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描述:欧美历史传记影片创作进程概论(1 / 1)

1.早期历史传记片:电影发明—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初,当世界电影刚刚进入初创阶段时,意大利就花费重金,拍摄了一些场面极其浩大的历史巨片,如《你往何处去》(1912)、《卡比利亚》(Cabiria,1913)、《迷失在黑暗中》(1914)等。其中,《卡比利亚》取材于古罗马历史故事,剧本由著名诗人邓南遮起草,片长四个小时,搭建了庞大的外景,采用人工照明和移动摄影,使用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手法结构情节,电影史学家萨杜尔评价其“在电影史上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2]。可以说,这批早期的意大利历史片对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的创作和后续的好莱坞历史巨片的拍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里菲斯于1914年拍摄的《贝斯利亚女王》(Judith of Bethulia)是电影史上的最早的历史传记片之一。其后,他又创作出史诗大片《党同伐异》,为历史传记片的开拓和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党同伐异》(Intolerance,1916)是格里菲斯最具艺术野心的复合式史诗影片,他通过影片的四个部分——“巴比伦的陷落”“基督的受难”“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和“母与法”,来表现社会纷争、党同伐异是人类一切悲剧的根源。“母与法”表现了1912年美国工厂大罢工被镇压的情景,并穿插表现了一位青年工人受审以及他在被判处绞刑时幸免于难的情节。“基督的受难”用一连串简短而又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耶稣基督与法利赛人的冲突以及因犹大出卖而被钉上十字架的悲剧故事。“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表现1572年布朗·埃丝和未婚夫及双亲等胡格诺派教徒到巴黎圣巴戴莱姆教堂做弥撒时,在天主教派的查理八世和女摄政王梅第西斯策划的大屠杀中遇害的故事。“巴比伦的陷落”表现的是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太阳教的主祭司贝尔与游吟诗人雷泼索德勾结,密谋设宴杀害宽厚的伯尔沙撒亲王。就在亲王举行盛大宴会之时,波斯王居鲁士大帝攻占了巴比伦。在影片中,格里菲斯创造性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把时空相距甚远的不同活动剪辑在一起,让四个故事交替出现。影片叙事从一个世纪跳到另一个世纪,从一个事件跨越到另一个事件,情节的平行铺展造成了逐渐强烈的紧迫感,形成巨大的情感冲击和惊人的视觉效果。这部影片中,一个摇着摇篮的母亲的隐喻画面反复出现,借此起到连贯影片主题的作用,象征在不同的时代,人性中的永恒的命运主题——党同伐异。党同伐异驱使善良而有同情心的人们把城市变成了暴力的场所,驱使妇女卖**,逼迫母子分离,并且几乎驱使一个无辜的人走上了绞刑台。

除了格里菲斯的电影,早期无声片时期较为重要的历史传记片还有《宾虚:基督的故事》(Ben-Hur,1925)、《万世流芳》(Beau Geste,1926)、《拿破仑》(Napo1éon,1927)、《圣女贞德》(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等。传记片便逐渐在世界电影的影坛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有多部传记片获得了奥斯卡奖。

由丹麦导演卡尔·德莱叶(Carl Theodor Dreyer)执导的《圣女贞德》被称为“完美的无声影片之一”。影片中农家女贞德是1429—1431年法国抗英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英军兵临要塞奥尔良城下,她率兵冲破敌军重围,奋力冲杀,击溃英军。她的英雄事迹四处传颂,被称为“奥尔良少女”,但也因此引起法国贵族的妒恨。在贡比涅战役中,她被出卖,落入勃艮第叛军手中。英军企图以重金换取贞德。影片截取贞德在监狱和法庭上面对法官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的历史片断,以信仰问题为主要审讯内容,以正义广场和马尔歇宫为主要场景,把剧情时间压缩在一天之中,表现了贞德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影片剧情随着女英雄肉体上和精神上痛苦的加剧不断展开。最后,贞德被押赴鲁昂市广场,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这部影片在规模上具有强烈的史诗风格,同时在故事和影像上又带有很强的实验性。直到今天,它仍是风格最为独特的优秀传记电影。可以说,传记片从一开始就突出了历史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一方面突出它的历史价值,一方面又强化它的艺术价值。”[3]

