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描述:欧美盗匪犯罪影片创作进程概论(1 / 1)

1.早期盗匪犯罪片:电影出现早期—1928

盗匪犯罪片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但人们认为1903年鲍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同时是强盗片和西部片的源头。格里菲斯在1912年拍摄的描写犯罪生活的《猪巷火枪手》把强盗作为主人公,同时影片里已开始出现后来强盗片中屡见不鲜的开枪对射场面。该片已具备了强盗片的雏形。第一部名副其实的盗匪犯罪片在1927年得以诞生,这就是《下层社会》(Underworld,1927)。此片依据1922年的凶杀案改编,描写贩卖私酒的匪帮和警方角力的故事,是影史上第一次以盗匪作为主角的影片。它运用背面打光和烟雾效果,颇具艺术风格,广受欢迎。影片确立了盗匪犯罪片的基本元素:盗匪主人公;阴森不祥的城市街道;**、妓女型的角色;一位为主人公引来杀身之祸的美女。它曾获1929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故事奖。默片时期主要的盗匪犯罪片还有《大骗局》(The Racket,1928)等。

2.有声片时期的盗匪犯罪片:1928—20世纪30年代

进入有声电影时代后,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即影片已经具有了对白、音响和音乐等完整的听觉元素),是《纽约之光》(Lights of New York,1928)。这也是一部盗匪犯罪片。随后1931—1932年出现的三部盗匪犯罪片《小凯撒》(Little Caesar)、《人民公敌》和《疤脸大盗》(Scarface,1932)则让盗匪犯罪片作为一种电影类型被广泛接受,并且掀起了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盗匪犯罪片的制作热潮。仅1931—1934年,好莱坞就拍出了50部盗匪犯罪片和其他描写敲诈勒索、贪污盗窃、监狱暴行之类的影片。

《疤脸大盗》(Scarface)叙述强盗卡普内独霸一方,几次被捕,都由律师申请得到假释令出狱。后因争夺地盘,他与另一强盗头子产生内讧,警探多方追捕他,最后被击毙。这是美国有声电影盗匪犯罪片的一部代表作,当时被认为在利用音响效果(机关枪声、汽车声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有些西方电影史学家认为“这部影片的故事的简明、紧凑和激烈,显示出有声电影初期,一种很少见的优美风格”。然而,当《疤脸大盗》等影片激发观众的浓厚兴趣,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而引来蜂拥而起的仿效者时,盗匪犯罪片也开始受到指责,美国政府对像黑手党头子阿尔·卡彭这样的江洋大盗居然在全国的影院受到欢迎一事气愤不已,认为有损于美国的形象。尤其是一些教会纠合部分妇女团体和所谓的爱国组织,向好莱坞发出抗议,要求制作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停止盗匪犯罪片的拍摄。结果,从1934年起,由美国制片商的联合组织“美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出面,严格执行影片检查法(即著名的“海斯法典”),禁拍、禁映一切“不道德的”影片。第一个遭禁的便是霍克斯·霍华德执导的《疤脸大盗》。这部影片被禁映达数月,最后制片公司在片中加了几场描写公民们起来愤怒反对“民族的耻辱”(指犯罪活动)的戏,才得以解禁。但影片在各州上映时仍被大加删剪,有的州则仍然禁映。按照“海斯法典”,此后拍摄的犯罪题材的电影,必须避免“不道德”的场面,并加上明显无误的谈论公民责任的教义。从此以后,好莱坞盗匪犯罪片的主人公便换成了联邦侦缉局人员或警探,这个局面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检查制度的废止才发生变化。

1935年,华纳公司推出的《携枪的人》(The Man With the Gun),将执法人员树为主人公,强盗成了反派角色,被认为是第一部警匪片。1936年,强盗片《化石林》使歹徒杜克·曼蒂的扮演者亨弗莱·鲍嘉一举成名。这部影片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最后一部经典强盗片。

3.黑色电影时期的盗匪犯罪片: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盗匪犯罪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销声匿迹,只是在战后“黑色电影”崛起时才卷土重来。“黑色电影”的提法,是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在1946年受“黑色小说”一词的启发而创造的,主要指好莱坞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初期拍摄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道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影片。“黑色电影”的主人公往往是城市中不被人注意的年轻人。他们独居阴暗、幽闭的房子,性格内向孤僻,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喜好夜间活动,并且独来独往,他们所处的环境异常冷漠,他们只是被人当作一种工具,于是他们对世界充满敌意和失望。这种影片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逐渐减少。

