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论文涵盖了梅兰妮·克莱因从1946年到1960年逝世之前的著作,还包括1963年她辞世后才得以出版的未竟之作。第一卷后半部分的文章:《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1935),《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1942),以及《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Early Anxieties,1945)介绍了抑郁位置这一概念,标志梅兰妮·克莱因的思想呈现出新发展。
本卷的第一篇文章,《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1946)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偏执——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在梅兰妮与儿童工作的早期,她描述了儿童与部分客体的关系——主要是**与阴茎。她观察并分析被害感,以及高度理想化和被害客体间的分裂,她也发现投射(projection)与内射(introjection)之间存在持续的互动,然而她未能将那些特征归为相连接的现象。在《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一文中,她将这些特征视作一种反复出现的群集中的相互关联的部分。1936年她描述抑郁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时,也表示在这个位置发生之前,主要的焦虑具备偏执的本质,偶尔她也提及偏执位置。早期她相当随意地使用“位置”(position)这个词,例如,在描述狂躁防御时,她说狂躁位置;而提到强迫防御时,则说强迫位置。1946年的文章确立了两个位置的概念,也是精神组织的两种基本模式。在该文中,她详尽探讨了最初婴儿期的焦虑与防卫,即“偏执——分裂位置”。她称其为偏执——分裂,是因为主要的焦虑具备偏执的本质,而且主导的心理机制具备分裂的本质。她描述了被害焦虑与心理机制,由弗洛伊德提出,但她认为从最初婴儿期就开始运行,并视其为一套焦虑和相互关联的防御体系。她也介绍了一个新的防御机制,即“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克莱因的观点在苏珊·艾萨克斯(Susan Isaacs)《幻想的本质与功能》(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1952)一文中得到更加明确的阐释:“机制”(mechanism)一词是对幻想更加抽象与概括性的描述,幻想是机制的心理内容。
克莱因较早期的作品中,已经预示了投射性认同的幻想或机制。在其论文《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Symbol 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1930)中,她描述了一个精神病男孩如何在他的幻想中把坏的部分分裂出去,将之视同自己的尿液、粪便甚至阴茎。这些分裂的部分被随之投射到母亲的体内,因而母亲的身体也被视作充满坏的客体。在这篇文章中,她将其描述为最早期的以及基本的幻想与机制之一。婴儿将自己无法忍受的部分分裂并投射进入母亲体内,这些部分在幻想中如同占有了母亲的身体,而母亲则变得等同于它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本体好的部分可能会以相似的方式投射,导致自我的衰弱,也是分裂人格的特征。就其重要性而论,本文篇幅极其短小,对投射性认同的描述仅为两段多的文字而已,然而它却是几篇最具开创性的文章之一。它开辟了理解精神分裂与分裂性人格患者的路径,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无法分析的。本文激发了精神分析在精神病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出版后不久,文中的新观点就被一些人运用到精神病人的临床工作中,并发表重要文章。
本篇关于分裂机制的文章完成了一个新的后设心理学理论,克莱因主张婴儿一开始就有自我,能够经历焦虑,形成关系,使用防御机制。这个自我大部分未经整合,而且在焦虑的刺激下会被强大的分裂机制所分裂,碎裂化。婴儿与客体发生联系,因为在分裂与投射的过程中,这些客体变得极度理想化或非常具有迫害性。被害感、分裂机制、投射性认同以及强烈焦虑时的碎裂化,这些都是偏执——分裂位置的特征,这个位置也是精神分裂类疾病的固着点。如果儿童仅是部分达到或修复抑郁位置,那么某些上述特征的持续即为妄想症、自恋与分裂人格的潜在因素,即便他们的精神病表现并不十分明显。
当婴儿开始将他(她)的客体影像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时,自我的整合、客体关系及焦虑的本质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婴儿或儿童变得够感知罪疚以及关心客体。克莱因最早是在两篇关于抑郁位置的重头文章中(1935,1940)描述了这一点。延续1946年论文的思路,在《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On the Theory of Anxiety and Guilt,1948)以及《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总结》(Some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the Infant,1952)中,她详细探讨了从偏执——分裂位置到抑郁位置转化过程中发生的改变,以及该过程容易发生的波动(由于抑郁的痛苦一再导致向偏执与分裂防御的某些退化现象)所隐含的意义。一位与克莱因同时代的人士表示,当她被问及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发现时,她答道是发现了应对罪疚感的偏执防御。
本书中的其他论文均是在克莱因“位置”这一新理论框架下的著作,我认为它们展示了这一理论对她视野的扩展与深化。一些文章是技术类的;一些探讨了较为广泛性的精神分析主题,例如《移情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ransference,1952);一些属于应用精神分析的领域。两篇她在过世时未完成的文章,《关于〈俄瑞斯忒斯〉的一些反思》(Some Reflections on“The Oresteia”)以及《论孤独感》(On the Sense of Loneliness)展现了一种反思的情绪,并且论述了更广泛的主题。
对偏执——分裂与抑郁位置概念的阐释,可以说是她著作的巅峰,她为其提供了详尽而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是个创新的观念,促成了精神分析思考有深远影响的理论。
然而,之后又有了一个更基本的发现,即“原始嫉羡”(primitive envy).1957年,在会议上发表一篇短文后,她以相同的主题出版了专题论著《嫉羡与感恩》。她一直关注嫉羡并在其早年著作中多次提及,但在这本书中她提出了新的观点:嫉羡运作于生命初期,是死亡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爱和感恩相互冲突,在偏执——分裂位置运行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例如,由于嫉羡攻击所有的好(goodness),它就干扰了正常的分裂过程,并随之阻碍好的客体关系的形成,这又导致无法辨别好客体与坏客体的混乱状态。精神分析著作一向都强调嫉羡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发现的阴茎嫉羡。但是“嫉羡运作于原始的部分——客体关系,且导向供给生命的**”这种观点完全是革命性的。
精神分析的发现向来是充满争议的,弗洛伊德的著作亦是如此。事实上,他最后提出的重要概念,生死本能,就从未被大多数分析师完全接受。
克莱因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她的儿童分析技术,对前性器阶段以及攻击性的强调,激发了与基于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著作的维也纳学派的早期争论。当克莱因1926年移居英国时,她发现英国精神分析学会更能接受她的观点。但是她对抑郁位置的阐释引发了新的争论,一些曾经热烈赞同她早年著作的人,比如爱德华·葛罗夫(Edward Glover)认为她对婴儿赋予了太多的精神复杂性。愈演愈烈的分歧导致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论战”,她的两篇论文(1948,1952)就是基于这些讨论而形成的修订版,她的关于嫉羡的著作带来了一场新的风暴。
新观点的价值,可以从它们如何挺过所引发的骚乱来加以检验。许多早年对克莱因著作的争议现如今已几乎被淡忘,今天大部分的分析师视克莱因所描述的早期客体关系为当然,许多分析师甚至使用她早年的发现和概念却不知其渊源,她的许多思想已经融入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维中。被称作克莱因学派的人,即那些明显运用她的概念和技术的分析师,已经发展且正进一步扩展她的论述,对其思想的兴趣在世界各地不断增长,克莱因著作的生命力与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汉娜·西格尔(Hanna Segal)
1987年,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