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夏威夷王宫之前,没有谁会想到,这个远离大陆的岛国王宫里,竟然出现了一位华人“驸马”——陈芳。
这个故事十分传奇,陈芳纳夏威夷王室公主朱丽亚为妾,在那个华侨被称为猪猡的年代,他的王室之恋为当时社会地位极低的海外华人挣足了面子。
陈芳,字国芳,别号阿芳,又名国芬,清道光五年(1825年)生于下恭都杨梅斜村(今属珠海市前山镇梅溪村)。父陈仁昌,经商澳门,家境颇富,故陈芳自幼受过较好的教育,曾参加科举考试。陈芳14岁时,父亲去世,家道逐渐中落。1849年,陈芳随伯父到檀香山经商。
在入境登记时,陈芳被登记成“Chun Afong”。西人名在前,姓在后,这样,“阿芳”成了陈芳的姓名。通过辛勤的努力,陈芳在很短的时间里积累了部分资金和经验。他先在贝父街开设了一间店铺,销售他伯父回国时留下的部分货物。1854年,陈芳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与陈冬合伙开设一间新店铺,店铺的租金每月就达1600美元。1857年7月店铺因邻近剧院大火所延,产业付之一炬,一位职员拐带他的3万美元潜逃,陈芳因而亏损负债。但他并不气馁,向私人借贷利率达50%~100%的高利贷,回国购了一批新货物,重新开业,一年后扭亏为盈。1857年,他用1300美元买下一间新店铺,在富裕的白人区购置了一间房子和地皮,同年加入夏威夷土籍。
夏威夷岛的经济开发始于农业,重点是蔗糖。早在1789年,中国珠江三角洲的移民就在这里定居。带来了制糖生产技术,为夏威夷蔗糖业奠定了基础。19世纪50年代,英、美等国白人逐渐垄断了这个行业。经商致富后的陈芳决心在农业种植方面与白人比个高下,在60年代与程植合办了一家“芳植记”公司。他大胆摒弃了中国旧式人工制糖的工艺,引进西方的机械技术,经济效益迅速提高。1870年,“芳植记”名列夏威夷八大企业之一。
陈芳从事蔗糖业投资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方产糖地切断了对北方蔗糖供给。陈芳抓住这个机会,对美国北部大陆大量倾销蔗糖,获得巨额利润。1880年前后,陈芳又收购了当地闻名的泼比可农场一半的股权。他把大学毕业的长子、次子均安排到农场协助管理。1881年,陈芳的资产已超过100万美元,在当地华侨中名列第一,被誉为“商界王子”。
陈芳是第一位将中国花木移植于夏威夷的华侨。1870年,陈芳委托运载货物的船工,将一棵中国荔枝树运来,移栽在他居屋的院子里。因为土质不适合,荔枝树死了。陈芳没有灰心,第二次运树时,他吩咐连同树苗生长的土壤一起运来,结果树木成活了。这棵荔枝树成为今天檀香山荔枝林的祖宗。其后,陈芳又成功地引进了榕树、木兰花、玫瑰花和鸡冠花。这些花木在岛上繁衍,被称做“中国情调”,为来岛观光的各方游客津津乐道。难怪我们在夏威夷最高法院楼房一侧看到了中国南方的大榕树。
夏威夷最高法院楼房一侧的榕树林
像孔雀开屏的中国热带植物
出入过中国科举考场的陈芳,明白社会政治地位对其商业经营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关系。在初到檀香山的日子里,陈芳社会活动的第一步便是打听住所的四周有多少社会名流,并把当时的贵族、部长大臣、银行家、大律师、传教士等数十人的名字一个个记入脑中,寻找机会结识他们。为了社交需要,他很快就学会了交谊舞,并不断出入教堂和公共场所。在商业经营中崭露头角后,陈芳开始施展了他的社交才能。
陈芳认识到华人必须争取政治地位的改善,才能摆脱当时三等公民的不利地位。1856年,当时的夏威夷国王堪姆汉查四世新婚举办婚礼大典,皇宫新建了一座大楼。陈芳牵头联合了几位华商,在这座大楼里举办了一次夏威夷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婚礼舞会。陈芳将大楼大厅用中国式灯笼和工艺品装饰得富丽堂皇,自己拖着长辫子,穿着布满金饰的丝绸长袍,亲自迎接与会者。国王夫妇和各界社会名流均来参加舞会。当地报纸报道说婚礼舞会成为“压倒一系列事件的盛事”。
在舞会上陈芳与王室某成员的夫人翩翩起舞,成为檀香山华人中第一桩趣闻。舞会花去3700美元,大部分由陈芳支付。舞会举办的成功,为陈芳跻身高层社会打下了基础。1857年,陈芳与夏威夷王室公主朱丽亚结婚,进一步提升了陈芳的政治地位。
朱丽亚的外祖父辈是夏威夷王室成员,父亲是美国移民,当时在夏威夷办有榨糖厂。朱丽亚姐妹3人,她居长。1850年父母双亡,留下大笔财产,由王国大臣当监护人,朱丽亚被送到基加夫人家中抚养。此时,基加夫人同时抚养着另一位王室男孩,叫卡拉卡瓦,与朱丽亚姐弟相称。朱丽亚上学时,常从陈芳的居屋前走过。陈芳了解到她的出身,并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倾心娶她为妻。
