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利丹规则: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1 / 1)

布利丹规则又称布里丹之驴、布里丹选择或布里丹困境。指的是,人们在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

布利丹规则是从一个外国寓言引申而来的。14世纪的时候,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的时候,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地被饿死了。”“布利丹驴”就是由这个寓言故事引申出来的,后来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当然,布利丹规则也是可以避免的,对策有以下的方式:必须果断地抓住时机,确定新的前进方向,集中所有的资源,不遗余力地向新方向进发。这是成功者应该有的前瞻性能力。

“看清了再做”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要去依赖这句话,这种情况在现实决策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等你看得非常清楚的时候,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那么这个战略方向就不可能孕育着“大赢”的机会。所以,当你大致看清楚了一个方向的时候,就必须全力进取,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所突破。

其实,没有人可以在全力进入新方向之前准确地看清前行的道路,但为了抓住机会,你必须做出果断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浅尝辄止,四面出击”。

在人生道路上,有赢也有输,如果长时间的犹豫不决,你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更大。格鲁夫在回忆英特尔转型时谈道:“路径选错了,你就会失败。但是大多数人的失败,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选择有可能是错的,但不选择的代价可能更高。严重地说,后者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企业家,随着事业的发展,手下人手日增,人多嘴杂主意多,逢事必争个高下。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很苦恼,他不知道该听谁的好,于是决策就迟迟定不下来,这也就导致了企业运行陷入瘫痪。企业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见人,整日闭门看报学经。无意中,他看见报上介绍一个新的产品,名曰“决策机”,于是就立即买来一台,并严格地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从此,凡有需决策之事,他就进小黑屋叮叮当当按几下机器,然后转身告诉下属“行”或者“不行”。手下人不明就里,直夸老板变得果断而英明。一日,企业庆功,企业家酒后吐真言,英明者乃“决策机”也。手下大喜,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这个英明的钢铁家伙拆开来研究透了,然后仿制出了来卖?说干就干,切割机开始工作,切开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彩色钢板终于被切开,核心部件露出了真面目—硬币一枚,一面写着YES(行),另一面写着NO(不行)。

如果一个人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举棋不定或者不知所措,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轻者错失发展机会,重者一事无成。因此,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两难选择的困境中,做出及时正确的选择。

我们经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选择A,担心失去B;选择B,却又担心失去A。正是由于这种举棋不定的心理,让我们失去了最佳的决策时机。布利丹规则告诉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要犹豫,最好的时机做出抉择,你才能有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