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战争有力的控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 / 1)

☆ 影片档案 ☆

片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外文: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编剧: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依列娜·舍夫丘克、奥尔加·奥斯特洛乌别柯等

上映:1972年12月6日

国家/地区:苏联

片长:188分钟/158 分钟

获奖: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全苏联电影大奖,1975年列宁奖金

由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Stanislav Rostotsky)执导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无论是在主题思想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影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入侵苏联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男人赶赴战场而只剩下妇女的村庄里,准尉瓦斯柯夫因为苦恼于驻守士兵的军纪散漫而向上级要求调来一批自律的战士,结果调来的是一批女兵。准尉无可奈何地领导着这群没有过作战经验的女战士,又因为自己只读过四年书而在这群上过十年学的女战士面前感到自卑。班长丽达偶然间在树林里发现了两个德国兵的身影,准尉向上级申请后带着丽达、冉妮娅、丽萨、索妮娅和迦尔卡5名女战士进入森林伏击。在森林里驻守一夜之后,他们震惊地等来了16个德国兵,准尉一边派女战士丽萨回去请求救援,一边准备与敌军展开对决。后来,4名女战士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丽萨也在路过沼泽地时不幸被淹没而亡。悲愤的准尉最终来到敌军的营地,一举擒获剩下的德国兵,并把他们押解回村庄里。20年后,准尉带着丽达托付给他的儿子一同来到森林里缅怀故人。他们遇到一群来这里玩乐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个红衣少女在朗诵着当年索妮娅诵读过的一首诗。

影片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过去的战争,从而对今天的现实进行思考。影片主人公是5名年轻的姑娘,她们在和平时期长大,渴望着爱情和美满的家庭生活,差不多每个姑娘都有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但战争使她们成了战士,战争毁灭了她们的梦想,乃至她们充满青春魅力的年轻生命。影片的“反战”主题是十分明显的,强调了战争和个人幸福的不可调和;但是,本片的“反战”主题显然与西方电影中常见的这一主题并不相同,本片具有一种悲壮激昂的艺术格调,在表现战争的悲剧性的同时,重点表现的是5名女战士的英勇献身精神。冉妮娅为了迷惑敌人,在距德军10米远的地方游泳唱歌,为了掩护战友,她将敌人吸引到自己身边,壮烈牺牲。丽达身负重伤,不愿拖累战友,也不愿被俘,自杀身死。其他3人也都牺牲在战场上。尽管有的战士死得不是那么壮烈,但终归是死在战斗的土地上。影片将战争和牺牲表现为一种崇高的人生和人性的检阅场,强调的是战士们显示出来的道德原则和精神力量,透现出一种爱国主义的**,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伊凡的童年》为代表的略显感伤的战争片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别。

影片在艺术构思上非常独特,别出心裁地选择了风华正茂的女战士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女战士们充满青春朝气的曼妙身姿出现在本应与她们的人生无缘的战争中,强力地控诉了战争对美好事物的剥夺和毁灭。鲁迅先生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写道:“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便是形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一部战争片悲壮激昂的艺术格调的基点所在。影片以多处细节突出表现女战士们青春美好的身姿,为后面控诉战争对美的残酷摧毁埋下了伏笔。比如女战士们在澡堂洗澡的一场戏中,影片不惧以较大的尺度展现姑娘们**的美好躯体,特别是冉妮娅美丽的身体引来了众姑娘们的羡慕:“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似的!”“哎呀,冉卡,应该把你送去展览!放在玻璃罩里,站在黑丝绒上……”而正是这副美艳的身体在影片的最后被纳粹法西斯的机关枪疯狂扫射,在镜头面前**裸地“毁灭给人看”,从而再清楚不过地点出了影片的反战主题。

影片在影像处理上也很有特点,突出表现在对黑白片和彩色片的创造性运用上。在表现5个女战士对战前幸福生活的回忆时,影片采用彩色底片和高调摄影,以一幅幅俄罗斯童话式的构图和色彩柔和的情调来强化对战前和平生活的渲染,相形之下,用严峻的黑白画面表现女战士们的现实战斗生活。这两组画面交替出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女战士们在和平年代那金黄色的秀发、红润的脸颊和湛蓝的眼睛均在残酷的战争中被迫褪去了颜色,极富表现力地揭示了影片的主题。此外,在表现每一个女战士对战前生活的回忆和她们对美好情感的想象时,都采用了象征着纯洁的白色作为场景的主要色调。这些不无超现实色彩的梦幻场景充分凸显了姑娘们的迷人身影,甚至连长相一般的丽萨也在回忆段落里变成一个楚楚动人、仿佛弥漫着森林芳草香气的姑娘。但是每一次从彩色的回忆段落剪切回黑白的现实段落时,简陋的环境和粗糙的脸庞都让观众们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感。

