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读方略:喜剧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1 / 1)

1.喜剧片的分类

喜剧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子类型,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喜剧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滑稽喜剧(Slapstick of Clown)。滑稽喜剧片是最早的喜剧电影形式之一,它主要利用飞来横祸和尴尬羞辱等情境来引发笑料,滑稽喜剧片中充满了各种倒霉蛋的丢脸事迹、疯狂的追逐场面,等等。最典型的滑稽喜剧片莫过于麦克·塞纳特的“启斯东喜剧”。塞纳特的影片把严肃的社会问题降低为荒谬的喜剧套路,对犹太人、德国人、有钱人中的伪君子、假道学的贵妇人、牧师、教授等予以插科打诨、放浪戏谑、任意摆布。在他的影片里常有一群穿一身过大的制服,开一辆随时会翻倒的破汽车,动不动就卷进一场狂乱的追捕的警察,这就是他独创的著名的“启斯东警察”。塞纳特常常为搞噱头而搞噱头,设计了许多滑稽场面,踢屁股、扔砖头、扔奶油蛋糕是最常见的动作,打斗、追逐、到处乱窜是最常见的情节。

(2)疯癫喜剧(Screwball Comedy)。疯癫喜剧片(也叫乖僻喜剧)出现在电影进入有声片以后,与有声电影甫一发明时观众对听觉效果的热衷有着密切的关系。疯癫喜剧中有着大量的对白,主要的笑点在于人物机智风趣的台词而不再是肢体动作。第一部疯癫喜剧公认是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该片反映出当时美国人民在经济危机之后的新政时期渴望幸福安宁的愿望,而这也是疯癫喜剧应运而生的背景之一。疯癫喜剧的主要特征包括:重视人物对白和知性,电影中的台词往往字字珠玑,充满机关;多围绕男女的爱情和婚姻展开剧情,并且表现出洞悉世情的无可奈何;疯癫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她们大多具有独立的想法,充满了个性;疯癫喜剧也折射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转型——从较为保守束缚、繁文缛节较多的社会风气转变为现代化的相对平等开放的社会风貌。《女友礼拜五》《育婴奇谭》《苏利文的旅行》等经典影片均体现了上述特征。

(3)讽刺喜剧(Parody of Spoof)。讽刺喜剧片多用于嘲讽一些严肃的事物,比如政治方针与哲学信条等,有时也通过嘲弄道德风尚的不轨者来抨击社会上的混乱现象。讽刺喜剧中充满了极度的夸张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卓别林的《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1940)便是一部经典的讽刺喜剧,其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是卓别林放弃一切隐含曲折的方式而从正面攻击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的影片。卓别林在这部影片里扮演两个蓄着小胡子的人物:一个是贫穷的犹太理发匠,另一个是嚣张乖戾的大独裁者兴格尔(即阿道夫·希特勒)。影片中有许多尖刻犀利的讽刺段落和细节,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如影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互掷奶油点心大打出手的那场戏,滑稽夸张,但又一针见血,穷形尽相,引人发笑不止,而笑本身便是对专制暴君进行斗争的一个合法手段。较为知名的讽刺喜剧片还包括《鸭羹》(Duck Soup,1933)和伍迪·艾伦的大部分影片。

(4)黑色喜剧(Black or Dark Comedy)。黑色喜剧片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后来拓展到影视领域。黑色幽默是一种让人备感哭笑不得的幽默,是以喜剧的形式来表达悲剧性的内容,其表现的核心包括世界的荒诞、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现代主义所倡导的理性主体幻灭之后的惶惑和矛盾等。面对这一切,无力改变现状的人们只能借由笑声来抒发内心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经典的黑色喜剧片有《黑店狂想曲》《第22条军规》《低俗小说》《一条名叫旺达的鱼》等。而库布里克的名片《奇爱博士:或者我如何学会不再焦虑而热爱核弹》从片名就已经体现出黑色幽默的味道。

(5)浪漫喜剧(Romantic Comedy)。浪漫喜剧片是喜剧片与爱情片交叉衍生出的一种电影形态,主要围绕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来结构喜剧情节,重点表现他们互相吸引和追求爱情的过程。经典的浪漫喜剧片包括《蒂凡尼的早餐》《当哈里遇见萨莉》《诺丁山》等。《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讲述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饰演的农家少女霍莉来到纽约当高级交际花。她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经常徘徊在著名奢侈品品牌蒂凡尼的橱窗外,声称自己可以把蒂凡尼的首饰当作早餐。跟霍莉住在同一栋公寓的男子瓦杰克是一个不出名的作家,在生活贫困线挣扎的他迫于无奈接受了一个富孀的包养。瓦杰克慢慢被虽然拜金却不失其天真善良本性的霍莉吸引而爱上了她。然而霍莉却不愿意放弃金粉世界的梦想,直到有一天,在追逐享乐生活的路上栽倒的霍莉才幡然醒悟,了解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6)风俗喜剧(Comedies of Manner)。风俗喜剧片是从戏剧艺术中有着悠久历史的风俗喜剧借鉴而来。风俗喜剧“涉及的是日常生活方面。它使我们所洞察的,不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危机及其相关的最强烈的感情,而是社会的风俗习惯、人类行为的种种缺陷和怪癖”[5]。具有代表性的风俗喜剧片有《窈窕淑女》《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等。《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1994)将放诞、混乱的当代青年人的情爱生活与社会传统风俗礼仪以诙谐调侃的风格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典型的英国式幽默。在刻板严肃为特点的英式礼仪中,主人公的浪漫情爱因与其发生冲撞而产生不少笑料。尤其是影片**段落,男主人公即将与一个他并不爱的女人在庄严肃穆的教堂里举办婚礼。然而他因为刚刚得知他所爱的女主人公与丈夫分居的消息而陷入了痛苦的思想斗争中,但是迫于社会风俗礼仪,他还是与新娘来到了神父的面前举行仪式。当神父依程序询问是否有人反对新人缔结婚约时,竟然是理解男主人公内心所想的哑巴弟弟发出了抗议,于是婚礼现场陷入混乱。