2.历史传记片创作的兴起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电影的发展。这一时期历史传记片也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较有代表性的历史传记片佳作,包括《瑞典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苏格兰女王玛丽》(Mary of Scotland,1936)、《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1937)、《青年林肯》(Young Mr.Lincoln,1939)、《列宁在1918》(Lenin in 1918,1939)、《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凡尔杜先生》(Monsieur Verdoux,1947)等。

美国鲁宾·马莫利安导演的《瑞典女王》是葛丽泰·嘉宝主演的最动人的传记片。她饰演17世纪的瑞典女王克里斯汀。为了逃避政治婚姻,她在乡间骑马时找到了心上人——新任西班牙大使安东尼奥。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底细,克里斯汀乔装成男性来到安东尼奥下榻的旅馆。两人结交成好友之后,女王才表明真正身份。两人以情侣关系共度了两天缠绵时光。其后,克里斯汀在皇宫正式接见安东尼奥,但私下仍秘密幽会,可惜他们的爱情无法被王室与大众接受。克里斯汀决定为了爱情放弃皇位,但仍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这部影片基本上尊重历史事实,但对人物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艺术处理,使影片更具有戏剧性和观赏价值。片中有许多经典场景为电影史学家和影评家们所津津乐道,如风雪夜的小客栈,浪漫环境的营造,女王初恋后优美的滑步等都让观众心醉神迷。导演鲁宾·马莫利安尽力发挥嘉宝的演技魅力,而嘉宝也跟她银幕内、外的情侣约翰·吉伯特演出了令人难忘的爱情场面,使本片成为有声片早期的历史爱情片经典之作。《左拉传》描述的是法国文坛巨匠左拉的一生经历,以及他为了正义而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事重点讲述他为军官德雷福克斯平反冤案时的遭遇和他不畏强权势力的正义感。美国前总统林肯以解放黑奴的功业留名青史,但约翰·福特导演的这部传记片《青年林肯》却将剧情焦点放在律师时代的年轻林肯身上。他刚在伊利诺伊州进入社会工作时,对自己的前途并无定见,曾经在女友的坟前默默祈祷,渴望获得指引。后来决定进入法律界,接手了一些辩护的案子,但没有受到重视。直至他卷入了朋友的两个儿子被控谋杀的案子中,林肯办案的聪明和勇敢才受到瞩目,从此平步青云。本片采用严谨的片厂制作方式来突显其舞台化张力,崭露头角的演员亨利·方达将主人翁的精神和气概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同期的好莱坞佳作之一。而电影大师卓别林也在此时期贡献了一部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传记片《凡尔杜先生》(1947)。影片借发生在法国的兰德鲁杀妻案件,对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痛加抨击。影片的主人公银行职员凡尔杜为摆脱窘境做了以下事情:换用许多假名字和一些有钱的女人结婚,然后把她们杀死,劫掠而去。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因为他对于女人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爱情,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买卖。就这样,塞尔玛·葛罗妮夫人,丽梯雅小姐等14名女子,依次成为他的牺牲品,他本人也最终被送上法庭,被判死刑。卓别林以凡尔杜的人物形象这面放大镜暴露了社会的犯罪实质,同时还对大量宣扬凶杀的影片进行了讽刺性摹拟。影片塑造凡尔杜这个有智慧,却没有品德,既残酷狠毒、又虚伪狡诈的银幕形象。

