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启真正的3D电影时代:《阿凡达》(1 / 1)

☆ 影片档案 ☆

片名:阿凡达

英文:Avatar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编剧: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尼·韦弗

上映:2009年12月18日

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片长:162分钟/171分钟(特别版)/178分钟(加长版)

获奖:获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剪辑、最佳混音、最佳原创音乐提名奖等,第67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年度最具创意立体电影奖等

美国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因1997年《泰坦尼克号》获得11项奥斯卡奖,其中包括第7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荣登“世界之王”。随后14年中,卡梅隆“闷声磨剑”,终于在2009年年末,花费5亿美元打造出“史上最贵”的科幻巨制——《阿凡达》。“阿凡达”源于梵语,意为“神之化身”;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阿凡达指代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形象设定。对热爱科幻作品的卡梅隆来说,“阿凡达”就是他实现人生梦想的契机。众所周知,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是引领卡梅隆走上电影路的启明星,进而电影特技、宏大叙事和科幻题材成为卡梅隆电影风格的重心。

早在1995年卡梅隆就完成了《阿凡达》的剧本初稿:半身残疾的退伍军人杰克·萨利被派遣到潘多拉(Pandora)星球,通过控制“阿凡达”融入当地纳美人的族群,试图劝说他们搬离家园,以供地球人开采珍稀的地下矿藏。随着对纳美人生活的逐步了解,并被潘多拉星球独特、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杰克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终于在地球人与纳美人发生冲突时临阵倒戈,成为纳美部落的新领袖,带领他们击退地球人的入侵。卡梅隆总结道:“我的灵感来源十分简单,基本上都是幼年读过的科幻小说。”由此可见这个表面上并不新鲜的科幻故事,蕴含着卡梅隆多年的思考和积淀。

后殖民语境中的潘多拉星球作为一个符号,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无数被殖民、被奴役的地区和民族,《阿凡达》则隐喻着数百年来西方殖民历史。富饶美丽的潘多拉星对来自地球的“开拓者”们来说,尽管潜藏着种种不确定的致命危险,但“阿凡达”的出现使地球人像游戏一样加入潘多拉星的世界而不必再担忧生命代价。纳美人与印第安人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能指—所指”关系。本土的纳美人和地球上的印第安人、非洲土著一样,在所谓的文明面前,是占有着富饶资源却不懂利用、“暴殄天物”的野蛮人。起初,地球人杰克意图通过他自己的“阿凡达”获得和纳美人交流的机会,劝说他们搬离故土,让出资源,最后却反叛绝大多数地球人的利益,带领纳美人族群誓愿保卫潘多拉。在《阿凡达》中,“英雄冒险+开拓疆土”—“英雄成长+保卫家园”的基本叙事模型内含着美国西部片与科幻片的类型融合。与对西部片的评价方式一样,先进的和落后的两种文明间的交流和冲突,需得首先明确立场,才能做出孰是孰非的正确评价。

尽管工具理性主义是人类启蒙精神、科学技术和理性本身演变和发展的结果,但工具理性主义的不断膨胀,终会使人类和自然都被奴役于效率和产量之下。毫无疑问,对此问题卡梅隆抱有强烈的关注。在《阿凡达》中,地球人代表的是先进的机械文明,而貌似野蛮的纳美人则是“天人合一”的化身。地球人极度崇尚科技,船坚炮利的外壳下肉体脆弱的人类也变得穷兵黩武起来:矿藏资源是科技进步的基础,用科技武器掠夺资源,再把资源无限投入新技术的开发,这个恶性循环让地球人从高贵的文明堕落为无耻的野蛮。纳美人用一种近似原始的方式在生活,万物有灵的潘多拉星球尽管蕴藏着巨大的矿藏和能量,纳美人却坚定地信奉着他们的自然之神——伊娃。导演卡梅隆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潘多拉星球的设定上,甚至为此制作了一部《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茂密的丛林中梦幻般地生活着无数动植物,而纳美人仅用发辫和动物毛发就可以结合一体,用近乎诗意的方式心灵相通,控制动物为其所用,颇具奇幻色彩。人和纳美人二者之间的对决中后者获得最终胜利,就表明了卡梅隆的立场和态度。

