些因为太过微弱而无法存在于意识界面的经验。个体潜意识里的成分可达到意识层面,容易被意识所接受,与自我是相互作用的。
个人潜意识有一种重要而有趣的特性,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聚集在一起,形成心理观念丛,荣格称之为“情结”(complexes)。如恋母情结、权力情结、自卑情结等。荣格在使用词语联想测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最早提到情结的存在。在潜意识中有彼此联系的情感、思想和记忆(情结),任何接触到这一情结的词语都会引起一种延迟反应。对这些情结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他们就像完整人格中的一个个彼此分离的次人格(subpersonality)一样。它们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驱动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情结由一个居于核心的心理要素组成,围绕着这一心理要素聚集着一大批次要的联想。这些联想的数量,即是测定这一情结的聚合力或是吸引力的尺度,聚合力越大,这一情结所拥有的心理能就越大。当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的时候,说明他执意地沉迷于某些类似的行为、反应。例如:如果某人具有自卑情结,那么自卑情结就会把许多的相关经验和联想聚拢起来,而排斥或忽略与自卑相反的任何事实。这一个体会使用由自卑为核心的心理丛来解释一切事物。
情结具有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积极方面体现在它是灵感和动力的源泉,对事业或学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例如,一个为某种强烈的情结所控制的艺术家表现出固执与偏执甚至疯狂。任何人都会想到凡·高,他把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献给了艺术,他就像被某种东西支配着,牺牲了一切,包括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去绘画。情结的消极作用会导致心理病态反应,情结会消耗人的大量心理能量,干扰人的正常认知与记忆,妨碍人的正常发展,使人形成偏向人格。
(三)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对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发现使荣格成为20世纪最卓越的学者之一,荣格也由此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荣格在世界各国的习俗、宗教信仰甚至神秘事件中发现了某些共同的跨文化现象。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神话传说中,常常出现主题类似或者情节相似的故事,或者是有相似的人物形象。在为来访者作精神分析时,不同来访者的经验和梦中也时常出现与神话不谋而合的象征。甚至某些精神分裂来访者的幻想或者观念也可以在神话中找到对应。而这一部分的人类本性,荣格称之为“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为荣格首创,是荣格最独特的发现,是荣格理论中最为新颖的部分,也是最深奥费解和引起最大争论的一个概念。
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千百亿年人类集体经验的沉积物,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多多少少都具有同样的或者相似的集体潜意识。荣格从各国的神话传说或者宗教文化中发现并总结出了这一规律。他认为人出生时并非白板一块,而是与生俱来了很多对各种事物的反应方式。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这种强烈而深刻的特定反应模式被深深地印刻在人的潜意识中,有的成为本能行为,有的成为各种天生就有的经验。这些先天性的经验经过一代代的遗传得到沉淀和强化,最终变成了本民族人格结构的基础。例如,荣格认为现代人怕蛇,是由于人类祖先丛林生活经验遗传的结果,就是一种集体潜意识。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和个体后天所习得的各种知识技能都建立在集体潜意识的基础之上。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archetypes)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情境,或某些抽象概念。原型往往以梦、症状、艺术形象和宗教仪式等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有大量的情绪色彩,并且是一种普遍性的思考方式。它们也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长期经验和感觉总结出的某种特定形式。这些形式在各个时代、各种文化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出现,显现在人们的思想、梦境、幻想、神话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中。例如,在东西方的文化中,充满智慧的人物往往都是以一位长者的形象出现,他就是智慧的化身,进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原型,固定在集体潜意识中。再比如新生的婴儿很快就能与母亲亲近,也是因为在他的集体潜意识中有母亲的形象,她就是温柔、慈爱、满足需求的化身。
原型是普遍的,每个人都继承着相同的基本原型意象,它涉及一个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如出生、死亡、男人、女人、水、母亲、痛苦等都是原型。原型是情结的核心。原型作为核心,发挥着类似磁石的作用,它把与它相关的经验吸引到一起形成一个情结。情结从这些附着的经验中获取了充足的力量之后,可以进入意识之中。原型只有充分形成了情结的核心,才可能在意识行动中得以表现。
荣格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原型,共发现了几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种。
1.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persona)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机能表现。个体必须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人格面具是个体在各种情况下角色面具的总和,是个人展示给公众的一面,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人格面具是个性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潜意识中对自我的描绘。人格面具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却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也可以被称为顺从原型(conformity archetype)。人格面具对于人的生存来说也是必需的,它保证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能够实现个人的目的,达到个人成就,它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每个人都可以有不止一个的面具,佩戴什么样的面具由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而所有这些面具的总和构成了他的“人格面具”。