影片在叙事上采用多视点和超时空的方式,将每个人物的故事有条不紊地编织进整体的叙事中,达到了统一性与丰富性的高度和谐。在表现女战士们的战前生活时,影片以多个视点来展现每个人物的回忆和幻想,表现出她们迥然不同的出身背景和生活经历:班长丽达的丈夫在与德军的战斗中牺牲,她因此对德军法西斯有着刻骨的仇恨;冉妮娅的家人在一次大扫**中被杀害,她与一名已婚的上校相恋,被安排到这里;索妮娅是一名大学生,她与大学同学米沙有着一段纯真的校园恋情;来自林区的少女丽萨与在孤儿院长大的迦尔卡则各自拥有着对美好梦想的憧憬和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在表现现实的战争段落中,影片采用了准尉的视点来表现女战士们在战争中逐一牺牲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准尉的视点渐渐与观众的视点发生重合,观众通过准尉的眼睛,目睹了5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在与敌军的交战中飘逝而去,内心无法平静的观众因此也能够理解准尉从冷静理性逐渐走向情感激烈,最终孤身一人深入敌军老巢一举擒获所有德国兵的疯狂之举。影片最后,在战争结束20年后的场景中,又以前往湖边赏玩的年轻人的视点来引领观众的视点,让观众在这种间离效果中反思战争与和平的命题。除了运用多视点之外,影片更在编剧上巧妙地运用了“草蛇灰线”的方法,即将一条叙事线分为几段加以叙述,层层递进地将人物的经历时隐时现地贯穿于影片之中,从而完善了对人物个性的塑造。比如在表现丽达的叙事线中,先是通过她的回忆展现了她在战前与丈夫在白雪皑皑的白桦林里甜蜜相拥的画面,再是室内景中共组小家庭的温馨画面,在最后丈夫出门离去的画面中,以红色的背景隐约显示出一种不祥之感,丽达的回忆至此暂时告一段落。在德军空袭的段落中,高射炮手丽达打死了一个跳伞的德国兵,而没有遵照准尉活擒敌军的命令。这要等到后面丽达与冉妮娅聊天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的丈夫死于与德军的作战中,从而理解了丽达的仇恨。再到后面的段落,我们通过丽达夜里偷偷跑出集体营房的行动,才了解到丽达把儿子带到驻扎的村庄附近抚养着,她时常半夜悄悄跑去看望。除了叙事技巧,影片还充分发挥了音乐的表现力,通过各具特色的听觉形象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其中,丽萨的主旋律由代表乡村音乐的俄罗斯民族乐器三角琴奏响,与这位在林间长大的纯真少女的内心契合;冉妮娅的音乐则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吉他和管乐演奏的现代时髦的三步舞曲,与她热烈勇敢的性格相契;丽达的主旋律则是低沉稳重的钢琴和管乐,代表她理性持重的性格;索妮娅的造型音乐是使用钢琴和大提琴奏出的悲剧性曲调,因为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尽苦难的犹太人。此外,影片还运用超时空的方式延展了叙事。准尉痛心地发现已经被沼泽淹没的丽萨的衣物。此时丽萨的身影又出现在画面中,用她温柔清澈的声音跟准尉说:“对不起,我太着急了。”而在影片的结尾段落中,已经牺牲的5名女战士身着整洁光亮的军装,重新出现在准尉面前,留下了最后的飒爽英姿。这种时空的自由穿梭强化了观众对美好的生命在战争中倏忽而逝的强烈感受。

最后,影片还通过苏联传统的蒙太奇手法来深化主题。准尉和女战士们在湖边发现了敌军的身影,索妮娅开始逐个数着德军的人数:一个、两个,镜头切回隐藏在石头后面监视敌人动向的准尉和索妮娅两人,镜头再返回对岸,森林里竟然出现了第三个德国兵。于是索妮娅继续数着:三个、四个、五个……森林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德国兵,当数到15个时,镜头回到准尉和索妮娅的画面,然后依次是在各自的位置上监视敌军的丽萨、冉妮娅、丽达和沉睡中的迦尔卡的画面,最后再次切回准尉和索妮娅的画面时,响起了两声布谷鸟叫,这时镜头猛然切向战后前来湖边玩耍的红衣少女的背影,她仿佛听见了这两声布谷鸟叫而向后转身,接着她面对镜头,又听见布谷鸟的第三声叫。她走向前,面对着森林说:“布谷鸟,布谷鸟,你说我能活多久”,并且接着数下去。这个相当巧妙的剪辑点把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连接起来,战争时代的女战士们与和平时代的红衣少女听着同样的布谷鸟叫声,但是不同时代的同龄人却有着大为不同的心境:死亡的恐惧与玩乐的欣喜。影片用这样强烈的对比表达5个女战士们原本应当与红衣少女一样,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像准尉所说的:“她们本来应当活着,生儿育女,这根线不该断。是他们——是德寇——割断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