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的“下中农”(1 / 1)

我们象征性地陪他们一家吃罢晚饭,便海阔天空地闲聊。整栋楼房为木质结构,使用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分上下2层。楼下除客房外,全是活动区,客厅、娱乐区、厨房、餐厅、储藏室,半圆形的楼梯直通楼上。他们全家的卧室、书房,都在2层。全家有4室、4厅、4卫、2个储藏室,还有1个小院子。

妹妹家的车库仿佛一座汽车修理站

在洛杉矶妹妹家餐厅合影

院子里种植了苹果、牛油果、葡萄等好几棵果树,休闲区水泥地面干干净净,长条桌椅板凳和小茶几、摇椅,布置得井井有条。按说这么好的家,比起我们曾经见过的生活水平较高的澳大利亚中产阶级人家还强些,小日子一定过得很甜蜜了!

但江江开玩笑地说:“我们在洛杉矶也就算个‘下中农’。”后来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美国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老有所养”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在美国也不例外。与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不同,美国的养老责任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担。在养老方面,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养老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社会保障,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目的是使就业者退休后能够“老有所养”。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在职人员把工资所得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税”(社保税)上缴给政府,用于发放给已退休者、残疾人及他们的家属,在职者退休之后便可以从社会保障制度中享有相应的社会福利。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美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社会养老机制。据美国社会保障署提供的资料,美国目前约有1.63亿在职人员参加社会保障体系,占全国所有在职人员的96%。有单位的在职者将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社保税和医疗保障税(医保税)上缴国库,单位另为其缴纳相应比例的社保税和医保税。自谋职业者(或称个体户)应缴纳的社保税和医保税占其收入的比例是有单位者的两倍。

在职人员退休后获得社会保障福利(社保福利)的多少视其工作时间长短、缴纳社保税数额以及退休年龄而定。按照规定,任何人只要累计工作满10年、缴纳了总共40个“季点”(每工作3个月算一个“季点”)的社保税,退休时就有资格享受社保福利,但提前退休者的福利额将适当扣减。大多数残疾人只需在10年内缴纳20个“季点”的社保税,即有资格享受社保福利,但年轻时就成为残疾人士者须缴纳社保税的“季点”可少于20个。

此外,根据物价上涨因素以及居住地区不同,社会保障署还为老人、残疾人及低收入家庭提供额外社保福利。这一部分的经费来源不是社保税,而是由政府从其他渠道筹集的。社会保障署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估计有近5000万人领取社保福利,总额约达6020亿美元,是联邦政府大的支出项目之一。数据还显示,2006年,65岁以上的美国老人中有90%的人领取社保福利,人均社保福利占他们全部收入的41%。

不过,美国社会保障署也提醒人们,社保福利是为退休者、残疾人士或在职者过世后的家属提供的最基本生活保障,是他们其他收入(如储蓄或投资收入等)的一种补充,不是也不应成为他们的唯一收入来源。

除了社会保障制度外,美国政府和一些公司还建立了自己的退休金制度。美国政府目前制定了“联邦雇员退休制度”。政府工作人员除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缴纳社保税之外,还必须每月上缴工资收入的1.3%,政府工作人员退休后可根据其退休时的薪水、工龄长短等领取相应的退休金。此外,联邦政府雇员还可参加一项“节俭储蓄计划”,每月将工资的5%存入这一账户,作为退休投资基金。

经过7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覆盖了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为促进美国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一制度也面临着美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等问题。

在美国看病费用相当昂贵,但只要办有医疗保险,就可以免除生病的后患。

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是这样的。我妹妹于大玲特意找出相关资料,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医保状况。

一种是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再一种是商业医疗保险;还有一种就是公共医疗补助。虽然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备受争议,大部分学者都建议将其商业保险体制转为社会保障体制,但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一些分析来看,美国商业医疗保险仍然有其合理性,成功地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保险公司在长期竞争中提高了运营水平,降低了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的负面影响。

社区医院是美国医院的主体,主要是非营利性医院,也有少部分营利性医院。诊疗过程一般分为三级:初级诊疗是获得医疗或保健服务的起点,由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常规的较低费用的检查和治疗,视病情需要再把病人转给专科医生诊治,这种初级诊疗被称为医疗保险的“守门人”,未经此程序而看专科医生的,保险公司将不予付费;二级诊疗提供病人常规住院治疗、常规外科处置、专科或专家门诊,这是一些较高级和复杂的短期治疗;三级诊疗是具有高精尖技术的机构才能提供的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主要由大学的教学医院或附属医院承担,如器官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其病人主要来自完成初级或二级诊疗过程的病人。在以上三级诊疗过程中,病人根据病情的转归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流动。大医院与小医院、康复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降低了风险,保证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节约了医疗资源。

与之相比,我国的医疗机构尚处在各自为政、功能交叉、无序竞争的状态。大医院看小病、小医院抢大病;大医院排队等床、小医院门庭冷落;卫生院、保健机构脱离自身功能大搞专科创收项目等现象比比皆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资源严重浪费并存的局面。虽然如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开始试行看病分级转诊制度,但推行起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