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蹭饭吃与被羞辱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早年是个典型的穷二代。更惨的是,他爹妈也不想过这种穷日子,早早抛下韩信,让他成了孤儿。
家长的缺失,让韩信成了个很没素质的人,没人养他,他自己也不努力找点生计,唯一的路子,就是到处蹭饭吃,吃完东家吃西家,终于长大成人了。不过,成年的韩信还是没啥志向,每天为了这张嘴,最大的幸福就是傍上位大户拥有长期饭票。
韩信是楚国人,家住淮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所以,第一个被他搜寻到的“饭票”,就是淮阴县底下某乡的亭长家。亭是古代行政区别中比较小的单位,“五里一亭”或“十里一亭”,亭长也就是管这几里地的长官,不论人数光看职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乱世最缺什么?人才。亭长见韩信能说会道,也就接受了家里多一双筷子,于是,韩信这顿饭一蹭就挨了几个月。亭长老婆不乐意了,战乱年代,谁家也没有多余口粮,就算小两口没生娃,也还有叔伯舅公家的子侄要拉扯一下,凭啥都给韩信白吃啊?就算是开饭馆的,也要收费呢。
夫人想了个办法,第二天提前做好了饭,夫妻俩在卧室里就吃了。韩信不知情,到了饭点依然准时赶来,结果,锅里一粒米没有,连灶也是冷的。再看一眼他们夫妻,也没有为韩信再炒几个菜的准备,韩信瞬间懂了,但还是很生气。你们要赶人,可以当面说清楚嘛,干啥搞得这么难看?韩信把亭长一家拉入黑名单,发誓再也不去了。白吃也能这么嚣张,韩信也是古今第一人了。
这时候的韩信啥也没有,空有一身无处安放的尊严。
离开亭长家,不争气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韩信寻思着,到哪儿去弄点吃的祭祭五脏庙呢?走出淮阴城,迎面看到一条宽阔的河,韩信脑中灵光一闪:有河就有鱼,对了,咱去钓鱼!
可能是韩信钓鱼的技术实在太差,他在河边等了一天,一条鱼也没钓上,只饿得韩信头晕眼花。河边有几个大妈在洗衣服,其中一个看韩信太饿了,拿出自己的食物给他分了一点。韩信饥不择食,狼吞咽地吃了起来。韩信厚着脸皮想,嘿,终于又巴上了一个自愿给吃的。于是,这位大妈在那洗了几天衣服,韩信就在河边蹭了几天饭。
虽然饥饿使人不要脸,但韩信内心还是有是非观的,某次吃完饭,韩信向大妈鞠了个躬,并开始许诺将来给好处。
大妈听了想笑,就这养不活自己的小伙子,还想着报恩?算了吧。骂了韩信一顿,转身就走了。
前面说过,韩信是个穷二代,但要再往上数一数,他家应该也是贵族。秦始皇灭六国,让不少贵族都成了破落户,韩信家大概也是其中之一。这么说的根据是,韩信虽然穷得吃饭舔碗边,但他却有一个和穷酸完全不搭的配备——身挂长剑。剑是当时贵族身份的象征,很有可能是他的传家宝。
韩信每天佩剑在身,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在淮阴县城里走,有个屠夫看不惯了,明明穷得讨饭吃,还要天天出来装X。屠夫拦住韩信说:“你成天拿把剑,其实是个胆小鬼,有本事拿剑刺我啊,不敢的话就从我**钻过去。”说着便叉开两腿,等韩信来钻裤裆。
韩信很想打得眼前的人妈都不认识了,但仔细打量了一下五大三粗的他,如果出手,很可能是自己去见亲妈了,只好嘴角**两下,然后真的趴地上钻裤裆去了。哈哈哈哈,满大街爆发出一阵无情的嘲笑。
谁也想不到,以后鼎鼎大名的战神韩信,在最血气方刚的年纪,竟然忍气吞声,受过**之辱。一切只因为韩信明白一个道理:永远不要与烂人烂事纠缠。如果他当时和屠夫赌气,杀了人,日后哪里还有机会和西楚霸王争雄呢?
韩信少年的这些经历,完全是一个主角逆袭的标准版。苦难人生走完了,以后,该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