在此时期众多传记片中,最令人称道的是现代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公民凯恩》(Citizen Kane)。影片由奥逊·威尔斯导演,美国RKO(雷电华)电影公司出品并于1941年5月上映。《公民凯恩》是一部内涵丰富、富于哲理的传记体影片。影片以20世纪初叶美国新闻业巨头威廉·兰道尔夫·赫斯特为原型,用新颖的艺术手法表现一位报业大亨凯恩的一生。影片叙述:黎明时分,凯恩在桑那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后死去。一位青年记者受新闻报刊委托调查这几个字的含义,通过查阅有关回忆资料了解凯恩青年时代的经历及其母亲的艰难身世。报社董事长伯恩施坦介绍了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制造舆论使国家卷入1897年美西战争的往事。凯恩的生前好友利兰讲述了他与美国总统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他与第二个妻子、歌手苏珊的邂逅以及他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苏珊则在夜总会中介绍了她和凯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变迁,她在凯恩的支持下想饮誉歌坛,失利后便与凯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桑那都庄园隐居。直到最后焚烧凯恩旧家具时,才发现“玫瑰花蕾”原来是刻在他童年时代曾珍爱的雪橇上的字……《公民凯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独特的新颖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和创新之作。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电影史上十大影片”之头号经典。这部对生活高度凝练、对人性和社会有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充满理性体验的影片,运用构思新颖的仰角镜头和简约而富于表现力的纵深镜头,独特而又自然流畅的场面调度和移动拍摄,以及对音响、对白、用光的革新运用和独具匠心的配乐,改变了好莱坞过去传统的影片拍摄模式,而其中某些方面更被后人广泛模仿。著名电演评论家安德烈·巴赞高度评价说:“这部影片的问世(1941)恰好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也因为这部影片打破了常规,因而成为最令人瞩目,意义最重大的一部作品。”[4]在艺术上所表现出的力量、勇敢、粗犷、冲击、娱乐性及个人体验均达到了那一时代的巅峰。

3.历史传记片拍摄的**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进入20世纪50年代,历史传记片创作更为兴盛,宽银幕电影更具有声势浩大的视听场面。代表性影片如“茜茜公主”系列、《暴君焚城录》(Quo Vadis,1951)、《圣袍千秋》(The Robe,1953)、《圣徒妖姬》(Demetrius and the Gladiators,1954)、《梵高传》(Lust for Life,1956)、《宾虚》(Ben-Hur,1959)等。

“茜茜公主”系列的影片共由三部组成。包括《茜茜公主》(Sissi,1955)、《年轻的皇后》(Sissi-Die junge Kaiserin,1956)和《皇后的命运》(Sissi-Schicksalsjahre einer Kaiserin,1957),是德国和奥地利在1954—1957年合拍的。影片由著名导演恩斯特·马利斯卡(Ernst Marischka)执导,影星罗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和卡尔·海因茨·伯姆主演,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堪称经典。

美国古装史诗巨片《宾虚》的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的耶路撒冷,新任总督的部下米撒拉回到成长的故乡,与儿时的玩伴宾虚重遇。米撒拉想利用宾虚作为名门贵族的犹太人的身份,去劝服犹太人臣服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但是遭到了宾虚的拒绝,两人因此决裂。宾虚的妹妹在观看新任总督巡视街道时,不慎将屋顶的瓦片剥落以致总督被砸伤。米撒拉借机把宾虚的全家人定罪为谋反罪。宾虚被卖到一艘军舰上,成为一名奴隶,从此与家人分离并失去了他们的消息。后来,在一次海盗的袭击中,宾虚救出了舰队的司令官阿里士,阿里士把宾虚收为养子并引荐给恺撒大帝。骁勇善战的宾虚很快被阿里士培养成竞技场上一名优秀的马车驭手。宾虚过上了奢华的生活,但是为了寻找家人和向米撒拉复仇,他还是回到了耶路撒冷。米撒拉得知宾虚的际遇,妒忌的他向宾虚发起了挑战,两人在竞技场上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虽然米撒拉采用了许多卑鄙的手段来暗算宾虚,最终却使自己落败并命丧车轮。后来,宾虚终于得知他的家人因为在狱中染上麻风病而被遣送至麻风谷,宾虚找到了他们,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到外面遭受他人的鄙视。此时,耶稣为了替众生受过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宾虚被耶稣的精神所感化,而其家人的麻风病也奇迹般地不治而愈。《宾虚》通过主人公宾虚曲折坎坷的遭遇,间接地叙写了罗马帝国的历史和基督的受难史,而影片中那场长达四十分钟的战车对决更是成了影史上的经典段落。

