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毛老师带领下,锐、玉、拉克和我,我们一行4人来到阿才家家访。阿才是高年级班的学生,他家离学校很近,就在学校对面。
阿才爸爸42岁,妈妈40岁。姐姐读到九年级开始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阿才13岁,在读小学;还有一个小弟弟只有2岁,妈妈常常背在身上;阿才家还收养了一个女孩,是远房亲戚家的一位孤儿。阿才家除了种地之外,爸爸在村里开了个磨面机房。
阿才一家合影
正值火把节,姐姐从外地回家探亲。姐姐的普通话比较好,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情况。姐姐是2012年出去打工的,目前在江苏南京的一个工厂工作。姐姐感觉,南京的物价似乎并不比这里贵。
村里的情况是,父母们会说彝语,孩子们会说汉语。父母们上学时虽然学习的是彝语,现在时间长了只会说、不会写,出门常常因为不识字而上错车、走错路;而孩子们高年级以后主要学习汉语,彝语仅限与家乡人对话,不会认、也不会写。彝语传承出现断代问题。过去商店、站牌、播报都有两种文字标示,现在很多地方只有汉文。彝语的电视节目极少,看电视也只是看热闹。语言问题造成很大障碍。据说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善。对于普通话,阿才的爸爸妈妈就只会很少的日常用语,我们的交流需要姐姐和拉克帮助翻译。
在布拖,一般每个乡才有一个小学,像亚河这样,村里就有小学的并不多见,因为这是省外援建的希望小学。布拖县的初中学校大约有四五所,高中全县只有一个,教育资源十分不足。姐姐说,村里的小学是不收费的,原来要交些洋芋和柴,现在好像不用交了。如果到镇上或县上读书,则要自己负担生活费用,也是一笔经济负担。彝家的父母们也明白,如果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家里的情况会有改观。但是,真正能实现这一愿望的很少。第一教育基础较差,考上大学很难;第二即使考上大学,家里也负担不起,大学费用比较高。阿才的姐姐说,这里的孩子放学后,基本上都要在家里干一些活,干完活才有时间看书、写作业。这与很少承担家务的城市儿童无法相比。更何况,这里父母有百分之六十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孩子劳动负担更重。
这几年虽然布拖县城有了一些变化,但村子里变化不大。主要是经济上比较贫困,务农只能解决温饱。种植土豆、荞子、玉米,主要自己吃,基本卖不出多少钱,只能靠打工挣钱。此外,传统观念中对男孩子还比较看重,一定要生男孩子。因此每家都有多个子女,这给家里的教育、养育质量增加了很大负担。
姐姐说,在婚姻问题上,一般彝族子女更愿意找本民族配偶。但近几年,情况也有所改变,彝汉通婚也被接受了。在本地的男子,娶个老婆要花二十多万。如果能找一个有公职的人,更要花到五六十万。对于女孩子,家长不是要求很多,多数在出嫁前,把礼金交给父母就行。姐姐为此有些伤心。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在彝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稀少,教育程度相对落后。语言的障碍使得大山里的彝族人很难方便地接受到来自外面的信息。当地传统观念认为家里人丁越兴旺,则这个家庭的幸福感就越强。多生一个孩子,所带来的抚养成本、教育成本就要提高很多;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得在当地男性娶一个媳妇要花费十几二十万的彩礼钱,负担沉重。
上述问题如何解决,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