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谎言与真相:《刺杀肯尼迪》(1 / 1)

☆ 影片档案 ☆

片名:刺杀肯尼迪

外文:JFK

导演:奥利弗·斯通

编剧:奥利弗·斯通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茜茜·斯派塞克、汤米·李·琼斯、乔·佩西、加里·奥德曼等

上映:1991年12月20日

国家/地区:美国、法国

片长:189分钟/206分钟(导演剪辑版)

获奖:获1992年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和最佳摄影奖

1.奥利弗·斯通:对政治、历史和战争的独特阐释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是当代美国影坛颇为独特的一位导演。他与乔治·卢卡斯、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新好莱坞电影的主力、“电影小子”等同为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但相对于他们的创作来说,奥利弗·斯通的作品更倾向于一种先锋的实验精神,其电影观念更接近重视自我表达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然而,与大卫·林奇、科恩兄弟、斯蒂芬·索德伯格等独立电影导演相比,奥利弗·斯通的影片则以表现政治、历史、战争等重大题材,对现实的介入干预,强烈的戏剧性以及对若干种类型片元素的升华运用而在风格上更接近美国主流电影。奥利弗·斯通特殊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创作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生育爆炸年代,青少年时期曾是一名嬉皮士,后应征入伍参加越南战争,越战结束后进入纽约州立大学跟随马丁·斯科塞斯学习电影创作。亲身参与越南战争的经历让斯通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越战的缠绕。他不仅拍摄了《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被称“越战三部曲”),其中《野战排》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表现越南战争真实历史、反思越南战争的一部重要影片;而且在1991年创作的《刺杀肯尼迪》中,斯通继续通过对肯尼迪遇刺一案的“揭秘”,提出了这场让美国人泥足深陷的越战为何打响,越战究竟让谁获益等一系列高度敏感的话题。正是因为奥利弗·斯通对历史、政治、战争真相的不断求索和不停追问,才出现了《刺杀肯尼迪》这样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对肯尼迪遇刺案的强烈关注和重新讨论的影片。受《刺杀肯尼迪》一片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对政府调查的结果产生了质疑,要求政府将一份2038年才能够公之于众的国家安全文件提前公开。《时代周刊》和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73%的人认同《刺杀肯尼迪》一片提出的观点,认为这起案件并非个人的刺杀行为,而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而政府对人民隐瞒了真相。虽然这个观点已经有先于该片的书籍和纪录片提出来,但均未造成如此轰动的反响,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电影对大众的影响力。

2.谎言与真相:表层的反叛质疑与深层揭示

影片通过检查官吉姆·加里逊对肯尼迪遇刺案孜孜不倦的调查,展现了肯尼迪遇刺的事件和加里逊对案件的调查过程。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和妻子杰奎琳一行人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为肯尼迪竞选下一任总统做热身宣传。然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肯尼迪在他所乘坐的轿车中被子弹击中,历史从此发生改变。几个小时以后,一名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的男子被抓获。他被指控在肯尼迪途经的榆树街的一幢楼房楼上连开三枪,杀死了肯尼迪。奥斯瓦尔德被捕后声称他只是替罪羊,而在随后的押送途中,他竟被达拉斯一家夜总会的老板杰克·卢比开枪射杀。新奥尔良地区的检察官吉姆·加里逊对这起案件产生了怀疑,遂带领着一帮部下展开了调查。他把一个与奥斯瓦尔德过从甚密的前飞行员大卫·菲利交由联邦调查局审问,但菲利却很快被释放。政府成立的由法官沃伦主持的调查委员会于三年后公布了调查结果,认为肯尼迪遇刺案为奥斯瓦尔德一人所为。加里逊深入地研究了沃伦的调查报告,发现了不少疑点,于是决定与助手们一起重新调查整起案件。随着调查的深入,加里逊逐渐地揭开一个惊天的阴谋:由于肯尼迪准备结束越南战争,这将有损政府一些高层领导人的利益,于是他们密谋制造了这起美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谋杀,其中甚至牵涉肯尼迪之后的总统尼克松。因此,肯尼迪的被杀事实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加里逊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他的调查,最后向法庭提出了对肯尼迪被刺案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克雷·沙尔的指控,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对肯尼迪案件的公开审理。在克雷·沙尔否认一切指控,加里逊的污点证人证词无效的情况下,加里逊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亚伯拉罕·扎普鲁德在案发当时所拍摄的从未公布于世的纪录片。短片推翻了案发时只有三次枪击的结论,子弹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射向肯尼迪总统,而不仅是从奥斯瓦尔德所在的那幢楼。这一切都显示暗杀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行为。虽然最终克雷·沙尔被判定无罪,但是肯尼迪遇刺案背后存在着阴谋这一事实得到了承认。

