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展现战争残酷与人性的光泽:《拯救大兵瑞恩》(1 / 1)

☆ 影片档案 ☆

片名:拯救大兵瑞恩

外文:Saving Private Ryan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罗伯特·罗达特

主演:汤姆·汉克斯、爱德华·伯恩斯、马特·达蒙、范·迪塞尔等

上映:1998年7月24日

国家/地区:美国

片长:169分钟

获奖:获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音效剪辑奖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46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拥有犹太血统。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生涯涉及多种主题和类型,如犹太人大屠杀、奴隶制度、战争与恐怖主义等。不同于马丁·斯科塞斯、斯坦利·库布里克等个人色彩强烈的美国“电影作者”,斯皮尔伯格乐于在经典类型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注重大众的欣赏口味。作为新好莱坞电影业界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在世界电影行业陷入全面危机之时,斯皮尔伯格以新颖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不断缔造着一个又一个“电影神话”。

自1975年执导《大白鲨》开始,斯皮尔伯格成为通俗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历程甚至可以作为当代美国以至世界主流电影的发展史。始终如一的赤子童心,加之童年经历导致他缺乏的安全感,使斯皮尔伯格十分热衷拍摄与儿童题材相关的影片,如《第三类接触》《外星人E.T.》《太阳帝国》和《胡克船长》等,影片中的儿童无不是家庭破碎或父母缺失的。而源自母亲一脉的犹太血统,一直困扰着斯皮尔伯格,在“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影片、《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中,通过对纳粹德国和犹太人经历的刻画,斯皮尔伯格释放着他心中积淀已久的“犹太情结”。斯皮尔伯格的创作特点是用高科技来包装商业电影,在蕴含他个人生命体验的同时,制作出通俗、简单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迎合观众的视听娱乐需要,缺乏深刻人文内涵和艺术气质一直是斯皮尔伯格电影事业的短板。因此,斯皮尔伯格决定尝试制作一些有“艺术品位”的影片,经过《永远》《紫色》《阿米斯塔德号》等片的探索,斯皮尔伯格终于通过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和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全面胜利”,得到艺术与商业层面的双重认可。

《拯救大兵瑞恩》展现了逆境中的人性光辉和战争中的人性奇迹:为了不让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母亲再失去最后的儿子詹姆斯·瑞恩,以米勒上尉领导的八人编制突击队走上了拯救之路。美国伞兵瑞恩因空军投放错误被困在敌人德军腹地,生死未卜;三个兄弟阵亡,如果他也不幸遇难,他的母亲将老无所依。美国盟军作战总指挥部考量了这一情况,派遣一个突击小分队前往救援。刚经历过无比惨烈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米勒上尉,挑选出自己手下“硕果仅存”的几个优秀战士和翻译兵厄本踏上征途。他们无法理解并质疑上层的决定,以八个人的生命代价去拯救一个人,这个比例近乎荒诞。敌方危机重重,小分队经历坎坷:出发不久他们遇到了一家法国人,固执、善良的大兵卡帕索为了法国小女孩不幸中枪身亡;米勒上尉安慰鼓励大家,继续前进,找到了“瑞恩”;翻译兵厄本懵懂、懦弱、善良,在战争中成长,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小分队成员先后负伤、阵亡,最后米勒上尉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一路辗转,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瑞恩获救,小分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曲美国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中对战争一贯批判的态度,斯皮尔伯格用客观、冷静的笔调陈述这样一种观点:讨论战争本身的对错并没有意义,而战争中凸显的“人性”超越生命存在的价值;个体的生存和自由固然重要,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世界的和平,个体的牺牲就有了价值;当个体的存在影响集体价值观时,集体也将维护个体的利益。从马歇尔将军提议“拯救大兵瑞恩”开始,在场的各位就存在质疑,而马歇尔将军朗读当年林肯总统写给阵亡士兵家属的慰问信后,激起了所有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场“拯救瑞恩”行动并不仅是为了瑞恩个人的生存和他母亲的利益,因为对广大美军士兵来说,这更是一种激励和抚慰——他们在前线为国而战的时候,国家也不会忘记他们。瑞恩母亲作为全美国人民的代表,生活在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中,为了世界和平和国家利益将4个儿子远送到大洋彼岸的欧洲战场;门外的锦旗上象征军人之家的4颗五角星和墙边4个儿子的戎装合影……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正是这些家庭的存在和付出才保卫着美利坚合众国,而当他们需要时,国家和政府也会维护这些家庭的幸福和利益。瑞恩或许有足够的理由退出战场重返家园,但这不等于米勒上尉等八人的生命就是毫无价值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家人,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瑞恩,仅靠爱国主义精神是绝对不够的,而人道主义精神在这时发挥作用,对生命、自由的敬畏和尊重,才是最终让米勒上尉带领突击小分队踏上救援之路的根本原因。在突击小分队行动过程中,队员们反复讨论,希望这个瑞恩“值得”他们拯救。他们一边温和地嘲弄着恐惧战争、渴望回家的“假”瑞恩,一边又和这个心灵脆弱的大兵感同身受;当找到“真”瑞恩后,他执意不愿意离开战场。米勒上尉和小分队决定留下来帮他防守大桥,而最终瑞恩的英勇抗敌也让米勒上尉等人的牺牲更有价值。在最后这一段落,英雄主义情怀得到了极致的宣泄。小分队到来之前,镇上的守军处境危险;而小分队的到来扭转了局势,米勒上尉自创的“黏性炸弹”制服了德军的虎式坦克,“神射手”杰克逊又一次展示了他出神入化的射击技术。他们在桥上成功阻击了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入侵,直到救援部队的到来。或许这些士兵终将失去自己的生命,但他们英雄的身影被定格在最壮丽的一刻,也正是他们如救世主一般才锁定了最后的胜局。

《拯救大兵瑞恩》最为人称道的是导演斯皮尔伯格塑造的战争场面奇观。尤其是影片开头长达26分钟逼真惨烈的诺曼底抢滩登陆战,堪称电影艺术史上最经典的珍藏段落之一。在这一段落,斯皮尔伯格借鉴了纪录片制作的风格和手法,立足于电影的纪实本性,模仿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录片手持摄影的方式,通过大量不稳定的移动镜头去表现战场上的特殊气氛。在美工、烟火、化妆等各部门分工中,导演力求每一件服装、每一个道具和每一副表情都符合战争气氛。米勒上尉颤抖的右手,水中中弹的战士伤口喷出的血柱,水面上横飞的子弹,被炮弹炸得支离破碎的肢体,中了燃烧弹浑身浴火的战士……整个海滩上遍布弹坑、尸体,鲜血染红了海水,战士们或恐惧或坚毅的面容,等等,这一系列场景真实得令人窒息。战争偃旗息鼓时,大全景俯拍总结了这场战斗,并落点在一位名为瑞恩的士兵的尸体上,为影片随后的叙事做下铺垫。这26分钟的段落大致包含150个左右的镜头,除16个可以明确认定为全景的镜头,其余的全是处于运动中的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影片为了保持纪录风格的统一,摒弃了可以展示战争磅礴气势的大全景、大远景和航拍镜头,仅依靠近景和特写镜头来再现残酷战争中丰富的细节。导演斯皮尔伯格巧妙的对胶片进行褪色处理,搭配手持摄影带来的真实感,还原了冷峻、残酷的战争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