在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盛行了近10年的古装史诗巨片——大制作、大规模、大场面。《宾虚》称得上是这股巨片热潮中的巅峰之作,它同时也宣告了这个巨片时代的结束。从无声片时代起,《宾虚:基督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曾先后数次被搬上银幕。而威廉·惠勒执导的这部《宾虚》,场面壮丽,气势雄伟,多彩的异国情调和主演精彩演技相得益彰,被看成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在第3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影片共获得11项大奖,首创奥斯卡奖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除了美国的历史传记片,苏联导演谢尔盖·格布罗维奇(Sergei Yutkevich)也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著名的“列宁系列”影片。《列宁的故事》(Rasskazy o Lenine,1957)不仅表现了作为领袖的列宁,而且表现了作为普通人的处于内心痛苦和悲剧情况中的列宁,是列宁题材影片的一个里程碑。随后,他又创作了《列宁在波兰》(Lenin v Polshe,1966)这部叙事结构新颖的影片,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进入20世纪60年代,历史传记片拍摄继续呈现升温的状态。美国的史诗性历史片有《斯巴达克斯》(Spartacus,1960)、《罗马帝国沦亡录》(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1964)、《圣经:创世纪》《埃及艳后》(Cleopatra,1963)等。人物传记片则以《日月精忠》(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冬狮》(The Lion in Winter,1968)为代表。其中由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斯巴达克斯》是一部大制作的古罗马史诗式的大片。它叙述了古罗马的奴隶因不堪奴隶主的暴虐而奋起反抗,但最终被镇压的史实,是一部歌颂奴隶斗士追求自由解放的影片。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高的价值体现。影片在雄伟壮丽的外观之外,亦有着细腻生动的对主要角色内心世界和人生的描写,因而呈现出远胜同类作品的悲壮气氛和深度内涵。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摄等4个奖项,还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类影片。

而由约瑟夫·L.恺凯维奇导演拍摄的超级巨制《埃及艳后》,以惊人气魄重现了古罗马时代一段波涛壮阔的历史,同时描述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莱奥帕特拉为了政治目的跟罗马帝国的恺撒联姻,后来她却跟罗马大将马克·安东尼产生了暴风雨般的爱情。这个三角关系的刻画因外部景观的卖弄而相对显得不够深入,但片中几场战役和女王入城的场面则使人叹为观止。可以说,《埃及艳后》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投资最大同时也赔得最惨的一部古装巨制。20世纪福克斯公司当时为该片花费了4 000万美元。其拍摄过程可谓极其奢华。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数码技术,而制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实的效果,导致制片部门进行大规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场景——埃及艳后访问罗马的进城仪式,场面雄伟壮观,街道和城门都是用真正的建筑材料搭建,以至于有人说《埃及艳后》剧组打算重建一个罗马城。然而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埃及艳后》成为电影史上最赔本的影片,它的失败几乎让20世纪福克斯公司破产。

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历史传记片也出现了不少载入电影史册的杰作。如英、美合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是一部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拍摄的场面宏伟的史诗片。它忠于真实而又超出真实,它虚构出各种形象和情绪,这种情绪比劳伦斯本人所体验到的更为强烈和富于刺激性。影片的导演手法及摄影极为出色,既展现宏伟壮观的战斗场面,又剖析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出身卑微、高深莫测、胆略过人,又受虚荣和情欲支配的冒险狂。本片荣获第3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在英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完全电影》(TOTAL FILM)评选出的50部最伟大史诗电影中排在前列。

