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派(1 / 1)

鲁桓公:乐于助人和爱管闲事

1.有个年纪能当爹的哥哥霸占我王位怎么办?

西周末年,鲁桓公还没出生,鲁国上演了一场宫斗戏。

此时是他爹鲁惠公在位,惠公和宋国正打得火热,那会儿是人情社会,只要关系还不错,结亲家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鲁惠公娶了宋国一位庶长公主,叫孟子,可别想歪,鲁惠公不是男同,孟子也不是那位儒家的官方代言人,这个称呼是因为,宋国子姓,嫡长曰“伯”,庶长称“孟”,是宋国大公主的意思,所以在宋国,历代有不少这样的孟子。根据“诸侯一娶九女”原则,出嫁的孟子要在同姓国家里找两个公主陪嫁,比如在当时的戴国、权国或谭国里选,同姓的陪嫁公主和孟子自己又都得各自带两个宗室的姑姐妹为媵嫁,就这样,九个人一同来到鲁惠公后宫。集齐九“子”,不仅不能召唤大招变身,还可能引发后宫的争斗。

在这些人里,有一个叫声子的陪嫁因为给鲁惠公生了一个孩子“息”,瞬间成了后宫C位,孟子不争气,却吃了一肚子气,眼见主角光环被抢,顿感人间不值得,没多久就提前谢幕,赶下辈子去了。于是,声子顺理成章地又一个跨步,成了后宫一把手。因为鲁惠公没有嫡长子,公子息也成了鲁国太子的不二人选。

本来,局面算是定调了,以后鲁国的后代,都由声子的儿子这一脉发展,结果,宋武公那又生了一个公主,还到处散播消息说,这位公主真是奇了,生下来手上就有字,写着“为鲁夫人”,这不是让我们宋鲁再缔结姻缘嘛?鲁国也乐得维护关系,于是,又一次和宋国联姻,将这位排行老二的仲子公主给娶回来了。现在,仲子是明媒正娶的续弦,那么,声子算怎么回事呢?如果没有仲子,声子就是鲁国后宫一把手了,可仲子强势插队,声子只得退居二线,毕竟当时有规矩说“无以妾为妻”。

更峰回路转的是,不久后,仲子又非常争气地生了一个孩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这下,声子母子的地位更尴尬了,自己从正室退位,儿子的长子优势也没了,身份集体滑铁卢。从这点看,声子应该不是宋国孟子的陪嫁,而是当初同姓国的陪嫁之一,宋国不能容忍联姻好处落到别国,这才又送出一个女儿,抢占鲁国前朝后宫的c位。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格局变换后没两年,仲子还年轻,公子允还小,鲁惠公突然也告辞人间了。怎么办?按理说,甭管公子允多小,君位就该是嫡子的,可此时正处在西周和东周鼎革的混乱之际,国际局势一片模糊,鲁国不能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治理呀。鲁国宗亲坐在一起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采取当初祖先周公的策略,孩子先靠边站,让年纪大能主事的来代理国政,发号施令。公子息被架上历史舞台,就是后来的鲁隐公。

鲁隐公虽然坐上第一把交椅,但并没有鸠占鹊巢的心理,为了表示自己只是个打工的(虽然这个工打得有点大,代理君主),他即位也不对外公布,一切手续都从简了。不过,既然担了职能,鲁隐公还是“谋其政”的,一面加强内部,一面和小霸郑国以及强大的齐国组成强强联手,多次合作去教训那些不尊周天子的诸侯,给鲁国奠定了很好的局面。鲁隐公在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十一年,多数人也习惯和承认了他才是鲁国真正的领导人。

不过,十一年来,当初的小公子允也长成了小小少年,因为背着嫡长子身份,公子允身上多多少少也寄予了不少人的期望。加上鲁隐公对外口径一直是代理国君,摄政而已,这就让人需要化身推理大师,琢磨领导的心思,思考自己的前路了。如果鲁隐公有一天心血**要还政,这些年在他面前献的媚、拍的马屁岂不是都白费了?不少或上进或求自保的人开始时刻关注国内形势,**的群众背地里变成了骑墙派。是支持现在已经干得不错的鲁隐公,还是“拨乱反正”,把只是摄政却霸占君位舍不得让位的鲁隐公赶下台呢?这得看个人所求有没有得到回应和满足。在鲁隐公底下业绩很好的,自然愿意支持鲁隐公,懒得改换门庭,混得不如意的,则着急把公子允扶上台洗牌,也好让自己有从龙拥立之功。

最终,这个问题被一个叫公子羽父的人彻底解决了。公子羽父是鲁隐公的弟弟,公子允的哥哥,在鲁隐公摄政期间,他一直是重要打手,鲁国和齐郑结盟打仗,基本也都由他领军,在彼时的鲁国政坛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不过,公子羽父很有上进心,业绩强了,总想把地位也往上提一提。就鲁国目前摇摆不定的人心,公子羽父偷偷找到鲁隐公,说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公子允作为嫡长子,身边仍有不少支持者,想坐稳君位,不如先下手为强,肉体毁灭掉这个弟弟。

鲁隐公此前态度一直很暧昧,虽然公开声明自己只是摄政,却又从没做出退位的举动,因此,公子羽父猜测他是没找到好杀手,便主动为君分忧,要亲自帮他解决竞争势力。当然,对于自己愿意背上杀名义上的鲁国继承人的罪名,公子羽父也坦白了,他想在帮了鲁隐公以后,升职做太宰。

问题抛给了鲁隐公,此刻,公子允的性命就在哥哥的一念之间。毕竟,比起名义上的继承人,现在事实上的摄政者的权力和支持率更有优势多了。鲁隐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次,鲁隐公没有态度暧昧,对公子羽父说:“瞎说啥呢?我前面之所以摄政,是因为弟弟允年纪还小,现在看他也长大了,我也辛苦了大半辈子,我打算找个时机把位子还给他,退休享清福前路。不瞒你说,我在郊外修建了一座别墅,以后老弟有事可以去那儿找我下棋啊。”原来,这才是鲁隐公的真实心声,他建别墅准备让位的举动之所以一直秘密进行,完全是为了国内稳定,不让大家胡乱猜疑,导致人心浮动,现在见大家还是产生了疑惑,于是干脆直言不讳地告诉羽父,一是他动了杀心,赶紧制止,二来也是给他机会,趁早去和不久后的国君公子允打好关系。

鲁隐公以为羽父能明白自己的善意,他既然不杀公子允,就更不会杀来挑拨离间的公子羽父,也不会把消息走漏出去让他无立足之地。可公子羽父不敢赌任何一点危险,要保住秘密的唯一秘诀,就是杀掉知道秘密的人。于是,公子羽父偷偷找公子允倒打一耙,说鲁隐公想偷偷地杀了他,自己霸占鲁国,千秋永固。公子允当时害怕极了,羽父于是自告奋勇,亲手帮弟弟去解决鲁隐公。公子允心慌意乱,想起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想起了邻居各国为了抢坐在C位的资格兄弟相残的事,终于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送你见神。一咬牙,公子允答应了羽父哥的请求。

鲁隐公十一年的十月,在准备退休的节骨眼上,鲁隐公被提前谢幕。当初那段嫡庶之争,到这会儿才算告一段落。而和先祖周公一样代摄国政的鲁隐公,最终是没能得到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