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描述:欧美战争影片创作进程概论(1 / 1)

1.早期战争片:电影发明—20世纪10年代

人类漫长的历史文明发展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人类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挑起战争:有的战争纯粹是利益追逐的产物,有的战争则具有正义反抗的初衷。但无论是对战争中的正义一方还是邪恶一方,战争都会让他们付出代价,带来惨痛的后果——美好生命的陨落,和睦家庭的破碎,健康身心的摧残,等等。而这一切都会成为战争影片表现的对象。

欧美战争片最早可追溯到电影诞生时期。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的“传记公司”拍摄的一部单本的虚构纪录片《扯掉西班牙国旗》(Tearing down the Spanish Flag),成为首部涉及战争的影片。此后,陆续出现了《1911年之战》《大屠杀》(Massacre,1912)、《世界的核心》(1913)、《和平之战》(1915)和《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文明世界》(Civilization,or He Who Returned,1916)等表现战争题材的影片。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编导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用190分钟的片长,表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和解放黑奴运动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其中既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和群众场面,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及情感刻画;既有平和宁静的叙事段落,又有铁骑突奔、**的磅礴气势。该片标志世界电影已由供人玩耍的科技游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称它为“用光书写出来的历史巨著”。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也认为,格里菲斯“不仅创造了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且创造了一门全新的艺术”[1]。

2.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片: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战争片大多以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要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年至1918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卷入这场战争。正是在这个时期,电影对战争及政治的宣传作用被发现并加以利用,欧美拍摄出了一系列从各个方面刻画军人形象的影片。如金·维多的《战地之花》(The Big Parade,1925)、劳什·沃什尔的《光荣的代价》(What Price Glory,1926)、《翼》(Wings,1927)、《西线无战事》等。《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叙说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在民族主义**的煽动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直到奔赴战场他才亲身体会到战争带来的血腥和死亡。后来,受伤的保罗返回家乡,发现愚昧的乡亲们完全不知道战争前线的残酷而仍然做着大日耳曼主义的幻梦,学校里的老师仍旧向学生们鼓吹沙文主义的思想。保罗愤怒地向学生们讲述战争的实情并提前返回战场。当“西线无战事”的时候,保罗却在战壕中因伸手捕捉一只蝴蝶而被敌军击毙。该片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普通德国士兵的经历,揭露了当权者为争夺利益而不惜向民众灌输沙文主义思想以鼓动战争的丑恶行径,一代青年人的爱国理想就这样被利用在荒谬的帝国主义战争中,具有较为深刻的反战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3.早期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朝鲜战争的影片: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发生于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战争冲突几乎波及全球,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2 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 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也正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全世界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数量惊人,仅保守估计就超过5 000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时期,不少作者、导演纷纷以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亲自奔赴战场,捕捉到许多珍贵的真实影像,并创作出一系列直接表现战争情况,反映民众抵抗法西斯的影片。如约翰·法罗执导的《维克岛》(Wake Island,1942)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最真实的写照之一,描写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勇敢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拼死坚守偏远的南太平洋岛屿的故事;泰·加内特的《巴丹半岛》(Bataan,1943)讲的是一个断后的美军巡逻队在菲律宾丛林与日军周旋并最终炸毁一座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桥梁。同时还有德尔玛·达维斯的《目标东京》(1943),维克多·弗莱明的《长空天使》(1943),霍华德·霍克斯的《空军英豪》(1943),路易斯·塞勒尔导演的《瓜达尔卡纳尔日志》(1944),威廉·威尔曼的《百战英雄》(1945)等。其后路易斯·迈尔斯通的《漫步阳光下》(1946)、《攻克柏林》(1950)等影片,从多个方面描写了战场的实况,并带有极大的爱国热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处在重建各自的国家和文明阶段,同时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物质和精神创伤。战后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涌现出一批具备强烈现实主义精神和深邃的人道主义内省的影片。包括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英国导演大卫·里恩的《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依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苏联的《第四十一》《士兵之歌》以及《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 Дон,1957)、《雁南飞》(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1957)等影片。