德国导演让-马里·斯特劳布(Jean-Marie Straub)执导的《安娜·玛格达列娜·巴赫的纪事》(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1968)是新德国电影早期的重要作品。影片以真实的素材为依据,表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一生,尤其是他的复杂个性及其与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影片表现了巴赫为音乐创作和个人的发展如何依附当时的权贵,同时,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业和地位,又不得不做一点小小的抗争。巴赫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则几乎是冷酷无情的,要求婚姻完全服从于他的音乐创作需要。与一般的传记片不同,斯特劳布在影片中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纪实”方法。他以巴赫的妻子安娜·玛格达列娜的日记为基本线索(画外音朗读形式),再加上其他大量的原始材料(其中包括一些巴赫本人所写和别人写给他的信),构成了一种“编年史”式的体裁。其中安娜的视点又成为透视这位音乐家性格、思想的主要角度。影片随着对巴赫生平的叙述,大量引用了巴赫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斯特劳布没有把这些音乐仅仅作为一种音响背景,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原始材料,使其为观众提供了关于巴赫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知识和对巴赫的性格、心理的某种阐释。

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Andrey Tarkovskiy)的《安德烈·鲁勃廖夫》(Andrey Rublyov,1966)展现了俄罗斯中世纪苦难深重的历史,黑暗的宗教势力残暴肆虐;外族人入侵,血腥地屠戮俄罗斯人民。圣像画家鲁勃廖夫(约1360—1430)亲眼看到了祖国这一片地狱般的景象和俄罗斯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获得自由的过程。他历尽曲折,最终完成了《最后审判》和《三位一体》圣像画。影片的绝大部分镜头是在俄罗斯的文化遗址拍摄的,塔尔科夫斯基赋予影片中所表现的俄罗斯生活图景一种严峻性和残酷性,并通过鲁勃廖夫的创作活动揭示了他的精神世界,提出了画家的道德立场,自己的时代和人民生活的联系等问题。塔尔科夫斯基以一个现代艺术家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影片的视点是以现代人的眼睛去看俄罗斯和从鲁勃廖夫的视角去看俄罗斯这二者并存。这种“双重视点”决定了影片独特的风格和基调。

4.新好莱坞时期的历史传记片: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以新好莱坞电影导演为主力,美国拍摄了《巴顿将军》(Patton,1970)、《巴里·林登》(Barry Lyndon,1975)、《麦克阿瑟传》(MacArthur,1977)等历史传记片。其中《巴顿将军》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军事人物传记片,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高,影响也较大,人物与情节基本上忠实于历史。乔治·巴顿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先后率领第七、第三集团军,**,所向披靡,为盟军战胜德意联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军队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巴顿将军》的摄影运用高级宽银幕技术,使影片的画面显得壮美:许多宏大场面拍摄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里的战斗和巴顿将军在隆冬越过法国的场面,格外令人赞叹。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沙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导演还借助综合的移动镜头完成了由点到面的空间展示,先用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局部造成突出战争残酷性的效果,然后再让观众带着这个由局部造成的强烈的印象,去领会战争的规模。《巴顿将军》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所拍摄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荣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