面具是个体用来应付社会习俗和传统要求,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人们佩戴着这一面具,按照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出现于人生的舞台上,完成人生的各种经历。但它却有可能和隐藏于其后的真实人格相背离,甚至完全相反。假如意识自我和面具人格相互认同,个体就只意识到他所扮演的人格,而未能觉察到自己的真正感受,因而会逐渐与真实的自我疏离。人格会因此而逐渐丧失完整性,这样的人就只是社会的反映物,只按照外在的要求而生活,而非真正意义上独立自主的个体。如果意识自我和面具人格不相一致,个体就能感觉到这种冲突,需要做出调整才能免除焦虑。面具人格在某些方面有些类似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超我,是人为了适应社会而需要表现出的行为标准及约束。
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异于人格面具而以人格面具自居时,这种情况被称为膨胀(inflation)。荣格有充分的条件和大量的机会,研究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因为他的许多来访者就是这种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的受害者。这些人通常都是些有很高成就的社会名流,但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异常的空虚和没有意义。在分析治疗中,他们逐渐意识到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欺骗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兴趣完全是虚伪的,自己不过是对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做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罢了。经常,他们都已经人到中年(其实,这正是他们自我成熟的时候),才突然感觉到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所带来的危机。
2.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正因为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荣格才把它称为精神的外部形象(outward face),而把男性的阿尼玛(anima)和女性的阿尼姆斯(animus)称为内部形象(inward face)。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特征;阿尼姆斯原型则是女人心灵中的男性特征。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从生物学角度考察,两性都同样既分泌男性激素也分泌女性激素;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两性的倾向,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质。
千百年来,男人通过与女人的不断接触而形成了他的阿尼玛原型,女人也通过与男人的接触而形成了她的阿尼姆斯原型。要想使人格得以平衡,就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方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方面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如果一个男人展现的仅仅只是他的男性气质,那么,他的女性气质就会始终遗留在潜意识中而保持其原始的未开化的面貌,这就使他的潜意识有一种软弱、敏感的性质。正因为这样,所以那些表面上最富男子气的人,内心却往往十分的软弱和柔顺。而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过多地展示其女性气质的女人,在潜意识深处却十分顽强和任性,具有男人通常在其外显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气质。
阿尼玛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不出意外的话总会是自己的母亲,就像对于女孩子来说阿尼姆斯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会是自己的父亲一样。而实际上,你的阿尼玛或是阿尼姆斯原型的具体内容的填充绝大部分也就来自于你的母亲或父亲(这在你十四岁以前,甚至七岁以前基本完成)。在这之后,阿尼玛原型被投射到那些从正面或是从反面唤起其情感的女人身上。如果他体验到“情欲的吸引”,那么这个女人肯定具有与他的阿尼玛心象相同的特征。反之,如果他体验到的是厌恶之感,这个女人一定是一个具有与他的阿尼玛心象相冲突的素质的女人。阿尼姆斯也是如此。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可以解释人们在爱情中对所追求的恋爱对象为什么会作这样或那样的取舍,因为有个内在的原型在起作用。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还能促使两性互相了解对方以作出正确的反应。男人会以他们所具有的阿尼玛来了解女人,而女人则以她们的阿尼姆斯来了解男人。此外,原型还能解释一个人未来的人际关系特点,如对于朋友也有原型的存在,越符合的人就越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而不自觉地想与之接近,发展更进一步的关系。
3.阴影
阴影(shadow)是一种暗喻,是指潜意识中负向的一面,或者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它包括人类在进化中所继承的动物本能。它比其他任何原型都更多地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属性。当它向外投射时,就成为邪恶和仇敌,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不良思想、邪恶感觉和罪恶行动的根源。阴影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若不是用面具来加以掩盖,人就难以逃脱社会的批评指责。因此这些原型有的进入了个人的潜意识,有的就成为了集体潜意识的一部分。在荣格看来,阴影的动物本性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他认为,不利用自己阴影的人容易变成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人。像一切原型一样,阴影也寻求外部的表现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中,都有妖魔鬼怪这类形象来象征它。
4.自性[1]
整体人格的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人的精神或人格,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这种人格的组织原则是一个原型,荣格把它叫做自性(Self),是一种体现心灵整合的原型。自性在集体潜意识中是一个核心的原型,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它们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它把人格统一起来,给它以一种稳定感和一体感。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是充分的自性的完善和自性的实现。只有少数人能到达那个地方,而正如荣格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年以前自性原型可能根本就不明显(那是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必须等待自我的成熟)。自性原型以某种程度的完整性开始显现的同时,人格也正在通过个性化获得充分的发展。
