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追随恩师郭贵春先生攻读科学技术哲学,我开始从哲学和语言学相互融合的视角,致力于语言哲学的探索,特别是针对科学语用学进行了专门的学习。2003年5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第3期发表了《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一文。该文基于20世纪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发展,从哲学方法演变的视角上,阐述了“语用学转向”的内在动因,并指出“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形成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同年8月,我与恩师合著出版了《哲学对话的新平台——科学语用学的元理论研究》一书。该书内在地揭示了“语用学转向”给哲学研究所带来的新的思维和观念,并从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合流的角度,论述了科学语用学研究的意义。
基于数年间对语言哲学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我发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显著地表现为,哲学的语言学化和语言学的哲学化特征。特别是,作为20世纪哲学方法论的显著特征之一,语言分析方法整合了语形、语义与语用,分别形成了逻辑—语形分析,本体论—语义分析,认识论—语用分析。此外,当代哲学各个领域也都在寻找一种跨学科的结合,各个学科的本体论界限在有原则地放宽,认识论疆域在有限度地扩张,方法论形式在有效地相互渗透。但是,我始终困惑于,作为一种横断的研究方法——语言分析方法,究竟该以何种思路和框架,运用于当代科学哲学难题的求解当中?或者说,语言分析方法究竟如何与当代科学哲学产生互动?
2014年我在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大厅学院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进行了5个多月的研究工作。这一期间,我深切地体会到,把语言分析方法介入当代科学哲学的整体研究趋势,与国外前沿领域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尤为体现在,以语言分析方法,来透视科学实践中凸显出的各种理论难题,并试图将语言分析方法介入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知识论、心灵哲学和科学诠释学等相关的科学哲学问题中,从而为这些理论难题构建出一种全新的求解模式。我发现,语言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整体的、横断的研究方法,能够以一种独特视角有效地介入心理意向性、科学解释模型、人工智能等相关科学哲学问题域,而诠释学作为语言分析的大陆传统,对于补充和丰富以英美分析传统为特色的语言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新的感悟,更加坚定了我以语言分析方法为手段,来求解当代科学哲学理论难题的信心。
2016年,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前期研究成果,我以“语言分析与当代科学哲学的新进展”为题,成功申报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与我的课题组成员何华、董佳蓉、杨秀菊、边旭兴、赵雷、马健、张玉帅等,一起重新审思了语言分析方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语言分析方法之于“哲学实践”“科学问题”“科学诠释学”等论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并且合作撰写了其中的部分章节。我以新的主旨、视角和研究方法,把这些成果融合起来,试图深化语言分析方法与当代科学哲学的交叉研究。这就是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语言分析方法与当代科学哲学》。
本书的出版受惠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中华学人:哲学系列》,特别是副总编辑饶涛编审的诚挚约稿和热情鼓励,以及祁传华主任的辛勤工作,使我有机会重新整理自己在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交叉领域的学术工作。同时,本书的主要章节,我已经以独立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杂志上,感谢这些杂志社的编辑,在发表和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使我能够在更高的学术层次上,对语言哲学的理解与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
本书是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国家重点学科——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和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工程”建设计划项目支持下完成的,谨致谢忱。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语言分析与科学哲学”研究方面的一部探索性成果,限于其研究领域的广泛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书中必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还望学界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共同推动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进步。
殷杰
2017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