这时期的欧洲的历史传记片,仍然在影片的艺术表现和思想主题上走得很远。新德国电影导演施隆多夫和赫尔佐格在20世纪70年代分别拍摄了他们的代表作《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1979)和《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Kaspar Hauser-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1974)。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的《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取材于历史上一个名叫卡斯帕·豪泽的真实人物的经历。他出生数月后即被遗弃,被一劳苦的雇工收养。16岁时,他又被雇工遗弃在纽伦堡市的集市广场上。随后被数人领养,但却神秘地先后两次遇刺,最后一次终被杀死。影片表现卡斯帕·豪泽在被雇工领养后,被锁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窖里,像个动物一样被拴在木桩上,陷入完全与世隔绝的境地,他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没有时间概念,对人类文明更是一无所知,成了一个白痴。赫尔佐格以冷峻、同情的调子真实表现了卡斯帕·豪泽被家庭、被社会所遗弃,受尽歧视、嘲弄和剥削的社会局外人的悲惨命运,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试图从人类学和人性本质等哲理的层次,对人、人性和既有的文明道德、社会秩序进行研究、反思和批判。瑞典著名导演波·维德伯格(Bo Widerberg)拍摄的《乔·希尔》(Joe Hill,1971)则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细致、真实而又富于**地歌颂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瑞典移民乔·希尔创建工会,并以自己的民歌作为鼓动手段开展工会斗争,最后遭美国当局杀害的英勇精神。影片曾被欧洲影评界指为“民众电影的范例”。

5.历史传记片的第二**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传记片再次在美国的类型电影中掀起创作热潮。如《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甘地传》(Gandhi,1982)、《莫扎特传》(Amadeus,1984)、《我的左脚》(My Left Foot:The Story of Christy Brown,1989)、《卓别林》(Chaplin,1992)、《勇敢的心》(Brave Heart,1995)、《基督最后的**》(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1998)等,或荣获奥斯卡奖或获奥斯卡奖多项提名,受到观众青睐。欧洲的历史传记片则以英、俄等合作的《奥兰多》(Orlando,1992),英国的《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1996),意、英、中合拍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法、德、意合拍的《玛戈皇后》(La Reine Margot,1994),希腊、意、西德合拍的《亚历山大大帝》(Omero Antonutti,1982),意大利的《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1998)等为代表。

美国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的《莫扎特传》是一部根据音乐大师莫扎特人生经历改编的电影。影片以倒叙手法,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现了追逐名利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利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片中,萨利埃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英年早逝,被葬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公墓里。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利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为世人赞颂。《勇敢的心》是由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导演的电影,讲述的是在暴政之下,英雄之后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人民为了自由而抗争的故事,充分表达了为“守护”自由而战的珍贵理念 。本片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由约翰·麦登执导的《莎翁情史》也是一部优秀历史传记片。影片以莎士比亚创作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引线,讲述莎翁本人的爱情罗曼史,并点出其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因及过程。该片获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多项大奖。

英国尼尔·乔丹编导的《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1996)的主人公是爱尔兰抵抗领袖,他领导了反对英军在爱尔兰的恐怖统治运动,最终迫使英国坐到讨论爱尔兰独立问题的谈判桌上。这段历史在英国涉及爱尔兰的教科书上一直讳莫如深。影片通过恢复这个被人遗忘的爱尔兰革命者的历史地位,第一次对爱尔兰历史上的这个恐怖时期用艺术手法做出形象记载。但在英国人眼里,柯林斯是一名恐怖分子,在爱尔兰共和军那里,柯林斯又被视为叛徒。因此,这部史诗性影片受到多方面攻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影片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奥兰多》(Orlando,1992)是女编导萨莉·波特(Sally Potter)根据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代表作改编而成的一部传记片。叙事起始于1600年的伊丽莎白时代,年轻贵族奥兰多因为爱情失意而沉入梦乡,1650年才醒来,开始写诗。1700年他出使中亚时再次沉入梦乡,1750年作为一个女人醒来。100年后的维多利亚时代,奥兰多爱上了一个行为放诞的美国探险家。在20世纪,奥兰多终于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完成了一部书稿。《奥兰多》高度形式化的结构勾勒出英国历史和传统特征,萨莉·波特也借此探讨了女性身份和女性经历等女性主义的命题。

苏联的《列宁在巴黎》(Lenin in Paris,1981)描写列宁侨居巴黎期间,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思考,以及与形形色色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斗争。影片采用了时空交错等新颖的电影手法,不仅表现了广阔的历史事件,而且还表现了思想本身、思想的活动及思想的过程。格布里罗维奇总是以极敏锐的目光观察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提出他所说的,“真正触动千百万苏联观众的思想和情感的现实问题”。