自性是人格的中心,它是有条理、统合的人格原型。在它四周其他系统像星座一样将其围绕,相互集合在一起,从而促使人格统一、平衡和稳定。形成统合的人格,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具有全然、合一的感觉,是人生的目标,人们都奋力以赴,却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境界。必须等到人格结构中的其他各个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分别独立后,才能达到自性。因此自性往往要等到中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觉得有“分裂”感、有冲突和焦虑,就说明自性的整合还不完全,功能没有良好地发挥。
(四)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
荣格认为,人格(或心灵)是一个系统,各成分之间以三种方式交互作用:
1.补偿作用
在人格结构中存在着一些对立的人格成分,二者相互补偿。例如,当外向成分在意识层面占优势时,内向会在潜意识层面占优势。这种原则起到了一种平衡作用,不会产生不协调特征。
2.对抗作用
对立的人格成分会产生冲突,由此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成为生命的本质。如果没有紧张就不会产生能量,也就没有人格。
3.联合作用
对立的人格成分不仅对抗,同时也会相互吸引、联合。对抗人格成分是通过“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来联合的,以达成人格统合。
五、人格发展
根据荣格的理论,个体的心理从一种未分化的混沌状态开始。随着个体的成长,先天即存在的整体人格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其意识逐渐变得富于个性,不同于他人,这就是人的个性化(individuation)过程。荣格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心灵的个性化过程,经由此过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心理上独立、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个体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个性化过程是一个自律的、固有的过程,不需要外界的刺激。个体人格注定要个性化,如同人的身体注定要成长。
人格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某些重大变化的转折,这就构成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荣格把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童年、青年、中年。
童年阶段(出生到青春期):是在人生的早期,力比多指向于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出生的头几年,婴儿开始有了最初的意识,但仍缺乏连贯性,也没有发展出自我的认同感。这一阶段,它的全部精神生活都服从本能的制约和支配。他完全依靠父母,生活在父母提供的精神氛围之中。到了儿童阶段的后期,自我开始形成。这时候儿童开始以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当儿童走进学校后,他开始从父母的精神羽翼下走出来,面对更广阔的世界。
青年阶段(由青春期到四十岁左右):以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变化为标志,荣格称之为“心灵的诞生”,这时候心灵开始获得了自己的形式。在这个青春期内,心理承受着问题和烦恼,决定与选择,需要对社会生活做出各种不同的适应。处于青年阶段的人,所面临的任务更多地指向于职业学习、结婚、抚养孩子、社会交往等,他们必须努力开拓他们在生活中的位置。
中年阶段(大约四十岁以后):这一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个体更关心智慧和人生意义。这时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成功适应外部环境,在事业上站住了脚,有了自己的家庭,积极参加一个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这个时候的波澜不惊有时候孕育着新的危机,人也进入了中年阶段。这一阶段是荣格最感兴趣和著述最频繁的人生阶段,一个原因可能是他自己经历了中年危机;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他的大多数来访者都处于中年期。治疗中年危机的方法是将久违了的个人兴趣重新恢复起来。
荣格对老年阶段不太有兴趣。他认为,老年阶段的个体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老年人应该把他们的时间投入到认识他们的生活经验,并寻找出这些经验的意义。老年阶段是一个获得知识和发展智慧的时期。
六、人格成因
(一)父母的作用
所有的人格发展心理学家都强调这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即父母对子女的人格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荣格自然也不否认这一真理,但提出了一些新奇的看法。
荣格认为,在儿童期的最初岁月里,他们还没有独立的人格,这时候子女的心灵完全反映着父母的心理状态。如果父母发生心理障碍,必然会反映到子女的心理中。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很大一部分就是对其父母的心理治疗。
子女入学后,他们与父母的精神纽带开始逐渐减弱,发展出自己的人格,逐渐独立。这时候,父母可能会以各种方式继续主宰子女的人格发展,如过度地保护或干涉,这样就会阻碍子女的个性化进程。如果父母的一方或双方把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强加给子女,也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还体现在原型发展上。男性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影响,决定着其阿尼玛原型的发展方向,从父亲那里受到的影响则决定着它阴影原型的发展方向。女性的阿尼姆斯的发展受到父亲的影响,而阴影的发展受到母亲的影响。而无论父亲还是母亲,都会影响子女人格面具的发展。
(二)教育的作用
在荣格看来,教师无疑将对孩子们的心理和人格的个性化发挥最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父母的影响还要大。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潜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而学生们通过不断地向教师提供新鲜的经验,提供能从本能中汲取能量的象征,也会扩大和拓展教师自觉意识的领域。
教师的职责是注重和发现孩子们在人格发展的不和谐,并帮助他们发展和加强人格中薄弱和不足的方面。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平衡地发展,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对女教师而言,特别重要的是要掌握男孩子们的阿尼玛原型;对男教师而言,特别重要的是要掌握女孩子们的阿尼姆斯原型。
教师也应对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避免将自己的情结和情绪投射给学生。如同子女的心理反映父母的精神状态一样,学生的心灵也反映着教师的心理状态。
(三)社会影响
社会作为个人生活的环境,对人格的整合与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荣格指出,社会风尚的改变同人们对人格类型的选择紧密相关。某一时期,情感可能更为人们所重视;另一时期,思维可能比较流行。人格的不平衡往往由这些不断变化的社会风尚所导致。
另外,不同的文化类型也偏好不同的人格类型。在东方文化中,内倾型和直觉型的人更受欢迎;而在西方文化中,外倾型和思维型的人更受重视。
[1] 在荣格学说中有两个“自我”,分别是意识自我(ego)和这里的原型自我(self),本书将后者译作“自性”,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