3.悬疑侦探手法:仿佛剥洋葱般层层深入

如此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事件如何在银幕上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是颇为考验一个导演的驾驭能力的。奥利弗·斯通采用了悬疑侦探片的手法,仿佛剥洋葱一样对肯尼迪遇刺案的幕后阴谋进行层层深入的表现,贯穿始终的悬念和紧锣密鼓的节奏使得三个多小时的影片毫无冗长沉闷的观感,这不能不说是影片叙事上的成功之处。除了对类型片叙事元素的巧妙借用,奥利弗·斯通更是以强烈的视听效果来向观众传达他的政治观点。他曾经说过,“在一部影片中,最重要的是观点,其他的只是陪衬,甚至包括演员和剧本。唯一能将一切协调一致的是我赋予影片的观点,一种深受自己战争经历影响的观点。人们对我的影片的所有指责(紧张、激烈、毫无节制)全都来源于此”[9]。为了先声夺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影片在不少地方采用了MTV(音乐电视)的拍摄手法,先有画外音然后才出现画面。比如影片开头对历史背景的介绍,画面尚未出现的时候,伴随着艾森豪威尔总统在电视上向全国人民所做的告别演说,画外解说就已经开始讲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情和世界形势。而且艾森豪威尔的演说中提及的美国每年在军事上的高昂费用,军事工业对美国经济、政治的影响等问题与后面的肯尼迪遇刺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奥利弗·斯通已经事先在此埋下了伏笔。随后,各种彩色和黑白的纪录片画面开始穿插着勾勒出当时美国国内外的政治态势:肯尼迪当选总统、马丁·路德·金振奋人心的演讲、美国对古巴的政策、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战争一触即发……这些历史的片段均由画外的解说词串联起来,并通过貌似客观的新闻式的解说突出了肯尼迪总统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在他手中掌握着战争与和平的关键性选择。同时,在肯尼迪的演讲原声中,他在公共场合和家庭生活中的纪录短片则逐渐加强了肯尼迪是一个新自由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的形象。因为这些画面均是真实的历史纪录片的片段,所以观众们丝毫察觉不到他们正在被导演奥利弗·斯通牵引着,接受他提供的一个历史的视角、一种历史的观点。

4.剪辑:以闪前与闪回拓展时空,对比呈现被遮蔽的真实

此外,《刺杀肯尼迪》还以强烈的戏剧性和夸张的风格化来呈现出高度的形式感。影片的剪辑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多处的碎片化剪辑和累积剪辑配合着节奏紧密的鼓点音响,让观众在近乎让人喘不过气的叙事信息的冲撞中感受到叙事的张力。在肯尼迪乘坐的轿车驶向榆树街的段落里,随着鼓声敲击的强烈节奏,出现了若干不同景别剪辑在一起的纪录片片段,车队、人群、旗帜、招贴画……碎片化的段落拼贴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奥利弗·斯通更是多次地剪入了一个时钟的特写,强调越来越接近肯尼迪遇刺的那个时刻所带来的危机感。随着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高速摄影的段落出现了,营造出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窒息感。终于在一个肯尼迪向众人挥手致意的高速摄影段落之后,画面出现了黑场。在黑暗中,传来了枪声。在快速的视觉信息流中出现一个戛然而止的休止符所造成的视听效果是非常震撼人心的。影片多处运用了闪前与闪回来拓展叙事时空,尤其是通过两个时空的叙事内容的对比,来呈现被谎言所遮蔽的真实。比如表现加里逊与奥斯瓦尔德的辩护律师在酒吧交谈的一场戏中,律师告诉加里逊他从未见过克雷·沙尔,但是在接下来的一个画面中,奥利弗·斯通用同一个景别、同一个机位甚至人物同样的姿势来剪切入律师与克雷·沙尔交谈的场景。又如在克雷·沙尔被审问时,他声称自己从不认识男妓奥基夫,但画面上出现的是奥基夫被邀请至克雷·沙尔家里,两人共进晚餐的场面。奥利弗·斯通在影片中大量地将这种对比性的段落剪辑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真相”与“谎言”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的效果,而观众自然在下意识中对加里逊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真实”做出了判断。

尽管奥利弗·斯通在《刺杀肯尼迪》一片中以一个反政府主义者的姿态挑战政府向民众公布的“事实”,他通过检察官加里逊之口指责政府对民众的欺骗和利用,甚至在影片中对美国的军事工业和中央情报局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但是在影片最后的法庭审判一场戏中,斯通却借由加里逊对真正的“美国精神”——“民有、民治、民享”进行了深情的呼唤,完成了美国式的主旋律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