6.新世纪以来的历史传记片:2000—

进入21世纪以来,历史传记片延续了20世纪末的创作势头并有所拓展。欧美影坛陆续出现了一大批传记影片,如美国的《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2001)、《你往何处去》(Quo Vadis,2001)、《弗里达》(Frida,2002)、《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2002)、《飞行家》(The Aviator,2004),法国的《玫瑰人生》(La même,2007),英、澳等的《明亮的星》(Bright Star,2009)、《艾米丽亚》(Amelia,2009),英、美的《年轻的维多利亚》(The Young Victoria,2009),英、澳、美合拍的《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2010),美国的《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2010),法、中、德的《拉贝日记》(John Rabe,2009),英国的《铁娘子》(The Iron Lady,2012),美国的《林肯传》(Lincoln,2012)、《希区柯克》(Hitchcock,2012),英、美、瑞典的《戴安娜》(Diana,2013),美、英的《为奴十二载》(12 Years a Slave,2013)等。

这时期历史传记片题材丰富、类型多样,人物形象塑造更具有时代感。影片制作往往由多个制作机构、多个国家合作,具有国际性。如《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就由美国梦工厂与环球影业合作,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传记片。影片讲述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数学家小约翰·纳什念研究生时便提出了著名的博弈理论。他的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与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做斗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过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由美、法、日合拍,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的《绝代艳后》,讲述了一位法兰西王后的一生。奥地利公主玛丽非常聪明,生性活泼,14岁的时候,在一场政治婚姻中,从奥地利公主变成法国的太子妃。由于某些原因,王子对玛丽非常纵容,婚后,玛丽一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同样,玛丽也一直无法与内心的寂寞彻底脱离。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是关于18世纪法国宫廷和社会的各种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欲望交织的爱情,以及最后法国人民的怒吼。

又如,由波兰和美国联合摄制的《你往何处去》(Quo Vadis),对波兰文学大师显克微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你往何处去》进行重新诠释。此前,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有很多个版本,单单美国就分别在1951年和1985年拍摄了两版《暴君焚城记》。而《你往何处去》以史诗般的气魄,描述了古罗马的堕落和早期基督教兴起时期的历史,被誉为是“反映古罗马的杰作”“真正的基督教史诗”。波兰电影大师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Jerzy Kawalerowicz)导演的这个新版本既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又对维尼兹尤斯、彼特罗纽斯和尼禄等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形象刻画,因此超越了以前的若干个版本。由法、美联合制作的《时尚先锋香奈儿》,讲述时尚传奇人物可可·香奈儿早年的奋斗史,由最具人气的女明星奥黛丽·塔图来扮演尚未成名前的香奈儿,重点描绘她的少女时期直至时装界初露锋芒这段时期的遭遇。一个简朴的女孩Coco,靠着天赋和勤奋自学成才,成长为一代女性时尚的代言人。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香奈儿与各种男人的邂逅,帮助她了解奢华神秘的时尚圈,她与著名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爱情,也成为20世纪初的一段佳话。英国制作的《铁娘子》是一部讲述迄今英国历史上唯一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传记电影,由梅丽尔·斯特里普领衔主演。影片以撒切尔的老年生活为主线,将她对参政、竞选首相、下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穿插其间,用撒切尔的眼睛带领观众重温了20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该片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化妆奖。

再如,《国王的演讲》是由汤姆·霍珀导演,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联合制作的影片。整部电影以平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逝世,本该继位的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选择了退位。王位留给了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当时的乔治六世不但不想做国王,还有着严重的口吃。为了改掉这个毛病,他找来了语言治疗师罗格帮他校正。经过艰难的努力,乔治六世终于在隆重的典礼上完成了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上,《国王的演讲》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4项大奖。科林·费斯凭借本片获得金球奖最佳戏剧片男主角。影片还获得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