《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被认为是“黑色电影”开创期的代表作之一,讲述斯佩德和搭档阿切尔在旧金山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有一天,一位打扮入时的贵妇前来委托他们寻找自己失踪的姐姐,据说她曾与一名叫瑟斯的男子在一起。他们接受委托后展开调查,但是阿切尔却在调查案件时被杀害,而随后瑟斯也被杀死。警方怀疑是与阿切尔的妻子有染的斯佩德杀了他的合伙人,为了洗刷嫌疑,斯佩德只得孤军奋战,继续调查这宗古怪的案子。他发现贵妇的真名叫肖内茜,与倒卖古玩的团伙有关系。随后,一名叫约尔的男子以5 000美金为酬,让斯佩德帮忙寻找一件叫“马耳他之鹰”的雕像。原来,瑟斯、约尔和肖内茜本来就是一伙的,而团伙的老大随后也现身了。他们围绕这尊雕像展开了争夺,甚至不惜雇用杀手杀掉对方。最终,斯佩德凭借自己出色的推理找到了杀害阿切尔的凶手,那就是肖内茜,尽管他已经对她产生了爱意,但还是把她交给了警方。该片改编自侦探小说作家汉密特的代表作,在情节的编排上严丝合缝,节奏紧凑,步步紧逼,营造出很强的悬念感,是一部公认的佳片。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还包括《双重赔偿》(1944)、《夜长梦多》(1946)、《杀人者》(1946)、《盖世枭雄》(1948)、《酷热》(1953)、《大联合》等。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这一时期的盗匪犯罪片色彩阴暗,情绪低落,而且盗匪往往不再是孤立的个人。他们是一个庞大、秘密、结构严谨且森严的组织。他们几乎成了美国一切罪恶的化身,总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

弗里茨·朗(Fritz Lang)导演的《酷热》(The Big Heat,美,1953)讲述一名坚持正义的警官在黑帮头目情妇的帮助下,摧毁了黑帮犯罪分子和警界内部的腐败势力。片中警官甚至不能信任他为之服务的政府,只能单枪匹马地与盗匪作战。这一时期,法国导演路易·马勒(Louis Malle)也拍摄了一部颇具“黑色电影”风格的影片《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叙述朱里安与老板的妻子弗洛伦丝相恋,他们设计似乎天衣无缝的计划来杀掉朱里安的老板。他们的谋杀行动刚开始很顺利,但后来却因为一些细微的偏差而导致事态的败露。影片使用计中计、骗中骗等手法来结构剧情,并且十分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显示出与美国的“黑色电影”所不同的一些特征。

4.新好莱坞时期的盗匪犯罪片: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

20世纪60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时期,盗匪犯罪片总体而言相对不景气,但出现了一些反现存体制和传统价值观的盗匪犯罪片,比如《邦妮和克莱德》(1967)、《没有明天的人》(1974)等。这些影片大多从更为复杂化和人性化的角度去塑造盗匪人物。他们既是社会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腐败的社会和僵化的体制的受害者。影片的创作者往往对这些人物寄予了同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被视为反体制的英雄。

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1967)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一对银行抢劫犯的故事,题材属于传统的盗匪犯罪片,但影片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打破了该类影片的规范。美国学者爱德华·默里认为,《邦妮和克莱德》所关心的“是在一个丧失了值得追求的目标和价值的社会里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探索。像今天的许多人一样,邦妮和克莱德既不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不明白自己是谁。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讲,暴力成了应付空虚感的一种手段:对于克莱德,开枪意味着显示自己的男性气概,对于邦妮则是表达她的敌对情绪”[1]。邦妮和克莱德的对立面虽然仍是社会秩序及其代表人物——警察、法律和银行等,但不同之处在于邦妮和克莱德成了被同情的对象,成为两个逗人喜爱的造反英雄。他们打家劫舍的生涯被合理化为“绿林侠义”行为和反抗不合理秩序的壮举。他们被击毙时,没有像传统的盗匪犯罪片通常那样产生一种愉悦解脱感,而是出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效果。影片以邦妮和克莱德的打劫行为为叙事线索,实际上表现的是他们两人的爱情主题,这也是有悖常规盗匪犯罪片之处。正因如此,他们不再是恶势力的象征,而是两个情感丰富的普普通通的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牺牲品。《邦妮和克莱德》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因而,影片恰逢其时,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反体制、反社会的青年的精神象征。《邦妮和克莱德》的风格带有明显的喜闹剧色彩,这同传统的盗匪犯罪片也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影片对传统盗匪犯罪片的喜剧风格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把诙谐和严肃融合在一起,脱离了一般喜闹剧的浅薄和低俗。这一时期,由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导演、阿兰·德龙(Alain Delon)主演的《独行杀手》(Le samoura?,1967)则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冷酷杀手的形象,深入人心。