实景3D摄影系统(3D Fusion Camera System)、虚拟摄影系统(Virtual Camera System)和协同工作摄影系统(Simul-Cam System)三套系统紧密结合,造就了《阿凡达》震撼的3D视觉效果。开场不久,杰克从休眠舱醒来,悬浮在失重状态的飞船中时,镜头同位滚动,银幕焦点静止,而观众却感觉到自己飘了起来;杰克第一次控制“阿凡达”进入潘多拉星的森林,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植物们仿佛就在观众面前,触手可及;“灵魂树”的种子像地球海洋中透明的水母一样飞舞在银幕中,也环绕着观众,使人产生电影与现实近乎重合的感受。这在电影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同3D虚拟世界游戏一般,观众获得了身临其境的奇幻体验,瑰丽、神秘的潘多拉星球和它特有的动植物,陪伴观众感受着巨龙冲天的翱翔、夜光森林中的漫游和生命之树的呼吸。《阿凡达》开启了真正的3D电影时代——出屏空间、银幕平面和银幕后空间多层次呈现,极大地扩展了电影空间信息的容量。

《阿凡达》讲述的故事或许并不新鲜,但电影不同于小说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像的魅力是可以超越文字的。仅仅简单粗暴地说教“保护自然环境、维持和谐生态、尊重异族生命”并不能奏效,但利用影像的力量能将自然、生命的和谐之美极致地表现出来。通过CGI数字立体摄影技术,卡梅隆在《阿凡达》中让“万物有灵”的潘多拉星球在人们内心留下深刻、震撼的印象,任谁也无法允许、原谅他人破坏自己“心中净土”的行为。为了实现影片的艺术要求,卡梅隆和摄影师文斯·佩斯大幅改进原有的3D数字摄影系统,其成果便是崭新的Fusion 3D摄影机系统。他们将原本水平放置的双机调整为垂直放置,十分有利于使双机不受体型大小限制,光轴间距可以无限接近于零,满足了近景、微距等拍摄需要。将虚拟摄影与立体摄影相结合,卡梅隆实现了在拍摄现场和CG角色实时互动,角色之间的交流能够真情流露,而面部表情捕捉系统存储演员的表情细节然后生成的CG角色,相比真实演员毫不逊色,真正地实现了“表演捕捉”而不仅是“动作捕捉”。超越以往的特效化妆和普通的数字拟像,使观众第一次看到如此真实、生动和精致的外星人形象。

“星球是人类构筑的最宏大、也最异己的电影空间。20世纪以来的星球叙事,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类的孤独感,并在认知自我的层面上建立起一种独特的星际哲学。”[8]本片以星球叙事中的地外文明——潘多拉星球上的纳美人族群——作为他者,尽管与地球人类文明存在着极大的物理和心理时空差距,却是地球人类最有意义的参照。男主角杰克摒弃了地球/人类中心主义,察觉到遮蔽在地球人妄自尊大之下的异星魅力,这才使平等的沟通成为可能。杰克的反思引导观众也进行反思:纳美人究竟是异族还是异种?地球人唯我独尊的做派是对是错?所谓先进的文明是否有资格或权利来强迫相对落后的物种改变生活方式?从宽泛的角度来讲,纳美人不仅指代着地球人历史上被“改造”甚至消解的少数民族种群,还喻示着高等文明生物(人类)之外其他物种——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的命运。人类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已经占有或剥夺了地球上无数其他物种的生活资源、生活环境甚至生存权利。“一切以人类的需要为标准”在地球上早已成为约定俗成、见怪不怪的潜规则,而采取星球叙事的方式将同样的事情变换在潘多拉星上发生时,人们也终于从电影打造的科幻世界中获得自我反思的可能。

与以往的所有电影不同,《阿凡达》直接依靠画面和声音来讲述故事。并颇具开拓性地试图改变人类的观影方式,以身临其境的3D形式,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观众的视听体验。尽管在很早之前3D拍摄技术和放映系统就已经被发明、使用,但《阿凡达》通过银幕引领观众彻底突破惯常的二维平面电影世界而真正进入虚拟的立体空间,将停滞在电视和电脑前的观众群体再一次带入电影院。称赞2010年因《阿凡达》成为“3D电影元年”,实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