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以真实反映意大利抵抗运动以及意大利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Roma,città aperta,1945)标志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全盛期的到来,并与后续的《游击队》《德意志零年》两部影片组成了“战后三部曲”。其中《德意志零年》(Germania anno zero,1948)表现战争不仅使德国人民处于贫困和饥饿中,也使德国儿童在战争和法西斯毒害下产生了畸形的心理。主人公是一个儿童,他认为卧床不起的父亲已经对社会毫无用处,便将其毒死;但事后又内心不安,也自杀而死。影片有意识地用与儿童一起生活的父亲、兄长和姐姐三个人物来代表整个德国在纳粹主义统治下的不同生活态度的人。该片表面是把那名儿童产生杀父和自杀心理的原因归咎于教师的错误教育,但实际上是在揭露德国纳粹主义是一切悲剧的总根。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桂河大桥》“令人痛苦却雄辩地阐释了战争的荒谬性和破坏力”(里恩语)。这种“荒谬”和“破坏”不仅表现为荼毒生灵,暴殄天物,而且也体现在对人性的扭曲和民族禀性的劣化上。影片着重塑造了英国上校尼柯尔森这一艺术形象:他虽然是败军之将,却虽败犹荣,丝毫不减军人的气概和英国绅士的风度。他不折不扣地执行“放下武器”的命令,同时,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坚决抵抗日军让英国被俘军官服劳役的命令(因为违反《日内瓦战俘公约》)。他对原则的恪守信奉达到了盲目和愚蠢的地步。为了显示英国军人的能力,他带领官兵帮助日本人建造所谓的“英国桥”,实际上是以英国军人的“荣誉”为日本战争机器服务。特别是最后他竟然阻止英军游击队队员炸桥,险些酿成大祸。英国文化中的刻板守旧、墨守成规在战争的非常状态下被引向极端,反而显现出某种滑稽的意味。《雁南飞》(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1957)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电影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影片真实地表现了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女主人公维罗妮卡和鲍里斯是一对热恋中的青年,若没有战争,他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战争爆发了,鲍里斯上了前线。在一次敌机轰炸中,维罗妮卡的家被夷为平地,双亲被炸死,她只得暂住鲍里斯父亲家中。在痛苦的日子里,她受到了鲍里斯的表弟马克的诱骗,失身于他。因此,她遭到鲍里斯父母及其他人的谴责。双重的痛苦使维罗妮卡几乎自杀。但是,在她的心中还存着一线希望,那就是鲍里斯的归来。可是,事实上,鲍里斯到达前线不久就已经牺牲了,这消息直到很久以后才为维罗妮卡所知晓。在欢迎士兵凯旋的盛会上,维罗妮卡也把手中的鲜花分给来自前方的战士。这时大雁又在空中飞过,就像当初维罗妮卡和鲍里斯在莫斯科河畔漫步时的情景一样。

此外,20世纪50年代还出现了一些表现朝鲜战争的影片。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来美国、苏联、中国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对于美国人来说,朝鲜离本土十分遥远,难于理解美国与朝鲜何干?朝鲜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正义之战不能相提并论,而战争的平手结局也让自以为所向无敌的美国人尴尬、难堪。因此,有关朝鲜战争的战争片就十分有限,其创作热情与气势也就大打折扣。此类影片包括萨缪尔·富勒的《钢盔》(1951),约瑟夫·刘易斯的《大败退》(1952),马克·罗宾森的《独孤里桥之役》(1954)和路易斯·迈尔斯通的反战片《猪排高地》(Pork Chop Hill,1959)等。后来,导演罗伯特·奥尔特曼拍摄了著名的反战黑色喜剧片《陆军野战医院》(1970)。影片的场景被安排在朝鲜战场三八线附近的野战医院,讲述的是在前线的野战医院服役时,人们视战争如无物,终日不是泡女护士“热唇”,就是在营区中打高尔夫球。编导用黑色喜剧的夸张笑料借古讽今,对当时正打得如火如荼的越南战争大加挖苦与讽刺,从而达到其反战目的,在艺术性与娱乐性两方面均有可观之处。

4.全面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越南战争的影片: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1)多方面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

