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2000亿美元的石油大王(1 / 1)

晚饭后,我们游览“巨石之顶”——登上了洛克菲勒中心的主楼观景台。由于洛克菲勒中心是由大块石灰石建成的,站在观景台上,脚下就是巨石垒起的“山”,因此观景台又被叫做“巨石之顶”。

夜色中的纽约街道,处处霓虹处处人,尽显迷人温柔气息,可登上“巨石之顶”,顿时感觉夜风阵阵、寒气袭人。

洛克菲勒中心是由美国20世纪初最大的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建造的,其中主楼高260米,共有70层,楼顶上是著名的观景平台。1933年,观景台首次开放后,吸引了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游客。然而20世纪70年代纽约世贸中心双塔建成后,抢走了洛克菲勒中心不少风头,其观景平台在20世纪80年代被迫关闭。

在20世纪80年代末,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三菱财团买走,这似乎成为日本兴起、美国衰落的象征。但后来美国人趁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又把洛克菲勒中心重新赎回。“9·11”事件后,纽约世贸大楼倒塌,洛克菲勒财团不失时机地修复观景台并重新开放。现在观景台的四周是2米多高的玻璃安全围墙,在天气晴朗时360度视野可及130多公里之远,曼哈顿风光尽收眼底。

1928年,洛克菲勒财团本想在此地建造歌剧院,然而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大量失业使其决心投资建设一处庞大的办公楼群,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整个工程建设1931年开工,延续了近10年,为纽约提供了5万多个工作岗位。

现在,洛克菲勒中心共包括19栋建筑。通用电气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美联社等公司都在这里安营扎寨。该中心建成了全美最大的剧场,拥有近6000个座位的无线电城音乐厅,每年11月至新年,这里都有全美独一无二的踢踏舞表演。

提及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史,人们难以避开洛克菲勒这个家族的姓氏: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通银行、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还有令美利坚合众国悲伤的在“9·11”中倾倒的双塔。在美国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1937年)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家干货店干活,每周挣5美元。后来他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实际上就是美国石油业的开始。

1910年,当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不断增值升值。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如果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现在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当今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身价也不过为740亿美元。如今,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洛克菲勒虽然聚敛了巨额财富,但自己的生活非常俭朴,时时刻刻都在给他的儿女们灌输他在一贫如洗的儿时形成的价值观。防止他们挥金如土的第一步,就是不让他们知道父亲是个富人。洛克菲勒的几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前,从没去过父亲的办公室和炼油厂。

洛克菲勒在家里搞了一套虚拟的市场经济,称他的妻子为“总经理”,要求孩子们认真记账。孩子们靠做家务来挣零花钱:打苍蝇2分钱,削铅笔1角钱,练琴每小时5分钱,修复花瓶则能挣1元钱,一天不吃糖可得2分钱,第二天还不吃奖励1角钱,每拔出菜地里10根杂草可以挣到1分钱,唯一的男孩小约翰劈柴的报酬是每小时1角5分钱,保持院里小路干净每天是1角钱。

洛克菲勒为自己能把孩子培养成小小的家务劳动力感到很得意,他曾指着13岁的女儿对别人说:“这个小姑娘已经开始挣钱了,你根本想象不到她是怎么挣的。我听说煤气用得仔细,费用就可以降下来,便告诉她,每月从目前的账单上节约下来的钱都归她。于是她每天晚上四处转悠,看到没有人在用的煤气灯,就去把它关小一点儿。”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他只买一辆自行车给4个孩子。小约翰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女孩。小洛克菲勒惜金如命,16岁就花1角钱买了个小本子记下每一笔收入和开支,一生都把账本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物。

1864年9月,洛克菲勒同24岁的高中同学劳拉举行婚礼。他尽管已积攒了巨大的财富,买结婚戒指却只花了15.75美元,这笔花销记在“杂项开支”项下。洛克菲勒曾欠一位朋友5分的找零钱,朋友让他不必客气,而他却坚持把硬币放到朋友的口袋里,郑重地说:“这可是1美元整整一年的利息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像洛克菲勒这样节俭有加的资本家,竟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家。截至20世纪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他赞助的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献了5.3亿美元,他的整个家族的慈善机构赞助超过了10亿美元。中国受益尤多,接受的资金仅次于美国。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了中国医学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医学人才。

洛克菲勒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奉献行为,使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褒贬不一,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名声。他集虔诚和贪婪、同情心和凶残狡诈于一身;他是美国清教徒先祖们毁誉参半的传统之化身,鼓励节俭和勤劳,同时又激发贪婪的本性。

由于担心有人会破坏墓地,他的棺木被放在一座炸药无法炸开的墓穴中,上面还铺着厚厚的石板。而各家报纸登载讣告时纷纷把他说成是乐善好施的大慈善家,只字不提那个残忍的托拉斯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无论是持什么立场的政治家,包括那些同他有过过节的人,无不对他大加赞扬,一位检察官是这样称赞这位他曾经问讯过的、搪塞敷衍的证人的:“除了我们敬爱的总统,他堪称我国最伟大的公民。是他用财富创造了知识,舍此更无第二人。世界因为有了他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位世界首席公民将永垂青史。”

丘吉尔则这样评价他:“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贡献,将被公认为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洛克菲勒说过,“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一份礼物”。出于对家族的责任感,年迈体衰的洛克菲勒后来把这种人生观传递给了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