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与朴老缘结钓鱼台(1 / 1)

带伤的重阳木 梁衡 1482 字 3天前

我与佛有缘吗?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问题。1993年初冬的一天,研究佛教的王志远先生对我说:“11月9日在钓鱼台有一个会,讨论佛教文化,你一定要去。”本来平时与志远兄的来往并非谈佛,大部分是谈文学或哲学,这次倒要去做“佛事”,我就说:“不去,近来太忙。”他说:“赵朴老也要去,你们可以见一面。”我心怦然一动,说:“去。”

志远兄走后,我不觉反思刚才的举动,难道这就是“缘”?而我与朴老真的命中也该有一面之缘?我想起弘一法师以著名艺术家、文化人的身份突然出家去耐孤寺青灯的寂寞,只是因为有那么一次“机缘”。据说一天傍晚,夏丏尊与李叔同在西湖边闲坐,恰逢灵隐寺一老僧佛事做毕归来,僧袍飘举,仙风道骨,夏公说声“好风度”,李公心动说:“我要归隐出家。”不想此一念后来竟出家成真。据说夏丏尊曾为他这一句话,导致中国文坛隐去一颗巨星而后悔。那老僧的出现和夏公脱口说出的话,大约不可说不是缘(后来,我读到弘一法师的一篇讲演,又知道他的出家不仅仅是有缘,还有根。),而这缘竟在文学和佛学间架了一座桥。敢说志远兄今天这一番话不是渡人的舟桥?尽管我绝不会因此出家,但一瞬间我发现了,原来自己与佛还是有个缘在。

9日上午,我如约驱车赶到钓鱼台。这座多少年来作为国宾馆,曾一度为江青集团所霸占的地方,现在也揭去面纱向社会开放。有点身份的活动,都争着在这里举办。初冬的残雪尚未消尽,园内古典式的堂榭与曲水拱桥掩映于红枫绿松之间,静穆中隐含着一种涌动。

在休息室我见到了朴老,握手之后,他静坐在沙发上,接受着不断走上前来的人们的问候。老人听力已不大灵,戴着助听器,不多说话,只握握手或者双手轻轻合十答礼。我在一旁仔细打量,老人个头不高,略瘦,清癯的脸庞,头发整齐地梳向后去,着西服,一种学者式的沉静和长者的慈祥在他身上做着最和谐的统一。看着这位佛教领袖,我怎么也不能把他和五台山上的和尚、布达拉宫里的喇嘛联系起来。

我最先知道朴老,是他的词曲,那时我还上中学,经常在报上见到他的作品。最有影响、轰动一时的是那首《哭三尼》,诗人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爱憎、娴熟的艺术让人钦佩。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只要稍有点文化的,没有人不记得这首曲子,而我原先只知唐诗宋词,就是从此之后才去找着看了一些元曲。佛不离政治,佛不离艺术,佛不离哲学,大约越是大德高僧越是能借佛径而曲达政治、艺术、哲学的高峰。你看历史上的玄奘、一行,以及近代的弘一,还有那个写出《文心雕龙》的刘勰,写出《诗品》的司空图,甚至苏东坡、白居易,不都是走佛径而达到文学、科学与艺术的高峰吗?只知晨钟暮鼓者是算不得真佛的。后来我看书多了,又更知道朴老在上海抗日救亡时的义举善举,知道了他与共产党合作完成的许多大事,知道了他为宗教事业所做的贡献,更多的还是接触他的书法艺术,还知道他是西泠印社的第五代社长。在大街上走,或随便翻书、报、刊,都能见到朴老题的牌匾或名字。我每天上班从北太平庄过,就总要抬头看几眼他题的“北京出版社”几个字。朴老的故乡安徽省要创办一份报纸,总编喜滋滋地给我看他请朴老题的“江淮时报”几个字。人们去见他,求他写字,难道只是看重他是一个佛门弟子?