进入20世纪60—80年代这一时期,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最短也近20年。经过时间沉淀,有些真相逐步揭开,事实逐步弄清,电影家们可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与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是,欧美出现了一批全景式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诗性战争片。美国等国拍摄了影片如《最漫长的一日》(美,1962)、《虎!虎!虎!》(美、日,1970)、《中途岛之战》(美,1976)、《遥远的桥》(美、英,1977)等;苏联拍摄了以《解放》5部曲(1969—1970)、《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莫斯科保卫战》(1985)、《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88)等为代表的一批全景式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诗性战争片。

安德鲁·马顿导演的《最漫长的一日》,描绘的是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所谓最长的一天是该片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底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形象地重现。《中途岛之战》(Midway,1976)以交战双方主要人物——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大将和美国的海军上将尼米兹——为核心,围绕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关键战役——中途岛之战——的谋划和爆发,再现了战争中敌对双方在战略部署上的紧张对决,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该片中的海战场面拍摄得相当逼真,具有惊心动魄的视听效果。而苏联战争史诗巨片《解放》耗时4年拍摄,共5集,片名分别是《炮火弧线》《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战》《最后一击》。影片从1943年红军反攻(库尔尔斯战役)开始,继而强渡德涅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巴格拉齐昂战役),解放波兰,最后攻克柏林。按历史编年,表现了几次重大的军事战役,场面恢宏,人物众多,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再现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进程。《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是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这部影片采用了历史纪录片样式,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片中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根据真实原型塑造的,以镜头形象地表现了苏联人民为了自卫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本片与5集《解放》合在一起,可以反映出卫国战争的全过程。

这一时期,一方面,全景式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密集推出;另一方面,战争片的表现层面与视角更加多元。既有描写整个大战役的影片《坦克大决战》(1965),也有描写某次军事行动的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刺杀丘吉尔》(The Eagle Has Landed,英,1976);既有描写军民群体保卫列宁格勒的如《围困》(苏联,1977),也有表现英雄个人的如《巴顿将军》(Patton,1970)、《麦克阿瑟》(MacArthur,美,1977)等;既有反映空战的《伦敦上空的鹰》(英,1969),也有反映海战的如《击沉俾斯麦》(1960)、《从海底出击》(1981)等。另外,捷克的《大街上的商店》(1965)、《严密监视的列车》(1966),苏联的长片《伊万的童年》(1962),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等,也是视角独特、风格鲜明的优秀战争影片。

在这些佳作中,《围困》是20世纪70年代一部颇有影响的战争电影作品,根据作家亚历山大·恰科夫斯基五卷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影片描绘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受德寇围困的900天。列宁格勒军民克服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饥饿、轰炸、疾病、寒冷,保卫了这座“英雄城”,并最终打破了德寇的围困。影片以雄浑有力的笔触描绘了这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侵略与反侵略的围城战争。除着重描写列宁格勒“被围—死守—打破包围”的整个过程外,影片还涉及同一时期与此相关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巴顿将军》是一部史诗式人物传记片。乔治·巴顿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曾先后率领第七、第三集团军,**,所向披靡,为盟军战胜德意联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2]巴顿虽战功卓著,但却脾气暴躁、个性矛盾。他曾因殴打患炮弹休克症的士兵而被媒体围攻甚至勒令道歉。然而在大多数人心中,他仍被认为是美国唯一能够打硬仗的指挥官。影片生动描写了巴顿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的一生,再现了人性鲜明的战神形象,使人印象深刻。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重点描写的是苏军女兵群像的故事。1942年夏,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两个班女机枪手驻扎在靠近小车站的村子里。一天,班长丽达在不远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军。瓦斯柯夫带领一支小分队去搜查敌军,成员包括丽萨、迦尔卡、丽达、索妮娅、冉妮娅5个姑娘。小分队突遇10多名德军偷袭,战斗中4名队员牺牲。受重伤的丽达不愿连累准尉,把儿子托付给他后饮弹自尽。悲愤的瓦斯柯夫用手榴弹俘虏了敌军,并及时获得了苏军援救。多年后,瓦斯柯夫带着丽达的已经成为军官的儿子来到当年母亲牺牲的小树林,对所有的女兵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影片以真实而生动的画面,亦庄亦谐的基调,活泼风趣的艺术语言,再现了那些天真欢快的姑娘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为保卫国土,可牺牲爱情、别家离子,以生命为代价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个体生命的美好和战争的残酷性。片中运用黑白与彩色对比手法,形成和平生活回忆、遐想与战争环境视觉形成的反差效果,让人感叹战争对人命运的摧残,渲染了影片的悲剧感。