5.表现黑手党犯罪的盗匪犯罪片: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以后,盗匪犯罪片开始复兴,拍摄热潮重新掀起。首先是弗莱德金的《法国贩毒网》(1971),该片是一部反映缉毒内容的影片。片中的主人公警探托伊尔被塑造成一位以暴制暴的孤身英雄。他无视执法规则,喜欢用自己的一套来对付贩毒者。为此他还被停了职。在片中有着大量的枪战和暴力镜头,结尾部分的枪战场面尤为激烈。托伊尔击毙毒贩头目的镜头更是给人以惊心动魂之感。可以说,影片是开新式警匪动作片之先河的作品。全片情节曲折,悬念迭出。自然音响和剪辑技巧的出色运用更是给影片造成了良好的视听效果,极大地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1972年的《教父》和1974年的《教父2》不仅为盗匪犯罪片争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而且为这一类型的影片开创了新的模式——史诗性的、家族式的盗匪犯罪片模式。《教父》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流行小说,影片以一个黑手党家族的故事为题材,为盗匪赋予了新的浪漫形象。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导演的《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1976)则把“黑色电影”推向新的高度。斯科塞斯在“黑色电影”的惊险风格中糅合了西部片和恐怖片的形式,用新现实主义的心理手法,描写一个深陷在都市的可怕环境中孤立无援的人。影片的主人公特拉维斯内心孤僻,为摆脱寂寞喜欢整夜开车,所见的都是令人作呕的纽约底层生活。爱情的挫败将他逼上用暴力铲除污秽的道路,以此来展示他的存在价值。《出租车司机》的突出成就在于反映了现代人与生存环境的对峙和抗争。影片中的纽约,环境作为人物的对立面出现:无论是28号大街,还是8号街区,以及主人公的住所、妓院,都笼罩在黑暗中。夜色中,纽约显得光怪陆离。灯光下,闪烁着团团毒气,雨水使纽约的街道变形,来往的汽车灯光摇曳不定,像鬼火一样跳动。黄色的出租车似幽灵般穿梭在由红色光斑制造出来的丛林般的街道,驶向远方的夜雾中。妓院的长廊里点着几盏灯,周围和前方是黑暗。黑色的区域像一块沉重的铅块,每一道黑门都是一个危险源,充满了神秘而深不可测的气氛。以上这种惶恐不安的情绪感受,主要是靠一幅幅黑色基调画面形成的。斯科塞斯导演的另一部影片《穷街陋巷》(1973)以及波兰斯基的《唐人街》(1974)、唐·希格尔的《肮脏的哈里》(1971)、《美国往事》(1984)、《普里兹家族的荣誉》(1985)、《目击者》(1985)、《铁面无私》(1987)等也是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盗匪犯罪片。

6.后现代风格的盗匪犯罪片:20世纪90年代

盗匪犯罪片对社会背景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社会中暴力和犯罪现象严重,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猖獗,这为盗匪犯罪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表现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仍有几部黑帮片力作问世:如马丁·斯科塞斯的《盗亦有道》(Goodfellas,1990)和科波拉的《教父》(第3部,1990)、《米勒的十字路口》(1990),巴里·莱文森导演的《一代情枭毕斯》(Bugsy,1991)等盗匪犯罪片依然能在电影市场上叱咤风云。影片《盗亦有道》以真实事件为基础,讲述了美国黑帮名人亨利·希尔在江湖上纵横三十多年的传奇遭遇。影片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一个纽约意大利裔的黑帮分子从小到大的一生,逼真地表现出黑道人物独特的生活形态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本片是马丁·斯科塞斯的得意作品,网罗了罗伯特·德尼罗、乔·佩西、雷·利奥塔等演技派演员通力合作,虽然不及《教父》的影响广度,但对于人物刻画更加深入,也是一部力作。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后现代风格的盗匪犯罪片也开始涌现:包括昆汀·塔仑蒂诺的《落水狗》(1992)、《低俗小说》(1994),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尼基塔》(1990)、《这个杀手不太冷》(法、美,1994);还有《拦截目击者》(Narrow Margin,美,1990)、《七宗罪》(1995)、《天生杀人狂》(1994)、《本能》(1992)、《亡命天涯》(1993)、《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1995)、《法尔戈》(Fargo,1996)、《洛杉矶机密》(1997)、《搏击俱乐部》(1999)等。

