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1 / 1)

天下末年 慕寒千雪 1106 字 1天前

射援、鲁肃、傅允、傅干、耿纪、张时、贾穆、张烈、黄华、颜俊。

投射射策放榜之后,甲科十人如上,乙科四十人,或入太学院,或入上林学宫。

与此同时,负责主试射策的赵岐接替蔡邕的兼职任大周教学署祭酒,总揽天下学事。左辅策马日磾任太学学院祭酒,总揽太学学苑教学之事。

右辅策杨彪,担任国相长史。韦端之子韦康,出任尚书右丞!

初平四年的这场投科射策,仅仅是大学之试,但依然充满了各种权利争夺。甲科十人是大王钦定,他们这些下属官员自然是没办法做出更改。

只能从侧面下手,来填补关中世家在朝堂上的实力。

傅干是大王义兄傅燮之子,傅允是其族弟。贾穆又是大王心腹幕僚贾诩长子,鲁肃倒是下邳人士,可以争取一番。但是除此之外,黄华、颜俊、张烈三人全都是凉州人士。

甲科十人中只有射援、张时、耿纪三人是正儿八经的关中人士。射援是扶风人,其兄与大王义兄苏则相交甚密,可以视为大王心腹。张时出自河东张氏,才学不错。

这十人之中,唯一能让关中世家信得过的只有出自耿氏的耿纪了。

乙科学子中关中学子与凉州学子倒是掺杂各半,还算平衡。因此,在这次射策中失利的关中世家自然是不甘心。

赵岐、马日磾、杨彪以及年轻小辈的韦康,硬生生挤到了朝堂之上。

尤其是杨彪以及韦康身居尚书令左右仆射这等要职,让关中世家非常满意。同样,凉州世家也非常满意,有大王照顾,这甲科中的凉州子弟,日后肯定也会得到照顾。不然,岂不是丢了自己的颜面!

高诚也很开心,不管如何,充斥到朝堂之上的人,都是一时俊杰,他们只会增加大周的实力。

投科射策过后,许多学子返回各自郡学,准备继续苦读。毕竟,虽然没有中策,但自己还有两次机会。当然,也有人直接放弃继续读书,选择去做文吏,从底层一点点往上爬。

这也是一条通道,人所想不同,自然也就会出现分歧。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够中策,可以再试两次。有的人则是认为自己中不了策,又或者条件不允许继续读书。所以,直接选择去做文吏。

毕竟,大周国并没有规定吏员就不能慢慢成为官员了。在这大争之世,官府用人肯定多,何况九年时间熬下来,怎么着也能有点出息了吧!

大周国的一场投科射策,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相邻的魏国、汉中、巴蜀三地。汉中张鲁心有所想,可力不能及。

现在自己的实力很不错,三万汉中精兵,外加两万蛮兵,别的不说,对抗刘焉还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汉中的百姓实在是太少了,只有七万余户,近四十万人口。世家更是少的可怜,名士大儒一个没有。

倒是益州刘焉,却是从中看出了不少的好处,尤其是权衡势力内部利益关系,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益州的政局,比大周还要繁杂。东州士族与益州本地士族的利益争夺,自己与赵韪的针锋相对,以及汉人与蛮人的对立,搞得刘焉是一头乱麻。

初平四年末,即是岁旦前夕,益州州牧府也发出了投科射策的布告,准备明岁春耕之后,在益州内部大肆招敛人才。

魏国则是因为明岁的谋划,而暂时取消了投科射策。不过,在魏国官署中,已经出现了教学署及射策司。

其余势力,还在忙活着休整内部。尤其是幽州公孙瓒,吞并了刘虞之后,又杀了皇甫嵩,收纳其帐下一万精锐。燕国的实力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军队数量一口气从四万之士,激涨到八万余人。

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收编的刘虞降卒,近三万之人,而后公孙瓒又招募一万善骑之士,再度恢复到两万骑兵的规模。

而在朱儁率领一万精锐,逃到冀州后,立即与袁绍合军。同时,黑山贼实力大损,只余下张燕手里的五万蟊贼,盘旋在太行山中。冀州各地,也多多少少恢复了丁点元气,使得袁绍的日子终于没有那么难过了。

十万带甲之士,领口数四百余万,积谷千万石!

尤其是其中五万大军重新聚集在易水南岸,北望幽代。更有主将朱儁,大将颜良、文丑,其余将校数百员,虎视眈眈。

看来袁绍还是先打算击败公孙瓒,夺回天子,以正其名。毕竟,去大山之中跟张燕玩捉迷藏,的确不是什么好法子。

至于青州田楷,则是交给了实力不弱的兖州牧曹操。老曹坐拥五万百战精锐,对付田楷那区区三万多人,足够了。

今岁刚刚成立的楚国和和齐国,一丁点动静都没有。尤其是袁术,手握十余万雄兵,动都没动一下。而陶谦也没有任何打仗的心思,继续发展着自家内政。

荆州刘表倒是整兵顿甲,分屯沙县以及汉寿两地,趁着今岁这最后的一点闲暇时间,运送粮草。

刘繇的大军主力也再度从庐江退回长江南岸,驻守丹阳,齐聚战舰千艘,严防上游荆州水师顺江南下。

并州丁原,无疑是今岁最老实的诸侯。自从吕布率师回到并州后,晋国兵马再无动静。一副四方安平的景象,让苦难的晋国百姓无疑大大喘了一口气。

说起来,若论天下百姓的压力,无疑还是晋国百姓压力最大。同为边地的幽州、凉州,一个有青州提供支援,一个有关中支援。养个几万兵,都没有什么压力。

唯独晋国,两万并州精骑,外加一万之数的胡骑。光这三万骑兵,就够晋国那区区临近百万的人口喘不过来气了。更何况还有数目高达五万之众的步兵,这也是丁原不敢擅动的主要原因。

兵力太多,国力维持尚可,想要征伐就不行了。尤其是这几年,年年都要从河东买粮,来维持战争消耗。

在这岁末之际,天下群雄看似安然无恙,然而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明岁春耕。

春耕一毕,新一轮的争锋必然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