(2)描写越南战争的影片

对越南战争(简称越战)有多种解释,包括法国的越南战争、美国的越南战争、越南内战等。本书这里专指美国支持吴庭琰政府出兵后的越南战争(1961—1975)。从1961年美国特种部队入侵南越,至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军解放西贡,越南战争结束。这场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美国在越南战场上投入兵员约有65万之多,死亡约5.8万人,30万人受伤,耗费约4 450亿美元。越南战争给美国人民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越南战争对美国人来说都是一场惨重的失败与教训。

第一部描写越战题材的影片是《绿色贝雷帽》(美,1968)。这部影片描写了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的一位记者跟随上校韦恩到特种部队进行采访的经历,赞扬了特种部队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部带有宣传色彩的影片试图告诉人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是为了履行和西贡政权签订的条约义务,阻止越南共产党加强在南方的统治等。本片为美国当局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掩盖了这场侵略战争的本质,甚至断言越南战争美国必胜。所以它是越战题材中最失败的影片之一。

其实,具有侵略性的越战十分不得人心,即使美国上层社会和舆论界对待越南战争问题分歧也很严重。电影艺术家们也用电影表现反战的情绪与观点。特别是1973年美国在《巴黎停战协定》上签字后,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反战、反思的思潮,更出现了一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较佳的越战片。如《猎鹿人》(1978)、《归来》(1978)、《现代启示录》(1979)等,闪耀于20世纪70年代的影坛。

《猎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是美国第一部反映越战的重要电影,讲述三个年轻的钢铁工人迈克尔、史蒂文和尼克参加了越南战争。离开美国前,史蒂文与已怀孕的安吉拉举行了婚礼。婚礼结束后,三人一起去打猎,迈克尔奇迹般地击中了一头雄鹿,但他却认为这是在拿生命做赌注而倍感抑郁。在越战中,他们很快就成了越南士兵的俘虏,并被逼迫用左轮手枪玩俄罗斯轮盘赌。尼克大受惊吓,镇定的迈克尔则抢了手枪与同伴一起逃出俘虏营,但他们却失散了。迈克尔和史蒂文回到了美国,终身残疾的史蒂文选择在疗养院中度过余生。迈克尔虽无外伤,但在精神上已大受摧残。当他得知尼克还活着居住在西贡时,便前往越南寻找尼克,但此时已经麻木不仁的尼克却在迈克尔面前玩俄罗斯轮盘赌时饮弹而亡。《现代启示录》不仅正面表现了越南战争的杀戮场面,而且采用传统的“道路与旅途”的情节模式,通过影片的主人公美军上尉威拉德寻找被战争逼疯了的上校柯兹的经历,引导人们去探究越南战争使人性失控和放逐的深刻的哲学命题,反思这场战争的必要性。该片成了越战片的一座丰碑。

20世纪80年代后,越战仍是美国、英国影片的重要题材。影响较大的影片有乔治·科斯马图斯的《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Platoon,1986)、《生逢7月4日》(1989),还有《战火屠城》(The Killing Fields,英,1984)、《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等。

《野战排》是奥利弗·斯通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编导的影片,表现的是人类在战争中的一种疯狂状态,以美国新兵克里斯·泰勒写给祖母的几封信贯穿全片。影片通过泰勒的主观视角和心理活动引导观众对战争进行思考。在风格上崇尚现实主义,在表现视角上非常独特,通过一个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的眼睛来表现和观察越南战争。“它既不像《猎鹿人》那样因为有侮辱越南人民的镜头而遭到东欧几个国家的抗议,也没有像《现代启示录》那样着力渲染战争的破坏性,而是以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更真实地反映了越南战争的实况。”[3]该片也因其艺术成就,获得了第5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响4项金像奖。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以挖掘战争情景下的人性冲突为主题,分前后两部来展开剧情。前半部分叙述军事教官哈特曼如何用尽种种非人的手段训练新兵,以便把他们培养成丧失人性的杀人机器;后半部分叙述战争中的这些新兵的人性的种种展现:有杀人魔王,有对“正义战争”的怀疑者,还有人性的复苏者,等等。影片显示了一定的反战思想深度。