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导演的《七宗罪》(Se7en,1995)讲述了一个连环杀手按照但丁的《神曲》中所描述的七宗应该罚下地狱的罪行——饕餮、贪婪、懒惰、**欲、骄傲、嫉妒和愤怒——来设计他的杀戮计划,被选中的受害者都是犯有其中一宗罪的人,被凶手以该罪行虐待至死,手段极其残忍。沙摩塞是凶杀组即将退休的老警探,世故冷静,米尔斯则是新手,干劲十足,自愿承担重任。沙摩塞原本不想受理此案,但是为了帮助米尔斯,他还是留了下来。他们在陷入这宗扑朔迷离的案件中苦无头绪时,已犯下五宗命案的凶手竟然前来自首。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为就此结案时,凶手杀害了米尔斯的妻子,而极端愤怒的米尔斯不顾法律的制裁,杀死了凶手,但同时也成为其设计的犯“愤怒”一诫的罪人。美国柯蒂斯·汉森导演的《洛杉矶机密》中的罪犯出自警察和特工组织的内部,因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更为摄人心魄。这可以说是一部20世纪90年代黑色片的杰出代表。执导惊险片的高手汉森成功塑造了几个性格不同的警探,悬疑、惊险的情节,一气呵成的故事,尽管长,但细节和表演都是值得观众仔细品味的。

7.新世纪以来的盗匪犯罪片:2000—

进入21世纪以来,盗匪犯罪片创作仍然保持一定的活力。《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2002)、《毁灭之路》(Road to Perdition,2002)、《猫鼠游戏》(2002)、《无间道风云》(2006)、《老无所依》(2007)、《12怒汉:大审判》(12 Angry Men,俄,2007)、《赌城风云》(Deal,美,2008)、《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美、德,2009)、《沃兰德探长系列:目击者》(Wallander:Vittnet,瑞典,2010)等影片继续书写着银幕上的盗匪传奇。

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导演的《毁灭之路》(Road to Perdition)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芝加哥,当时的芝加哥城是一个犯罪帮派林立、暴力凶杀事件层出不穷的城市。爱尔兰后裔鲁尼掌管着一个帮派,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他的儿子库纳尔和养子苏利文是他的两个得力助手。苏利文是个雷厉风行、令人闻风丧胆的职业杀手,然而在家里,他却是一个非常疼爱妻子和儿子的丈夫和父亲,甚至从不抽烟喝酒,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男人,他在作为杀手的职业和家庭角色之间努力保持着平衡。苏利文的两个儿子迈克尔和彼德一直很崇拜自己的父亲。12岁的迈克尔日渐懂事,他非常好奇父亲的职业是什么,终于有一天,他在苏利文和库纳尔出去执行任务时偷偷藏在汽车里,目睹了父亲杀人的过程,知道了父亲的职业。对苏利文一直心怀妒忌的库纳尔借口迈克尔会泄露他们杀人的事情而企图杀害父子俩以灭口。但派去的杀手却错杀了苏利文的妻子和小儿子彼德。侥幸存活的父子俩开始逃亡,苏利文决定向鲁尼父子复仇,因为鲁尼在保护他的亲生儿子和维护养子利益的矛盾中,还是选择了血缘关系,包庇库纳尔。鲁尼父子俩知道苏利文会来寻仇而躲藏起来,苏利文则决定挨个袭击鲁尼的生意据点,直到他们现身应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美国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拍摄的黑帮片《无间道风云》。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改编自2002年中国香港电影《无间道》,不过,其与原作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这不仅因为影片的背景地被改在了波士顿,主角被换成了爱尔兰黑帮,还因为这是斯科塞斯第一次涉及探讨美国警察机构内部以及贪污问题。在波士顿南部,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爱尔兰黑帮一直控制着城市的地下黑帮组织,他们是绝对的犯罪核心。可是为何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爱尔兰犯罪分子能在波士顿如此猖狂?这与警察内部的腐败是分不开的。影片深刻揭露了警察内部的腐败,颠覆了人物的角色定位。片中每一个角色都是那样处心积虑。导演试图创造的是一个美国式的悲剧,他通过影片试图揭示这样的道理:人,一旦被迫与他熟悉的生活剥离,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