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幻电影的重要里程碑:《星球大战》(1 / 1)

☆ 影片档案 ☆

片名:星球大战

外文:Star Wars

导演:乔治·卢卡斯

编剧:乔治·卢卡斯

主演:马克·汉密尔、哈里森·福特、凯利·费舍尔等

上映:1977年5月25日

国家/地区:美国

片长:121分钟/125分钟(特别版)

获奖:获1977年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响、特别艺术成就奖

1.乔治·卢卡斯与“星球大战”系列

现在看来,《星球大战》系列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科幻电影之一。然而,当《星球大战》首部曲最初于1977年5月25日在美国仅仅32家影院上映时,没人预料它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包括导演卢卡斯本人。此前,影片投资方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几乎中途放弃拍摄这部影片。但是,《星球大战》很快就受到了影迷的疯狂追捧。电影历史学家伦纳德·马尔丁谈到第一部《星球大战》的意义时说:“毫无疑问,这部电影使得整个电影工业重新思考了对夏季电影、青少年电影、科幻小说、电影特效以及商业营销的态度。”而由于《星球大战》的成功,卢卡斯影业旗下的“天行者音效”“THX标准”、Avid后期制作系统等成了电影技术领域的一种业界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为电影创作拓展出一个新的领域,为特殊效果的制作确立了新的标准,使科幻题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人欢迎。当年的奥斯卡之夜它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技术类奖项。

卢卡斯在《星球大战》之后,又在1980年和1983年推出了另两部续集:《帝国反击战》(1980)和《杰迪归来》(1983),构成了《太空英雄三部曲》系列。再后来,卢卡斯在1999年拍摄第一部《星球大战》前传《魅影危机》,2002年拍摄《克隆人的战争》,2005年以一部《西斯的复仇》结束了整个系列。

2.传统故事框架下小说、传奇、神话与科幻元素混合

从情节上看《星球大战》的故事,可能会略显老套: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星系中,极端的邪恶分子建立了一个帝国,并建立了“死星”来镇压那些不服从管制的叛逆者。在奥尔德兰行星上,莱娅公主带领着一些人反抗帝国的残暴统治。公主不幸被俘,被囚禁在“死星”中。塔图伊恩沙漠行星上的“天行者”卢卡与老骑士共同战斗,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救了莱娅公主。他们探明了“死星”的弱点,发动新的进攻,终于炸毁了“死星”。影片“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星系……”的开头,还成为之后每部星战电影的开头语。

事实上,影片在看似传统“王子救公主”的故事框架下,将探险小说、亚瑟王般的传奇、希腊神话与科幻元素混合,打造了一个栩栩如生完全独立的世界。以绝地武士为例,星战系列整整涉及三代绝地武士的家族,更遑论其他海量的人物以及时间跨度了。考虑到其中的困难,采用经典的“正义战胜邪恶”的套路是最容易操作,也最保险。而且,纵观以卢克和安纳金为主线主人公的故事情节,虽然总的框架是抵抗军和帝国的对决,但是实际上其中涉及的复杂的线索,波澜壮阔的情节,在当时都是难以想象的,也非一般人能够驾驭。如果强求一部“巨型炸弹”(“大片”英文blockbuster,直译为“巨型炸弹”)必须有新的伦理和思想深度的话,那么把《星球大战》和30年之后的《指环王》做一下对比就会发现,电影在30年的过程中,“巨型炸弹”的主题深度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事实上,一直坚持拍硬科幻片的沃卓斯基兄弟,在《黑客帝国》中就已经给观众的理解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争议,以至于他们不得不重新出一个动画版来解释故事的背景。而《云图》也因其令人费解的轮回等主题导致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总之,好莱坞的“巨型炸弹”往往偏爱形式与外表,不喜欢甚至排斥为这类电影加入过多的深度与复杂性。

3.国际化:对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借鉴与吸收

在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中,人物、体制思想及观念多是对东方、西方文化及观念的借鉴与吸收,构成国际化的体系。如影片中圆桌会议以及长老团参考了古罗马的议会制,女王身边的骑士团团长则借用了中世纪的骑士形象。整个银河系原来是一个松散的联邦,被贸易联盟逐次消灭之后则变成了一个集权制的帝国,这代表了卢卡斯对于人类历史与命运的思考。而绝地武士又借鉴了日本的武士道中的武士形象。绝地武士所拥有的原力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则借鉴了东方阴阳平衡的思想。导演曾说明第一部星战的人物及故事是参照日本导演黑泽明的《战国英豪》所创作而成,之后的三部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德大战为架构并融入美国西部片及日本武士刀剧的节奏。[4]可以说《星球大战》是一部标准的国际化影片,不仅体现在发行营销上,还体现在影片本身的特质上。

4.电影特技:营造场面恢宏壮观的星际奇观

《星球大战》营造了一个完全脱离人类现实世界的世界。论同等的规模,这在电影史上只有《黑客帝国》《指环王》和《霍比特人》堪与比拟。《星球大战》的这种地位来源于卢卡斯对科技的嗅觉与不遗余力的投入。在影片中他融入了大量的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绘画)特效与技术,把当时电影家们所能掌握的激光技术、全息摄影等技术手段运用发展到了极致,造就了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画面。影片采用的高科技[5],包括数控摄像机的技术,这在之后的《黑客帝国》中也得到了应用;Animatronics电子合成动作技术,影片中机器人R2-D2就是通过这种技术来表现的;影像合成是星战系列中用得最多的特效制作,几乎所有的二维效果都是先在“蓝屏”拍摄,再用计算机视觉的“matt”效果和背景相融合的结果,例如安纳金和他的机器人的对话、握手镜头就是数字合成的结果,这也促成了《阿甘正传》中阿甘与总统肯尼迪的握手;非线性编辑软件也肇兴于《星球大战》;Adobe Photoshop的创始人John knoll当时还是《星球大战》的美术指导,他的程序小组所创造的各种图像滤镜给电影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效果,这之后其系列技术逐渐成为行业标准。说到《星球大战》中的技术,尤其不能不提到工业光魔(ILM,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公司、THX音响公司、皮克斯(Pixar)动画制作公司。他们都是卢卡斯为了自己的《星球大战》系列创办的(其中,皮克斯前身为卢卡斯公司的电脑动画部,后被史蒂夫·乔布斯购成立皮克斯)。工业光魔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好莱坞最知名的特效制作公司,在35年间制作了300多部特效电影,在历史上票房最高的10部影片中,有8部使用了工业光魔公司制作的视效。工业光魔公司获得了多达28项奥斯卡奖:其中14项是最佳视效奖,另外14项则是技术成就奖。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工业光魔公司开创了许多突破性的电影特效和制作流程。而THX的认证则成为电影院音响技术的最高标准。至于皮克斯则包揽了大部分的动画技术。实际上,这三个公司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