会议开始了,我被安排坐在朴老的右边。正好会议给每人面前发了一套《佛教文化》杂志。其中有一期发有我去年去西藏时拍的一组十三张照片,并文。图文分别围绕佛的召唤、佛的力量、佛的仆人、佛的延伸、佛是什么、佛是文化等题来阐述。我翻开杂志请他一幅幅地看,边翻边讲。他听说我去了西藏,先是一惊,而后十分高兴,他仔细地看,看到兴浓处,就慈祥地笑着点点头。最后一幅是我盘腿坐在大昭寺的佛殿前,背景是万盏酥油灯,题为“佛即是我”,并引一联解释:“因即果,果即因,欲求果,先求因,即因即果;佛即心,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即心即佛。”这回朴老终于些微地冲破了他的平静,他慈祥地看着图上的人影,大笑着用手指一下我说:“就是你!”并紧紧握住我的手。因为朴老听力不好,所以我们谈话就凑得更近,大概是这个动作显得很亲密,又看见是在翻一本佛教文化杂志,记者们便上来抢拍,于是便定格下这个珍贵的镜头。

会议结束了。我走出大厅,走在绿中带黄、绵软如毡的草地上。我想今天与朴老相会钓鱼台,是有缘。要不怎么我先说不来,后来又来了呢?怎么正好桌子上又摆了几本供我们谈话的杂志?但这缘又不只是眼前的机缘,在前几十年我便与朴老心缘相连了;这缘也不只是佛缘,倒是在艺术、诗词等方面早与朴老文缘相连了。缘是什么?缘原来是张网,德行越高学问越深的人,这张网就越张越大,它有无数个网眼,总会让你撞上的,所以好人、名人、伟人总是缘接四海。缘原来是一棵树,德行越高学问越深的人,这树的浓阴就越密越广,人们总愿得到他的荫护,愿追随他。佛缘无边,其实是佛学里所含的哲学、文学、艺术浩如烟海,于是佛法自然就是无边无际的了。难怪我们这么多人都与佛有缘。富在深山有远客,贫居闹市无人问,资本是缘,但这资本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学识、人品、力量、智慧。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富有的人,才有缘相识于人,或被人相识。一个在精神上平淡的人与外部世界是很少有缘的。缘是机会,更是这种机会的准备。

车子将出钓鱼台大门时,突然想得一偈,便轻轻念出:

身在钓鱼台,心悟明镜台。

镜中有日月,随缘照四海。

阅读指导

本文回忆了作者与赵朴初第一次见面的经历,刻画了朴老的风度,表达了自己的敬慕,阐发了自己的哲理认识。

文章以“结缘”为全文的首脑,一词立骨,紧密组织材料。作者因太忙本不愿去参加“佛事”的活动,一听朴老与会,就心中怦然一动。作者先设了这个悬念,为什么一听朴老与会就改变主意愿去参加了呢?第二段就紧承悬念来释疑,自己与佛还是有缘,期待文学与佛的再一次结缘。眼见这位佛教领袖,学者式的沉静和长者的慈祥在他身上做着最和谐的统一。

会议中,坐在朴老右边的“我”,翻开西藏照片杂志,刻画了朴老佛门弟子的沉静与虔诚,看到“我”盘腿坐在大昭寺的殿前“佛即是我”的图片,听到“我”的讲解,朴老“终于些微地冲破了他的平静”“大笑着用手指一下我”“并紧紧握住我的手”,打破朴老沉静的是“即心即佛”的佛家高义与图文诠释,可见朴老是多么赤诚、纯情、坦**。

文章直接刻画朴老的地方并不多,作者的联想和感悟使这一面之缘更广更深。从“我”中学阶段就受朴老词曲的影响,联想到他那最有影响、轰动一时的是《哭三尼》,又联想到玄奘、一行以及近代的弘一等,作者感悟到越是大德高僧越是能借佛径而曲达政治、艺术、哲学的高峰。作者这时又虚写了朴老在上海抗日救亡时的义举善举、朴老题的牌匾等,感悟到人们敬重和亲近的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个佛门弟子,还因其是达到政治、艺术、哲学之巅的巨人。

特别是会议结束后“我”的感慨与哲思,将一面之缘提升到了哲学的境界。这缘不只是眼前的机缘,在前几十年“我”便与朴老心缘相连了;这缘也不只是佛缘,倒是在艺术、诗词等方面早与朴老文缘相连了。至此,作者点出了结缘题意,使文章开头的悬念和文中的所见所感有了着落。但作者并没有仅限于自身与朴老的缘分,而是进一步深化感悟,德行越高学问越深的人,缘分的网就越张越大,“佛缘无边”,要想结缘,就要有人生准备和积淀。