5.走向多元化的战争片: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规模的战争已经鲜有发生,但小规模的地区冲突仍然时有发生。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后,美国为强化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从90年代开始又先后发动或参与了海湾战争、索马里“维和战”、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和入侵伊拉克的战争等。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因而,这时期的战争片创作朝着更加多元化发展。

表现海湾战争的战争片包括《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1996)和《夺金三王》(1999)等。《生死豪情》叙述激战中的科威特伊军占领区里,坦克部队军官沙林在一次判断失误中下令击毁己军的坦克,导致好友鲍德温意外死亡。虽然军事法庭判他无罪,但他却日夜承受良心的煎熬。后来,沙林被委派去调查一宗机械师勇救士兵而牺牲的事件。在调查中,他发现英勇牺牲的卡伦竟然是一名女性,而在场的士兵的目击证词则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士官墨菲更因为抵挡不住他的逼问而自杀。最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当时,墨菲想要投降,卡伦则坚持战斗。在混战中,墨菲打伤了卡伦并把她丢在阵地上,使得卡伦葬身于轰炸机投下的燃烧弹中。沙林终于下定决心向鲍德温的父母说明自己误杀其儿子的真相,并最终得到老人的理解。最后,他来到卡伦的墓地,向她致军礼。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仍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前战争为题材或背景的战争片,影片更加有思想深度与表现力度。其中既有描写较大战役场面的《珍珠港》(美,2001)、《兵临城下》(美、德、英等,2001)、《库尔斯克会战》(Kursk,苏联,2001);也有表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回归的《拯救大兵瑞恩》(美,1998)、《细细的红线》(美,1999)、《爱国者》(The Patriot,美、德,2000)、《风语者》(Windtalkers,美,2002)等;还有表现战争中人性光辉的与普通个体的生存境况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美,1993)、《天与地》(法、美,1993)、《地下》(法、德等,1995)、《钢琴家》(法、德、波兰,2002)、《卡廷惨案》(波兰,2007)等。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美,1993)展现了逆境中的人性之光。辛德勒由一个渔猎女人的高手、唯利是图的德国商人,转变成拯救犹太人的“圣人”。影片追求纪实风格,采用了已很罕见的黑白胶片;但展示人性力度的时候画龙点睛地转为彩色。特别是影片里牵动辛德勒视线的那个小女孩,在一片黑灰颜色中,唯有她的上衣是红色的,点燃了辛德勒心灵深处的怜悯与同情。之后,辛德勒利用他创办的工厂,保护了1 200多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的杀害。

在表现当代局部战争的影片中,除了有关海湾战争的,另有表现波黑、科索沃战争的影片,如《无主之地》(2001)、《深入敌后》(Behind Enemy Lines,2001)、《乱世老少》(2002)、《塞尔维亚的维和军》(2003)、《触摸和平》(Snipers Valley,2007);描写车臣战争的《高加索的俘虏》(1996)、《风暴之门》(俄,2006)、《亚历山大》(2007)等;表现反恐战争题材的《黑鹰坠落》(2001)、《锅盖头》(2005)、《雷斯特雷波》(Restrepo,2010)、《勇者行动》(Act of Valor/I Am That Man,2012);还有表现中东战争的《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2008),等等。

其中莱德利·斯科特导演的《黑鹰计划》,纪实性地逼真描写了1993年美军特种部队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遭遇的惨痛失败,对美国以强权暴力为主导的对外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拆弹部队》也是以纪实的手法拍摄,叙述美军入侵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的冒险经历与部队生活。该片虽没有浓墨重彩地表达明确的反战思想,但仍保持好莱坞战争片的反战传统。影片开头有这样一段字幕:“打仗冲锋会极度上瘾,而战争就是毒品。”结尾则是詹姆斯因摆脱不了战争的阴影,而无法适应回国后的生活,再次主动穿上了拆弹服,在满足中露出微笑。这一头一尾的点题和两个小时的战地实录,对人的警醒绝对不比象征和表现主义来得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