1855年,朱丽亚15岁,已到当地结婚年龄,陈芳征得朱丽亚监护人、前王国大臣朱特博士同意,与朱丽亚订婚。陈芳花了两年时间,在奴瓦努为朱丽亚建造了一套中西合璧的花园式别墅,于1857年6月举行婚礼。当地报纸用醒目标题报道了他们结婚的消息。据史料记载,陈芳的新住所是当时夏威夷最漂亮的建筑物,当时在夏威夷旅游的客人,都要把“参观陈芳房子”列入旅游项目。1879年,陈芳从德国购进一套西洋乐器,组成一支乐队,专门为参观房子的客人和在这里举办的舞会演奏。
1874年,夏威夷国王堪姆汉查四世逝世。朱丽亚的义兄卡拉卡瓦被亲美派贵族推举为王位继承人。此举为亲英的王后艾玛所反对,展开了与卡拉卡瓦的王位竞争。陈芳与朱丽亚的另一妹夫戴维逊利用其强大的财力,为卡拉卡瓦举办了一系列的竞选活动,最后立法机关以39票对6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卡拉卡瓦任新国王。这样陈芳作为国王的义姐夫,列名为王室贵族成员,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由于与陈芳的关系,卡拉卡瓦国王对中国怀着友好的感情,曾于1881年起程访问中国,在旧金山受到华人的热烈迎送。
1880年3月,陈芳正式就任中国驻夏威夷华商首董,陈芳的居屋成为华商董事会驻地,中华帝国的龙旗第一次在这里升起。陈芳就任华商首董后,旋即辞去夏威夷枢密院顾问职务。1881年,“华董”升格为中国驻夏威夷领事馆。陈芳被任命为首任领事。在华商首董和领事任内,陈芳致力于议订一些规章,以保障中国人如何同大多数优惠国公民一样受尊重。如中国人可以自由进出夏威夷,可以自己购买土地和财产,选择职业自由,华人子女有权进入本地公立学校,劳工契纸的签订出于自愿等。这些规章和建议,在华人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排华运动,波及美国势力范围的夏威夷。卡拉卡瓦国王访问中国后,美国政府担心卡拉卡瓦与陈芳的关系会使夏威夷成为“中国的殖民地”,亲美派内阁对国王和陈芳不满之辞越来越多。1881年7月,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华侨商人陈芳受晚清大臣陈兰彬、容闳之托调查夏威夷虐待华工情况。陈芳把调查到的情况在香港报纸上披露,点了几位虐待华工的人的名字。夏威夷内阁出面否认,33名夏威夷商人联名攻击陈芳是“讹诈的人”,要求陈芳解释真相,街头贴满反对陈芳的标语。陈芳迫于压力,向陈兰彬提出辞呈,为陈兰彬拒绝。
1887年,夏威夷发生政变,白人反对派强行通过不准华人参与政治和亚洲移民没有选举权的新宪法(“刺刀宪法”)。国王卡拉卡瓦权力被架空,陈芳失去了政治靠山,在政治和经济上陷入困境。1879年,陈芳国内元配妻子所生的长子、最得陈芳宠爱的陈龙,在协助陈芳管理商务时急病逝世,对陈芳的精神更是一次重大打击。陈芳自忖已经65岁,应该叶落归根,于是做出决定:辞去领事职务,将泼比可农场股权的2/3变卖,得款60万美元,其他产业和泼比可农场剩下的1/3股权保留,交由朱丽亚及其子女。他将60万美元转移到香港和澳门,于1890年返杨梅斜老家定居,随同他一块儿返中国的,有长子陈龙的儿子陈永安和女儿陈妙颜,还有他与朱丽亚所生的儿子陈席儒。
陈芳返乡途经澳门,打算停留一晚。他到南湾一家当时澳门最豪华的酒店预备住下,可是却遭到酒店人员的冷眼。侍应员告诉他,这间酒店只收白人,不收华人。陈芳二话不说,就往经理室走去,两个小时后他在大堂上公布:从现在起他已是这家酒店的新主人。此事在澳门成为头号新闻。南湾酒店收购后,陈芳又在澳门引进了几头荷兰牛,澳门养殖荷兰牛就是从陈芳开始的。稍后,陈芳在港澳的生意业务均交儿子陈席儒、陈赓虞办理,自己在家乡安度晚年。他回乡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分散于香山六个村庄的历代祖宗的尸骨迁回本乡安葬;接着是整治村容,开辟了两口池塘,种植椰子、槟榔树,在村周围种植了从夏威夷带回的无核菠萝,修筑了炮楼,建了一间学校和陈氏大宗祠;又从南溪引水过滤为自来水,供全村饮用。他还购置了两台柴油发电机,直到抗战前夕,还发电照明。
陈芳的善行受到村民的一致赞誉。陈芳一生究竟捐赠官府多少银两,史料没有记载。根据清朝典章制度:“凡士民人等助赈荒歉,实于地方有裨益者……其捐银千两以上,请旨建坊,给‘好善乐施’字样。”从清朝赐造的4个牌坊看,陈芳捐献官府用于慈善事业的款项起码达到4000两银子。该牌坊至今犹存,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06年,陈芳在家乡逝世,享年81岁,身后留下巨额财富和一个庞大的家族。他国内元配妻子李氏生了两个儿子,夏威夷公主朱丽亚生有4子12女,一个儿子夭折。其中较为著名的为曾担任过广东省长的次子陈席儒与香港富商陈赓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