2.喜剧冲突的建立

喜剧影片也会在内容上反映一些社会背景和人物个性的冲突,特别是对于以戏剧性来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好莱坞电影,作品中的矛盾冲突表现是必不可少的,喜剧电影的冲突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在表现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的喜剧片中,个人的喜剧性经历主要在于他/她无法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在这些喜剧情境中,个人通常希望能够融入社会,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某些情况和社会对于边缘人物的排斥,他们的愿望总是难获成功。表现这类喜剧冲突的影片包括默片时代卓别林、基顿的电影,而后鲍勃·霍普(Bob Hope)、丹尼·凯耶(Danny Kaye)和伍迪·艾伦等人的影片也沿袭了这个传统。

(2)两性之间的冲突。表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两性冲突的喜剧片则更为普遍。这类电影围绕男人和女人之间不断地为争夺爱情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而展开剧情。而且常常是在影片开始,男女双方就展现出了各自在个性和价值观认同上的针锋相对。然而影片剧情却要在这种看似难以置信的情况下促成一对恋人,并最终获得圆满结局。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疯癫喜剧”便把这种两性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许多“疯癫喜剧”中,女人更多听从内心情感的驱使并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有着自由的心灵;而男人则要受到男性社会角色和工作制度的束缚,显得刻板拘束。因此在男人和女人的爱情中,常常交织着冲突对立所爆发出来的笑声。除疯癫喜剧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比利·怀尔德的两性喜剧外,表现两性冲突的喜剧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演变成为盛极一时的浪漫爱情喜剧。

3.喜剧的精神价值:超越和自由

喜剧影片的精神价值是实现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理解一部喜剧片中的幽默元素需要观众在对现实情况有了理解之后,对其做出一定的反思;在反思中实现人的精神自由,从而得以超越现实环境和自我的精神桎梏。喜剧常常通过笑声来实现对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的超越。卓别林在《摩登时代》(Modern Times,1936)中表现了工业时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和束缚,观众在对他用扳手加固女人的纽扣和别人的鼻子等疯狂的行为发出哄然大笑时,也对“文明社会”中摧残身心的诸多规章制度的荒谬性得到了超越性的理解。此外,喜剧电影还以笑来表达人类的自由与自信。爱森斯坦在谈论喜剧时曾说过能笑的人是自由的,西方也有理论家谈到喜剧是通过欢乐价值来庆贺和体现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及精神自由。

4.喜剧的大众文化特性:巴赫金“狂欢理论”

喜剧影片自电影发明以来,就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无论在哪个时代,喜剧电影都有着众多观众,在太平盛世,人们常以喜剧电影来娱乐自己;而在战乱频仍和经济萧条的时代,人们则用喜剧电影来暂时逃离令人困扰的现实。喜剧有着显而易见的大众文化特征,苏联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以其“狂欢理论”对喜剧的大众性和民间性做出了深刻的阐释。巴赫金对“狂欢理论”的思考源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文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指出,中世纪的人们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刻板的,严格遵守等级制度、宗教清规的生活,充满禁欲、严肃、崇高;另一种是狂欢节式的自由自在的疯狂的恣情的生活。狂欢节源于中世纪欧洲民间的节日宴会和游行表演等,在狂欢节的广场上,进行着各种可笑的仪式和祭祀活动,小丑和傻瓜、巨人和侏儒、国王和乞丐都登台演出,充满了戏谑和发泄。狂欢节是全民的,无论平民还是统治者都可以参加。狂欢节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的是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6]

虽然现在人们可以很随意很方便地在家里的电视和电脑上观看电影,但是电影艺术始终还是具有其独特的仪式感,那便是电影实质上是一种影院的艺术。即使在免费的影像资源充斥网络的当下,还是有不少观众愿意掏钱进入电影院观赏电影,这应该远不只是追求视听效果的原因。在幽黑密闭的空间里,人们共享着同一块银幕上的画面,同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喜剧影片的观看中,不时发出一阵阵默契的互动的笑声,而这一切,不正是巴赫金希望通过狂欢来实现的文化大众的乌托邦梦想吗?“一切有文化之人莫不有一种向往:接近人群,打入群众,与之结合,融合于其间。不单是同人们,是同民众人群,同广场上的人群进入特别的亲昵交往之中,不要有任何距离、等级和规范,这是进入巨大的躯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